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外电极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和带有这种灯的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407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对于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灯,放电管(1)由一个外灯泡(3)和一个布置在该外灯泡中的内灯泡(4)组成,由此在该内灯泡和外灯泡之间形成一个充有一种放电介质的放电空间(8)。条形电极(11)布置在内灯泡(4)的壁的背离该放电空间的外侧上。由于取消了带有介质涂层的内电极以及气密性的电流引线,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统一了制作简单和防止与外电极接触这两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灯。在这种灯中,电极通过一种介质与位于放电管内的放电介质隔离。其中,电极原则上可全部布置在放电管内,或全部布置在放电管外,或一种极性的电极布置在放电管内,而别的电极则布置在放电管外。对于布置在放电管外的电极(下面也叫做外电极),放电管的壁起介质阻挡作用。但如果全部电极布置在放电管内(下面也叫做内电极),则一种极性的至少一个或多个电极必须通过一种介质例如通过一层介质涂层与放电管的内部隔离。通过这种介质阻挡,在运行中产生一种所谓的一侧介质阻碍放电。另一种方案是,全部内电极也可涂敷一层介质层。在这种情况下,则涉及一种两侧介质阻碍放电。后者也特别适用于这里所感兴趣的全部电极布置在放电管外的情况。在介质阻挡放电灯中,通过介质阻碍气体放电在紫外线区包括所谓的真空紫外线区内产生(波长低于200纳米)辐射功率,在用于照明灯时,这种辐射功率通过发光材料或发光材料混合物转换成可见区的辐射功率。但在一定的技术使用条件下,也可使用紫外辐射本身。
技术介绍
文献US 5 604 410描述了一种基于介质阻碍放电的、带有一种白光发光材料混合物的紧凑型荧光灯,该荧光灯用一种特别有效的脉冲工作方式进行工作。作为放电介质的惰性气体氙和一个棒形金属电极位于圆筒放电管的内部。在该放电管的外侧设置有取向平行于该棒形金属电极的条形电极。这种灯的缺点是一方面在灯的使用寿命过程中,在内金属电极上不断增加溅射损害以及棒形金属电极的气密性金属引线制造比较复杂;另一方面在外电极的情况下,存在接触保护和无意中受到伤害的问题,特别是螺纹灯头拧入照明器时。还有一个缺点是放电管的大的(死)容积,因为充入的气体氙相当昂贵。文献US-A 2002/0163306公开了一种带有线形内电极的管形阻挡放电灯。用一玻璃层覆盖的内电极沿放电管的整个内壁延伸并在一端气密地向外引出。为此,在电极引线的端部放电管借助一个盘形的密封件进行气密性密封。在为此,放电管在该端收缩,所形成的收缩部分环形地包封盘形密封件的边缘。然后收缩部分和盘形密封件相互气密熔封,内电极通过该熔封处向外引出。其缺点是,内电极上作为介质阻挡所需的玻璃层以及气密的电极引线需要附加的制作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摒弃上述诸弊的、改进的介质阻挡放电灯。这个目的是通过一种带有一个放电管和至少两个电极的介质阻挡放电灯来实现的,其特征为,该放电管包括一个外灯泡和一个内灯泡,该内灯泡布置在外灯泡中,该内灯泡和外灯泡相互气密连通,从而在内灯泡和外灯泡之间形成一个充放电介质的放电空间,电极布置在内灯泡的背对放电空间的外侧。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可从各项从属权利要求中得知。此外,带有一个本专利技术介质阻挡放电灯和一个供电装置的照明系统也申请保护。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认识,即一方面虽然以有利方式实现一种带有外电极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因为这种电极制作简单,无须介质涂层,以及因为这种电极与一种用电器的接触简单,无须气密的电流引线;但另一方面,这种外电极又应该可防止接触和可能的其他外部影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统一了这两个方面,-简而言之-该放电管由一个外灯泡和一个置于其中的、优选为管形的并且具有较小直径的内灯泡气密地组成,且这些电极虽然在放电管壁的外侧,但布置在内灯泡中。亦即内灯泡的壁封闭一个空腔,该空腔在外电极所处的放电管中近似形成反拉深状。这样就可避免无意中接触外电极,由于可至少从灯的一个或两个端面进入该空腔,所以有利于使条形或线形电极的取向优选平行于内灯泡的纵轴线简单地安装在内灯泡背对放电空间的外侧上。这些电极最好均匀分布在内灯泡的圆周上。此外,这些电极可简单地通过适当的电流引线与一个最好设计成按US 5 604 410公开的脉冲式运行的供电装置连接,即无须复杂的气密性电流引线。在运行过程中,在内灯泡里侧附近的放电空间内产生许多放电,其中从一个电极到另一极性的最近电极的单个放电是定向的。就这点而言,这与US 5 994 849描述的平面辐射器相似。由于这种“大面积”放电,到达放电管的对置壁的距离即到外灯泡壁的距离可选择得相当小,由此带来放电管特定形状的另一优点,即与一般的灯泡形放电管比较,明显减少了放电介质的需要量,因为只有内灯泡和外灯泡之间的空间充有放电介质。亦即通过内灯泡构成的空腔状的反拉深不增加实际的放电管体积。确切地说,与外灯泡封闭的整个体积比较,节省了这部分。