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育理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342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涉及灯光技术领域。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且固定环顶部和顶盖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固定环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槽和限位块相适配。通过电池盒、控制芯片、光敏传感器和灯珠的设置,实现了能够通过电池盒、控制芯片、光敏传感器和灯珠的配合,进而使用低压供电,避免触电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光敏传感器实现自动开关,降低线材的需求,降低了使用成本。降低了使用成本。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灯光
,具体为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灯笼,别称灯彩,是中国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等工艺,有宫灯、纱灯等多种类型,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等,还有专供赏玩的走马灯。
[0003]在使用灯笼时,往往需要在灯笼内部安装光源,目前市面上大多灯源采用市电将灯头灯丝接入灯笼内,进而在安装过程中和雨天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同时使用前需要购买线材和开关提高了使用成本,为此提出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环,且固定环顶部和顶盖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固定环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限位槽和限位块相适配,所述固定管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灯珠。
[0006]优选的,所述转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顶部和顶盖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环,且滑动环和转动槽相适配,所述固定环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触点。
[0007]优选的,所述顶盖顶部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一端均开设有凹槽,所述顶盖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光敏传感器,所述顶盖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控制芯片。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触点,所述固定管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盒。
[0009]优选的,所述电池盒、控制芯片、灯珠和光敏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顶盖和固定环均为塑料材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通过电池盒、控制芯片、光敏传感器和灯珠的设置,实现了能够通过电池盒、控制芯片、光敏传感器和灯珠的配合,进而使用低压供电,避免触电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光敏传感器实现自动开关,降低线材的需求,降低了使用成本。
[0013](2)、该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通过固定管、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实现了能够通过固定管、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进而能够快速拆卸和安装,增加更换电池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轴测图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顶盖轴测图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环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管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环主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顶盖;101、滑动槽;102、凹槽;103、光敏传感器;105、控制芯片;2、转动机构;201、固定管;202、灯珠;203、第二金属触点;204、电池盒;205、限位块;3、固定机构;301、固定环;302、第一金属触点;303、限位槽;304、弹簧;305、滑动环;306、转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3]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0024]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包括顶盖1,顶盖1顶部均开设有滑动槽101,滑动槽101一端均开设有凹槽102,顶盖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光敏传感器103,顶盖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控制芯片105,顶盖1和固定环301均为塑料材质,大多数塑料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锈蚀,耐冲击性好,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绝缘性好,导热性低,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降低使用成本,顶盖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环301,且固定环301顶部和顶盖1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环301内部开设有转动槽306,转动槽306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04,且弹簧304顶部和顶盖1底部固定连接,弹簧304在固定管201安装后提供挤压力避免固定管201掉落,在拆卸时提供推力便于拆卸,弹簧304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环305,且滑动环305和转动槽306相适配,固定环301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金属触点302,固定环301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303,转动槽306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包括固定管201,固定管201为铝合金材质,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进而提高灯珠202的散热效果,增加灯珠202的使用寿命,固定管201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金属触点203,第一金属触点302和第二金属触点203一侧均
固定连接有绝缘层,避免造成短路,固定管201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池盒204,电池盒204、控制芯片105、灯珠202和光敏传感器103电性连接,固定管20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5,且限位槽303和限位块205相适配,固定管201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灯珠202。
[0025]当需要悬挂灯笼时,首先通过滑动槽101和灯笼相固定,接着将电池安装在电池盒204内,进而将固定管201插入转动槽306,同时将限位块205和限位槽303对齐,接着转动槽306内部按压,从而固定管201底部接触到滑动环305,进而固定管201继续向内移动,滑动环305沿着转动槽306滑动同时弹簧304压缩,最后沿着限位槽303旋转将固定管201固定,同时第一金属触点302和第二金属触点203相链接,进而光敏传感器103开始工作,当检测到亮度变暗后通过控制芯片105控制灯珠202点亮,当电池电量耗尽时反向转动固定管201,进而弹簧304回弹带动滑动环305向外将固定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包括顶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环(301),且固定环(301)顶部和顶盖(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301)内部开设有转动槽(306),所述固定环(301)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303),所述转动槽(306)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固定管(201),所述固定管(201)顶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5),且限位槽(303)和限位块(205)相适配,所述固定管(201)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灯珠(2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实用的灯笼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306)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04),且弹簧(304)顶部和顶盖(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04)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环(305),且滑动环(305)和转动槽(3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育理王荣
申请(专利权)人:王育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