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35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当我们令阴极射线管的荧光屏的长宽比为M∶N以及在原点为管轴上的一点且水平轴和垂直轴以直角相交的坐标系中时,当我们令LA为锥形部分4的外表面的水平半径,SA为垂直半径,以及θ为由水平轴和锥形部分4的内表面上的最大径方向上的轴D形成的角时,然后当利用作为偏转角的基准的参考线位置作为原点且管轴上的位置Z在范围-30mm≤Z≤10mm内时,可以包含使得角度θ和值M、N、LA(Z)和SA(Z)满足关系式θ=tan↑[-1][(N/M)×(LA(Z)/SA(Z))]的一个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有偏转磁轭的阴极射线管,尤其涉及能够有效降低偏转功率的阴极射线管。
技术介绍
将参考图12描述常规阴极射线管的一个例子。图12是根据常规例子的阴极射线管20的横截面图。真空外壳21包括玻璃面板22,其显示部分基本上是矩形;玻璃锥体23,其大直径部分与面板22连接;以及圆柱形的玻璃管颈部分25,其与玻锥23的锥形部分24连接。面板22的内表面上具有由一层荧光材料形成的荧光屏26。该荧光层包括条状或点状的三色荧光层,用于发射红、绿和蓝光。荫罩27设置在荧光屏26的正对面。在阴罩27中形成了许多电子束通过孔。用于发射三个电子束的电子枪28设置在管颈部分25内。偏转磁轭29安装在玻锥23的锥形部分24的外侧至管颈部分25的外侧之间。由偏转磁轭29产生的水平和垂直偏转磁场对三个电子束进行偏转,然后这三个电子束穿过荫罩27水平地和垂直地扫描荧光屏26,从而显示出彩色图像。通常实际应用的一种阴极射线管是自会聚直列式阴极射线管。这种阴极射线管中,电子枪28具有直列结构,并发射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成一列的三个电子束。由偏转磁轭29产生的水平偏转磁场是枕形的,垂直偏转磁场是桶形的,并由该水平和垂直偏转磁场对三个直列电子束进行偏转,使得不需要特殊的校正系统,且该三个直列电子束可以在整个屏幕表面上会聚。利用这样的阴极射线管,偏转磁轭29消耗大量电功率,降低偏转磁轭29的功耗是减小阴极射线管功耗的关键。同时,最终加速电子束的阳极电压必须升高,以提高屏幕的亮度。而且,偏转频率必须升高,以适用于HD(高清晰度)TV或个人计算机以及其它这样的办公自动化设备。所有这些都会导致更大的偏转功率。通常,通过减小阴极射线管20的管颈部分25的直径,并减小安装有偏转磁轭29的锥形部分24的外径,使得偏转磁场相对于电子束更有效率地操作,来降低功耗。这种情况下,电子束在很接近安装有偏转磁轭29的锥形部分24的内表面的状态下通过。从而,当管颈部分25的直径或锥形部分24的外径进一步减小时,出现一种称为BSN(电子束遮蔽瓶颈(beam shadow neck))的现象。该现象中,以最大偏转角向荧光屏26的一个对顶角偏转的电子束碰撞到锥形部分24的内壁,且由于玻锥23内壁的遮蔽该电子束中的一部分不能够到达荧光屏26(以下称该现象为“电子束遮蔽瓶颈”)。JP S48-34349B提出了一种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其中,安装有偏转磁轭29的锥形部分24的形状从管颈部分25侧开始向着面板22的方向上逐渐由圆形变为大体上矩形。这源于以下想法当荧光屏26上绘制出矩形光栅时,在锥形部分24内侧电子束通过的区域基本上也是矩形。当安装有偏转磁轭29的锥形部分24形成为棱锥形时,电子束很可能碰撞的对顶角的内径(接近对角轴接近D轴)相对于普通圆形形状增大,从而避免电子束碰撞。通过减小水平轴(H轴)和垂直轴(V轴)方向上的内径,以使偏转磁轭的水平和垂直偏转线圈与电子束更接近,从而更有效率地偏转电子束,由此也可以降低偏转功率。然而,利用这种锥形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基本上是矩形的阴极射线管,锥形部分的横截面形状越接近于矩形,真空外壳的气压抗性降低得越多,从而损害安全性。因此,出于实用目的,该形状必须为适当的圆形,这种情况下问题是偏转功率不再有任何降低。考虑到该问题,在JP H9-320492A中,作为锥形部分的外部形状,有时也作为内部形状,从管颈侧开始向着面板方向上该形状由圆形逐渐变为非圆形,该非圆形在除第一和第二轴方向之外的一个方向上具有最大径,以及在其中管轴包括原点且第一和第二轴以直角相交的坐标系中,由这两个垂直相交的轴中任何一个在某位置处与所述最大径所形成的角随着管轴上的该位置而变化。当我们令某位置处第一轴与最大径所形成的角为θ,以及荧光屏的第一轴方向和第二轴方向之间的比率为N/M时,该形状为tanθ≠N/M。另外,该形状为,与荧光屏的第一轴方向和第二轴方向之间的比率N/M的值相比,tanθ更接近1。JP 2000-243317A提出了一种技术,在锥形部分的横截面形状基本上为矩形的阴极射线管中,通过使锥形部分的横截面形状高于屏幕的长宽比,改进偏转磁轭的磁场产生效率。然而,上述JP H9-320492A中讨论的形状为,由两个垂直相交轴中的任何一个在某位置与所述最大径形成的角随管轴上的该位置而变化。从而,锥形部分的对角形状变得复杂,对顶角的玻璃厚度分布也变得复杂,并且很难保证足够的气压抗性。