一种超微量快速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4336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谱分析容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超微量快速检测系统,用于超微量检测装置中,超微量检测装置包括上检测臂和下检测臂,上检测臂与下检测臂之间设有密封圈,包括微量泵、导液管和比色皿,微量泵设置在密封圈外部,比色皿的外壁上设有凸台,凸台内开设有垂直于比色皿外壁的安装通道,密封圈上开设有第一通过孔,导液管一端位于比色皿底部,另一端与微量泵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微量泵将待检测的样品导入到比色皿中,当单次分析完成后,再通过微量泵将本次分析完成后的样品导出,排尽后,再导入下一次分析的样品即可,采用这样的系统,无需多次开启和关闭上检测臂,并对比色皿中的样品进行更换,提高检测的效率。检测的效率。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微量快速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光谱分析容器
,具体涉及了一种超微量快速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比色皿是一种用于光谱分析的容器,用于盛放待分析的样品,其主要是由石英粉烧制而成,比色皿主要包括微量、半微量、荧光等,比色皿一般为长方体,其底部以及两个相对的侧边为磨毛玻璃,另外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则采用光学玻璃制成的透光面。
[0003]以应用在超微量检测装置中的比色皿使用方式为例,超微量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相互铰接的上检测臂和下检测臂,其中下检测臂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比色皿的检测孔,在每次检测前,需要将上检测臂打开,将装有样品的比色皿放入检测孔中,并将上检测臂与下检测臂合拢后才能进行检测,而这样的方式需要不断的打开合拢上检测臂,并不断的取放比色皿,对于同一种样品需要多次取样分析的情况时,操作繁琐,分析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微量快速检测系统,以解决对于同一种样品需要多次取样分析时,检测设备需要不断打开合拢,不断的取放比色皿,使得分析试验操作繁琐,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超微量快速检测系统,用于超微量检测装置中,超微量检测装置包括上检测臂和下检测臂,上检测臂与下检测臂之间设有密封圈,包括微量泵、导液管和比色皿,微量泵设置在密封圈外部,所述比色皿的外壁上设有凸台,凸台靠近比色皿的顶部设置,凸台内开设有垂直于比色皿外壁的安装通道,密封圈上开设有第一通过孔,导液管一端位于比色皿底部,另一端穿过安装通道和第一通过孔与微量泵连通。
[000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8]1、在采用本方案进行检测时,上检测臂与下检测臂合拢后,操作人员通过微量泵将待检测的样品导入到比色皿中,由于微量泵具有精确计量的作用,因此可设定单次导入样品的量,防止样品从比色皿溢出,当单次分析完成后,再通过微量泵将本次分析完成后的样品导出,排尽后,再导入下一次分析的样品即可,采用这样的系统,无需多次开启和关闭上检测臂,并对比色皿中的样品进行更换,提高检测的效率。
[0009]2、本方案适用于对同一种样品需要多次取样分析的情形,这种情形下,上一次样品的残留对下一次样品的分析影响较小,因此无需对比色皿进行彻底清洗,而当分析试验对比色皿要求每次彻底清洗时,则可以取下导热管即可。
[0010]3、本方案中由于导液管从密封圈穿过,因此无需再在上检测臂上开设安装孔,这样更便于加工,同时也防止从上检测臂顶部透光进入到比色皿,对分析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0011]进一步,所述比色皿的横截面呈矩形,比色皿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为透光面,比色皿的另外两个侧壁采用磨毛玻璃制成,导液管远离透光面一侧设置。
[0012]有益效果:这样防止导液管遮挡透光面。
[0013]进一步,所述凸台的高度不超过15mm,凸台的宽度不小于5mm。
[0014]有益效果: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将比色皿通过凸台限位在检测孔中,并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凸台取放比色皿,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0015]进一步,所述凸台的周向轮廓上开设有若干竖槽,若干竖槽沿其周向等间距分布。
[0016]有益效果:这样防止取放比色皿时滑脱。
[0017]进一步,所述导液管为软管,导液管上套设有位于比色皿顶部的倒L形弯管。
[0018]有益效果:软管的设置,使得导液管更好安装在比色皿上,而倒L形弯管的设置则是使得位于比色皿内部的导液管能够保持竖直向下的状态。
