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383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设于水族箱的上方,包括过滤装置外壳以及过滤芯,所述过滤芯包括位于过滤装置内部上层的过滤棉以及位于下层的若干过滤气石,所述过滤装置外壳的顶端中央设有进水管,所述过滤装置外壳的侧面下端开有出水管。所述水族箱中的循环水通过水泵向上泵入进水管,经进水管流入过滤芯后经出水管回流至所述水族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滤棉及气石双重过滤,过滤棉通过物理方式初步过滤掉较大的固体废物颗粒,气石则通过生物方式对循环水中的细小废物进行分解,并且有利于培育硝化细菌。透明的外壳便于通过肉眼观察过滤棉以及气石上的附着物,而循环过滤装置外置更便于进行更换。而循环过滤装置外置更便于进行更换。而循环过滤装置外置更便于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专门适用于活鱼容器的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鱼类养殖离不开水族箱,而水族箱离不开水体循环过滤装置,过滤是养鱼的重要一环,过滤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鱼的生长和放置。一般来说,水族箱使用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主要目的是吸附清洁水中的杂质,分解有害物质,同时补充水中所需的氧气,培养硝化细菌等等。以此调节水体的各项指标,维持水族箱中的水质稳定,保持水族箱中水质永久清新透彻,使鱼类及水下植物等如同生活在野外的生态环境中一般。
[0003]目前我国水产渔业科学研究领域内,对于水产生物养殖水体的过滤处理,不同的养殖环境使用不同的水体处理装置,依据水体的用量以及养殖场所亦有差异,对于室内水族箱养殖所使用的水体循环装置通常采用自制的缸体进行循环水过滤操作,有些材料因为耗费过多会导致养殖成本的增加。
[0004]在渔业科学研究领域中,贝类属于常见的受研究生物,其中文蛤尤其常见,其滤食性强,能够过滤水体中一些藻类和有机碎屑,也便于饲养。因此考虑将贝类作为生物过滤层置入水族箱的过滤系统中,有利于降低渔业科学研究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便于制作,能够满足对水族箱中水体进行过滤、清洁,保证再入水族箱的循环水清洁可靠。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设于水族箱的上方,包括过滤装置外壳以及过滤芯,所述过滤芯包括位于过滤装置内部上层的文蛤层、位于中层的过滤棉以及位于下层的若干过滤气石,所述过滤装置外壳的顶端中央设有进水管,所述过滤装置外壳的侧面下端开有出水管。
[0007]所述水族箱中的循环水通过水泵向上泵入进水管,经进水管流入过滤芯后经出水管回流至所述水族箱。
[0008]所述过滤气石呈间隙分布。
[0009]所述过滤装置外壳为圆筒状,所用材料为透明的聚乙烯材质。
[0010]所述过滤棉为细过滤棉,层数至少为一层。
[0011]所述过滤芯中可以同时采用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过滤气石。
[0012]所述进水管的入口处设有滤网。
[0013]所述出水管的出口位于水族箱水面以上。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文蛤、过滤棉及过滤气石三重过滤,文蛤作为滤食性强的贝类生物,能够过滤水体中一些藻类和有机碎屑,过滤棉(细生化棉)则可以过滤水体中漂浮粗杂
质及文蛤的粪便等物质,气石可以作为硝化细菌放置,分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和氨盐,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透明的外壳便于通过肉眼观察过滤棉以及过滤气石上的附着物,而循环过滤装置外置更便于进行更换。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重复利用率高,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

进水管;2

过滤棉;3

过滤气石;4

出水管;5

水族箱;6

文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设于水族箱5的上方,包括过滤装置外壳以及过滤芯,所述过滤芯包括位于过滤装置内部上层的文蛤层6、位于中层的过滤棉2以及位于下层的若干过滤气石3,所述过滤装置外壳的顶端中央设有进水管1,所述过滤装置外壳的侧面下端开有出水管4。
[0020]所述水族箱5中的循环水通过水泵向上泵入进水管1,经进水管1流入过滤芯后经出水管4回流至所述水族箱5。本技术采用上部过滤原理,无需占用水族箱内部空间,安装简单,维护也方便。
[0021]所述进水管1的入口处设有滤网,防止水体循环时将养殖的鱼类吸入过滤系统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0022]所述过滤装置外壳为圆筒状,所用材料为透明的聚乙烯材质。文蛤层6中使用的文蛤大小可以依据过滤装置外壳大小而定,为了增加过滤效果,尽量采用大个体的文蛤。由于该过滤装置置于水族箱5顶部一角,视线不会被水族箱5阻碍,便于通过目视观察过滤棉2以及过滤气石3上的附着物情况,根据附着物的多少决定是否更换过滤装置内部的过滤棉2和过滤气石3。
[0023]为了增加过滤效果,所述过滤棉2的层数至少为一层,也可以为二层或更多层,所述过滤芯中的过滤气石3呈间隙分布,所述过滤气石3也可以选择各种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并分散放置。
[0024]所述出水管4的出口位于水族箱5水面以上,便于水流自然流入水族箱的同时起到将空气中带入水族箱的作用,活水有利于水族箱充氧、促进鱼类游动锻炼、防止水体温度分层。
[0025]本技术通过水泵将水体向上吸入过滤系统,废物会先进入过滤芯中最上层的文蛤层。文蛤作为滤食性强的贝类生物,能够过滤水体中一些藻类和有机碎屑;随后过滤系统中的过滤棉通过物理方式把循环水体中较大的不溶性杂质、废物、以及上层文蛤的粪便阻隔下来,有效减少水族箱中有机物的含量,并减少后续步骤的负担;最终过滤气石则在过滤棉后进行第三次过滤,过滤气石上有很多微孔,将过滤气石放在水体中,一方面便于吸附
较小的不溶性杂质,另一方面可以培育硝化细菌,以化学的方式把鱼类、水草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毒废物转化为无毒废物。经过以上三重过滤后再循环回水族箱中的循环水便足以满足一般鱼类的生存环境。采用透明的外壳便于通过肉眼观察过滤棉以及过滤气石上的附着物,而循环过滤装置外置更便于进行更换。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重复利用率高,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设于水族箱(5)上方,包括过滤装置外壳以及过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芯包括位于过滤装置内部上层的文蛤层(6)、位于中层的过滤棉(2)以及位于下层的若干过滤气石(3),所述过滤装置外壳的顶端中央设有进水管(1),所述过滤装置外壳的侧面下端开有出水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族箱(5)中的循环水通过水泵向上泵入进水管(1),经进水管(1)流入过滤芯后经出水管(4)回流至所述水族箱(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族箱的水体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气石(3)呈间隙分布。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玫李磊李子牛徐国栋唐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