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形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25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梯形换热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安装支架,所述上安装支架下侧前、后连接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下侧连接底板,所述框架位于上安装支架和底板之间两侧连接倾斜布置的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和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所述液力变矩器散热器通过管道连通液力变矩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与所述框架内连接副水箱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与发动机涡轮增压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上安装支架连接车架,且所述上安装支架上开设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内连接冷却风扇,所述梯形换热器,安装紧凑,占用空间小,防振效果好。振效果好。振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梯形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本设计所用车辆为地铁轨道打磨牵引车,当车辆运行时,有许多液压元件及发动机等都需要通过板翅式换热器进行换热冷却,如给车辆提供工作动力的液力变矩器内的液压油,发动机内的冷却水以及经过涡轮的高温蒸汽等,传统的车辆存在多个散热器分开安装,安装不紧凑,空间占用大,防振效果差等缺陷。另外,在低温情况下,当车辆冷车启动时,液压油温度低,粘性大,进入散热器,容易造成散热器爆裂等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梯形换热器,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安装支架,所述上安装支架下侧前、后连接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下侧连接底板,所述框架位于上安装支架和底板之间两侧连接倾斜布置的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和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所述液力变矩器散热器通过管道连通液力变矩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与所述框架内连接副水箱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与发动机涡轮增压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上安装支架连接车架,且所述上安装支架上开设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内连接冷却风扇。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框架通过上安装支架连接车架,且所述上安装支架与车架之间设置有耐磨减震胶条。
[0008]所述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包括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和第二液力变矩器散热器,所述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和第二液力变矩器通过管道串联,所述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和第二液力变矩器分别连接在框架两侧,所述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连接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二液力变矩器散热器连接第一出油口。
[0009]所述第一进油口前端通过第一温控阀连通液力变矩器,所述第一温控阀还通过第一旁通路连接到第一出油口后端,并与液力变矩器连通。
[0010]所述冷却风扇由液压马达驱动,配合所述液压马达所述框架连接倾斜的液压油散热器。
[0011]所述液压油散热器包括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前端通过第二温控阀连接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连接液压油系统,所述第二温控阀还通过第二旁通路连接到第二出油口后端,并与液压油系统连通。
[0012]所述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上均连接可打开的检修口,所述检修口上均设置观察
窗。
[0013]所述上安装支架的排风口处连接百叶窗。
[0014]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副水箱,所述副水箱还与发动机连接。
[0015]所述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接发动机涡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0017]1)将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均安装在框架内,安装紧凑,占用空间小;
[0018]2)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均倾斜布置,且上安装支架与车架之间设置有耐磨减震胶条,可起到防振作用,使换热器满足在车辆的垂直,横向和纵向,频率f为1Hz~10Hz时的振动加速度≤0.1g;f为10Hz~15Hz时的振动加速度≤1g;在车辆纵向碰撞加速度≤3g,g为重力加速度的振动要求;
[0019]3)通过第一、第二温控阀可控制可调节液力变矩器液压油和液压油是否经过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当冷车启动时,液压油分别通过第一旁通路和第二旁通路回流,而不经过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和液压油散热器,防止油温过低,液压油粘性大,导致散热器爆裂;
[0020]4)安装带观察窗的检修口,方便观察和维护;
[0021]5)排风口处连接百叶窗,当车辆正常行驶工作时,百叶窗由于气流的作用而打开,当车辆停止工作,风扇停止旋转时,百叶窗放下,隔离外界灰尘及杂物,尤其在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下,能保证车内不会受到外界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梯形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梯形换热器的正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25]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梯形换热器的后视图。
[0026]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梯形换热器的左视图。
[0027]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梯形换热器的右视图。
[0028]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梯形换热器的俯视图。
[0029]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梯形换热器液力变矩器散热器的连接原理图。
[0030]图9示出了本技术的梯形换热器液压油散热器的连接原理图。
[0031]附图中标记:
[0032]1、上安装支架;101、耐磨减震胶条;2、前连接板;3、后连接板;4、底板;5、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6、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7、副水箱;8、冷却风扇;9、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10、第二液力变矩器;11、第一温控阀;12、第一旁通路;13、液压马达;14、液压油散热器;15、第二温控阀;16、第二旁通路;17、检修口;171、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
[0034]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梯形换热器,包括框架,框架包括上安装支架1,且框架通过上安装支架1连接车架,且上安装支架1与车架之间设置有耐磨减震胶条101,上安装支架1上开设排风口,排风口内连接冷却风扇8,冷却风扇8由液压马达13驱动,上安装支架1下侧前、后连接前连接板2和后连接板3,前连接板2和后连接板3下侧连接底板4,框架位于上安装支架1和底板4之间一侧连接倾斜布置的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9和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5,另一侧连接倾斜布置的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6、第二液力变矩器10和液压油散热器14;
[0035]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9和第二液力变矩器10通过管道串联,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9连接第一进油口,第二液力变矩器散热器10连接第一出油口,第一进油口前端通过第一温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上安装支架,所述上安装支架下侧前、后连接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下侧连接底板,所述框架位于上安装支架和底板之间两侧连接倾斜布置的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和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所述液力变矩器散热器通过管道连通液力变矩器,所述发动机冷却水散热器与所述框架内连接副水箱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发动机涡轮增压中冷器与发动机涡轮增压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上安装支架连接车架,且所述上安装支架上开设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内连接冷却风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通过上安装支架连接车架,且所述上安装支架与车架之间设置有耐磨减震胶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形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包括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和第二液力变矩器散热器,所述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和第二液力变矩器通过管道串联,所述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和第二液力变矩器分别连接在框架两侧,所述第一液力变矩器散热器连接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二液力变矩器散热器连接第一出油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梯形换热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纯洁
申请(专利权)人:爱赫德换热系统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