特别是当内灯泡壁和外灯泡壁之间的距离至少在放电管的部分区域内小于甚至明显小于内灯泡的内直径时,即所述距离一般只为几毫米时,尤其如此。原则上各种形状都适合外灯泡,尤其是白炽灯公知的梨形或管形结构。在最简单的情况中,管形内灯泡和管形外灯泡的长度是相等的。其中,内灯泡同心置于外灯泡中并与后者分别在两端气密连通。在一个变型方案中,在放电管的一端上,管形内灯泡比管形外灯泡短。这两个灯泡在该处分别用一个圆顶密封。而在放电管的另一端上,两个灯泡则相互气密连通。在梨形外灯泡的情况中,管形内灯泡在一端与一个圆顶密封,而在其另一端则与梨形外灯泡气密连通。在不需要紫外辐射而是需要可见光的使用场合、尤其是用于普通照明时,放电管壁的内侧涂敷一种发光材料或发光材料混合物。此外,内灯泡壁的里侧还有梨形外灯泡的锥形部分最好涂敷一层例如用三氧化二铝(Al2O3)、二氧化钛(TiO2)或氧化镁(MgO)制成的反射层,该反射层可提高有效的光通量。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灯可至少在一端设置一个灯头,在一般照明的情况中,例如设置一个普通的爱迪生螺纹灯头,该螺纹灯头密封内部放置外电极的空腔。这尤其有利于除了防止与外电极接触外,还可防止其他的外界影响,例如潮湿。其次,上述的优选按脉冲式运行所需的电子镇流器也可集成在该灯头内。综上所述,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案在取消带有介质涂层的内电极以及气密性电流引线的情况下,统一了制作简单和防止与外电极接触这两个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一些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示出图1a带有圆筒形放电管的本专利技术介质阻挡放电灯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纵剖面图;图1b沿图1a中剖面线AB剖开的灯的横截面;图2带有梨形放电管的本专利技术介质阻挡放电灯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纵剖面图;图3a本专利技术介质阻挡放电灯另一实施例的纵剖面;图3b沿图3a中剖面线AB剖开的灯的横截面。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a和1b分别示意表示一般照明用的本专利技术介质阻挡放电灯的局部纵剖面以及沿其剖面线AB的横截面。该灯主要由一个用玻璃制成的长放电管1和一个安装在放电管1的一端上的螺纹灯头2组成。放电管1有一个管形的外灯泡3和一个同心置于其中的也是管形的内灯泡4。在放电管1的远离灯头的一端上,内灯泡4比外灯泡3短。在该处,两个灯泡3、4分别被一个圆顶5、6密封。而在放电管1的另一端,两个灯泡3、4则通过一段环盘状的区段7相互气密连通。按此方式,在内灯泡4和外灯泡3之间形成一个横截面呈环缝形的空间8,在该空间充15千帕氙和35千帕氖作为放电介质。在灯运行过程中,在放电管1内产生Xe2*激发物,这种激发物发射最大约为172纳米的分子带状辐射。内灯泡4的外直径约为1.0厘米,外灯泡3的内直径约为2.5厘米,亦即缝宽只有7.5毫米,所以放电管体积或放电介质需要的气体体积也相当的小。在内灯泡4的内侧即在面向放电介质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灯,其具有一根放电管和至少两个电极,其特征为:.放电管(1)包括一个外灯泡(3)和一个内灯泡(4);.内灯泡(4)布置在外灯泡(3)中;.内灯泡(4)和外灯泡(3)相互气密连接,从而在内灯泡和外灯泡之间形成一个充有放电介质的放电空间(8);.电极(11)布置在内灯泡(4)的壁背离放电空间的外侧上。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4-4-23 102004020398.91.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灯,其具有一根放电管和至少两个电极,其特征为·放电管(1)包括一个外灯泡(3)和一个内灯泡(4);·内灯泡(4)布置在外灯泡(3)中;·内灯泡(4)和外灯泡(3)相互气密连接,从而在内灯泡和外灯泡之间形成一个充有放电介质的放电空间(8);·电极(11)布置在内灯泡(4)的壁背离放电空间的外侧上。2.按权利要求1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其中内灯泡(4)具有一种管形的结构。3.按权利要求1或2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其中外灯泡(3)具有一种管形的结构。4.按权利要求3引用权利要求2时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其中管形的内灯泡(16)和管形的外灯泡(15)长度相同并相互同心布置,且这两个灯泡(15,16)在其两端相互连通。5.按权利要求3引用权利要求2时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其中在放电管(1)的一端上,管形内灯泡(4)比管形外灯泡(3)短,这两个灯泡(3,4)在该处分别用一个圆顶(5,6)密封,而在另一端,这两个灯泡(3,4)则相互连通。6.按权利要求1或2的介质阻挡放电灯,其中外灯泡(14)具有一种梨形的结构。7.按权利要求6引用权利要求2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丹纳G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