[0019]进一步,所述导液管上套设有硬质的限位管,限位管位于第一通过孔内。
[0020]有益效果:通过限位管使得导液管更好的穿过第一通过孔。
[0021]进一步,所述凸台上还设有靠近安装通道的排气孔,排气孔连通比色皿内部,在密封圈上开设有第二通过孔,排气孔内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穿过第二通过孔位于密封圈的外部。
[0022]有益效果:这样更便于比色皿中样品的排出和导入。
[0023]进一步,所述排气管的端部螺纹连接有位于密封圈外部的密封帽。
[0024]有益效果:当导入样品完成后,通过密封帽能够将排气管密封住,减少外界杂质进入。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比色皿的正向剖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比色皿的俯视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比色皿的正向剖视图。
[002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比色皿10、导液管11、凸台12、竖槽13、安装通道14、倒L形弯管15、限位管16、排气孔17、排气管18、凹槽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0030]实施例1:
[0031]基本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超微量快速检测系统,包括微量泵、导液管11和比色皿10,其中比色皿10为长方体,即其横截面呈矩形,且顶部为敞口设置,比色皿10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为透光面,透光面采用光学玻璃制成,而比色皿10的另外两个侧壁以及底部为磨毛玻璃制成。
[0032]在比色皿10的外壁靠近顶部的位置处设有凸台12,凸台12的高度不超过15mm,凸台12的宽度不小于5mm,在凸台12的周向轮廓上开设有若干竖槽13,若干竖槽13沿其周向等间距分布,导液管11为软管,且连通微量泵和比色皿10。
[0033]具体为,导液管11远离透光面一侧设置,在凸台12内开设有连通比色皿10的安装通道14,安装通道14垂直于比色皿10外壁设置,由于本方案应用的超微量检测装置中,上检测臂与下检测臂之间固定有密封圈,因此在密封圈上开设有第一通过孔,导液管11一端位
于比色皿10的底部,而另一端穿过安装通道14和第一通过孔与密封圈外部的微量泵连通。
[0034]在导液管11上套设有位于比色皿10顶部的倒L形弯管15,在导液管11上套设有硬质的限位管16,限位管16位于第一通过孔内;在凸台12上还设有靠近安装通道14的排气孔17,排气孔17连通比色皿10内部,在密封圈上开设有第二通过孔,在排气孔17内设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的一端穿过第二通过孔位于密封圈的外部,在排气管18的端部螺纹连接有位于密封圈外部的密封帽。
[0035]在使用时,上检测臂与下检测臂合拢后,操作人员通过微量泵将待检测的样品导入到比色皿10中,由于微量泵具有精确计量的作用,因此可设定单次导入样品的量,防止样品从比色皿10溢出,当单次分析完成后,再通过微量泵将本次分析完成后的样品导出,排尽后,再导入下一次分析的样品即可,采用这样的系统,无需多次开启和关闭上检测臂,并对比色皿10中的样品进行更换,提高检测的效率。
[0036]实施例2:
[003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比色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微量快速检测系统,用于超微量检测装置中,超微量检测装置包括上检测臂和下检测臂,上检测臂与下检测臂之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量泵、导液管和比色皿,微量泵设置在密封圈外部,所述比色皿的外壁上设有凸台,凸台靠近比色皿的顶部设置,凸台内开设有垂直于比色皿外壁的安装通道,密封圈上开设有第一通过孔,导液管一端位于比色皿底部,另一端穿过安装通道和第一通过孔与微量泵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微量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皿的横截面呈矩形,比色皿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为透光面,比色皿的另外两个侧壁采用磨毛玻璃制成,导液管远离透光面一侧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微量快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高度不超过15mm,凸台的宽度不小于5mm。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贤李雅纯黄明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凯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