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残膜弯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73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瞳孔残膜弯剪,成对使用,包括与虹膜小环相适应的半圆剪刃、以及可与所述半圆剪刃形成剪切的弧形剪刃,所述半圆剪刃和所述弧形剪刃的一端铰接连接设置;所述半圆剪刃的铰接端一体固定设有与所述半圆剪刃的径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操作柄,所述弧形剪刃的铰接端一体固定设有第二操作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所述半圆剪刃贴近瞳孔残膜根部,增大了与瞳孔残膜根部的接触范围。操作所述弧形剪刃进行一次剪切咬合,即可将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瞳孔残膜弯剪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瞳孔残膜弯剪。

技术介绍

[0002]瞳孔残膜又称永存瞳孔膜,为胚胎时期晶状体表面的血管膜吸收不全的残迹,其被列入血管系统发育异常之范围中,临床极为多见。人体胎生时晶状体被血管膜包围,到胎生7个月时该膜完全被吸收而消失。但有时晶状体前囊上会残存一部分,形成瞳孔残膜,其颜色和虹膜相同,分丝状和膜状两种。瞳孔残膜一般一端始于虹膜小环,另一端附着在对侧的虹膜小环外,或附着于晶状体前囊。瞳孔残膜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厚度较大、影响视力时,需进行手术或激光治疗。
[0003]目前临床上治疗瞳孔残膜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瞳孔残膜与虹膜表面相接端的离断。临床上现阶段主要应用晶状体囊膜剪或者23G眼内剪等手术器械进行,这些器械在使用时都存在前房内操作困难、角度不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而且容易因眼内操作的不当,引发晶状体损伤或者角膜内皮损伤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操作难度,节省手术时间且使用安全性高的瞳孔残膜弯剪。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瞳孔残膜弯剪,成对使用,包括与虹膜小环相适应的半圆剪刃、以及可与所述半圆剪刃形成剪切的弧形剪刃,所述半圆剪刃和所述弧形剪刃的一端铰接连接设置;所述半圆剪刃的铰接端一体固定设有与所述半圆剪刃的径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操作柄,所述弧形剪刃的铰接端一体固定设有第二操作柄。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剪刃呈半圆状设置。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操作柄与所述弧形剪刃的径向平行设置。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操作柄与所述第二操作柄之间设有剪切限位装置。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操作柄和所述第二操作柄之间设有展开限位装置。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瞳孔残膜弯剪,成对使用,包括与虹膜小环相适应的半圆剪刃、以及可与所述半圆剪刃形成剪切的弧形剪刃,所述半圆剪刃和所述弧形剪刃的一端铰接连接设置;所述半圆剪刃的铰接端一体固定设有与所述半圆剪刃的径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操作柄,所述弧形剪刃的铰接端一体固定设有第二操作柄。本技术以所述半圆剪刃贴近瞳孔残膜根部,增大了与瞳孔残膜根部的接触范围。操作所述弧形剪刃进行一次剪切咬合,即可将180
°
范围内的瞳孔残膜离断。成对使用的另一弯剪可在同一角膜开口处,完成对另一个180
°
范围内的瞳孔残膜的离断。本技术整体操作难度降低,两次咬合就可完成全部瞳孔残膜离断,节省手术时间且使用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1]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示意为展开状态;
[0013]图2是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图3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5是图3剪切状态的示意图;
[0017]图6是图5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对一侧瞳孔残膜进行离断的示意图;
[0019]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对另一侧瞳孔残膜进行离断的示意图。
[0020]图中:1

虹膜;11

虹膜小环;12

瞳孔残膜;2

晶状体;3

角膜开口;4

半圆剪刃;41

第一操作柄;5

弧形剪刃;51

第二操作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22]如图1至图8共同所示,瞳孔残膜弯剪,成对使用;优选地,成对使用的两所述瞳孔残膜弯剪的结构对称设置。
[0023]所述瞳孔残膜弯剪包括与虹膜小环11相适应的半圆剪刃4、以及可与所述半圆剪刃4形成剪切的弧形剪刃5,所述半圆剪刃4和所述弧形剪刃5的一端铰接连接设置。所述半圆剪刃4的半圆形设置,利于其更好地贴近瞳孔残膜12根部处,增大与瞳孔残膜12根部的接触范围。这样,如图7所示,当操作所述弧形剪刃5进行一次剪切咬合,即可将180
°
范围内的瞳孔残膜12离断。
[0024]所述半圆剪刃4的铰接端一体固定设有与所述半圆剪刃4的径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操作柄41,所述弧形剪刃5的铰接端一体固定设有第二操作柄51。所述第一操作柄41与所述半圆剪刃4的径向平行设置,可利于成对使用的另一瞳孔残膜弯剪在同一角膜开口3处,进行另一180
°
范围内的瞳孔残膜12的离断,如图8所示,这可减少角膜开口3的尺寸及个数,利于眼部恢复和降低手术难度。
[0025]优选地,本实施例所述弧形剪刃5也呈半圆状设置。这样无论瞳孔残膜12在虹膜1上,还是晶状体2前囊处,本实施例都容易贴近瞳孔残膜12的根部,提高了对不同位置瞳孔残膜12离断的适应程度。如图7和图8所示的瞳孔残膜12,其位于晶状体2前囊处,所以使用时以所述半圆剪刃4贴近瞳孔残膜12根部,然后操作所述弧形剪刃5进行剪切咬合。当瞳孔残膜12在虹膜1上时,使用时,因所述弧形剪刃5处于虹膜1附近,所以先以所述弧形剪刃5贴近瞳孔残膜12根部,然后操作所述半圆剪刃4进行剪切咬合。同样的,所述第二操作柄51与所述弧形剪刃5的径向平行设置。
[0026]此外,本实施例虽示意靠近晶状体2一侧的为所述半圆剪刃4,靠近虹膜1一侧的为所述弧形剪刃5,但在实际使用时,将靠近虹膜1一侧的设置为所述半圆剪刃4,靠近晶状体2一侧的设置为半圆剪刃4,属于本实施例的同等技术手段变化,应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0027]另外,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操作柄41与所述第二操作柄51之间设有剪切限位装置和展开限位装置,来对所述半圆剪刃4和所述弧形剪刃5的剪切幅度和展开幅度分别进行限位控制,这可在提高本实施例操作便利性的同时,降低本实施例对晶状体2及角膜等结构的损伤风险。所述剪切限位装置可采用设置在所述第一操作柄41或者第二操作柄51上的限位凸台来实现,所述展开限位装置可采用连接在所述第一操作柄41和所述第二操作柄51之间的拉线等实现,这些结构为本领域手术剪上常用的现有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得到的,在此不再赘述且在图中未示出。
[0028]本实施例以所述半圆剪刃4贴近瞳孔残膜12根部,增大了与瞳孔残膜12根部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瞳孔残膜弯剪,其特征在于:成对使用,包括与虹膜小环相适应的半圆剪刃、以及可与所述半圆剪刃形成剪切的弧形剪刃,所述半圆剪刃和所述弧形剪刃的一端铰接连接设置;所述半圆剪刃的铰接端一体固定设有与所述半圆剪刃的径向平行设置的第一操作柄,所述弧形剪刃的铰接端一体固定设有第二操作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瞳孔残膜弯剪,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姜雅琴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