而且,由所述第一轴在某位置与所述最大径形成的角θ具有很宽的规定范围,而当试图令形状为tanθ的值比N/M更接近1时,还将存在一个区域,该区域中偏转功率升高,并且很难适当地设置角θ。根据JP 2000-243317A的结构,通过使锥形部分的横截面形状的长宽比高于屏幕的长宽比,可以改进偏转磁场效率。这里,由水平轴在某位置与锥形部分的内表面的最大径形成的角θ不是能够防止电子束遮蔽瓶颈的适当角度,所以防止电子束遮蔽瓶颈与降低偏转功率是互相排斥的。另外,当锥形部分的横截面形状过高于屏幕的长宽比时,也会导致偏转功率的升高,所以很难适当地设置角θ。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过去遇到的这些问题,以及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利用该阴极射线管,能够确保气压抗性以及防止电子束遮蔽瓶颈,同时偏转磁轭的偏转磁场更接近于电子束,使得更有效率地偏转电子束,并降低偏转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阴极射线管包括一个真空外壳,该真空外壳配备有电子枪,并且该真空外壳包括面板部分,该面板部分具有形成在内表面上的荧光屏;以及围绕真空外壳的外表面被设置的偏转磁轭,该偏转磁轭用于偏转由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真空外壳包括其中安装有电子枪的管颈部分以及与偏转磁轭被设置的位置对应的锥形部分。锥形部分在与阴极射线管的管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包括非圆形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在除所述面板的长轴和短轴之外的一个方向上具有最大径。屏幕长宽比为M∶N,所述屏幕长宽比是荧光屏的水平直径与垂直直径的比率,在原点为管轴上的一点且水平轴和垂直轴以直角相交的坐标系中,LA为所述锥形部分的外表面在水平轴上的半径,SA为垂直轴上的半径,以及θ为由水平轴和所述锥形部分的内表面上的最大径的方向上的轴形成的角。当LA和SA的值为LA(Z)和SA(Z)且位置Z在所述管轴上时,作为原点的参考线位置在范围-30mm≤Z≤10mm内,所述参考线位置作为偏转角的基准,包括使得所述角度θ和所述值M、N、LA(Z)和SA(Z)满足以下关系式的部分θ=tan-1[(N/M)×(LA(Z)/SA(Z))]。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阴极射线管的横截面图;图3是图2中所示阴极射线管的面板2的平面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外壳的接近连接部分11的横截面图;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外壳的参考线12位置处的横截面图;图4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真空外壳的接近连接部分13的横截面图;图5是鞍形/鞍型偏转磁轭的一个例子的横截面图;图6是屏幕显示期间电子束通过锥形部分4的路径的范围的示意图;图7A是锥形部分内表面的简化形状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7B是锥形部分内表面的简化形状的另一个例子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真空外壳,所述真空外壳配备有电子枪并包括面板部分,所述面板部分具有形成在内表面上的荧光屏;以及偏转磁轭,围绕所述真空外壳的外圆周设置所述偏转磁轭,所述偏转磁轭用于偏转从所述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其 中,所述真空外壳包括其中安装有所述电子枪的管颈部分和与所述偏转磁轭被放置的位置对应的锥形部分,所述锥形部分在与所述阴极射线管的管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包括非圆形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在除所述面板的长轴和短轴之外的一个方向上具有 其最大径,屏幕长宽比为M∶N,所述屏幕长宽比是所述荧光屏的水平直径与垂直直径的比率,在原点为所述管轴上的一点且水平轴和垂直轴以直角相交的坐标系中,LA为所述锥形部分的外表面在水平轴上的半径,SA为垂直轴上的半径,以及θ为由水 平轴和所述锥形部分的内表面上的最大径的方向上的轴形成的角,以及当LA和SA的值为LA(Z)和SA(Z)且位置Z在所述管轴上时,作为原点的参考线位置在范围-30mm≤Z≤10mm内,所述参考线位置作为偏转角的基准,包括使得所述 角度θ和所述值M、N、LA(Z)和SA(Z)满足以下关系式的部分θ=tan↑[-1][(N/M)×(LA(Z)/SA(Z))]。...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9-30 288009/20041.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真空外壳,所述真空外壳配备有电子枪并包括面板部分,所述面板部分具有形成在内表面上的荧光屏;以及偏转磁轭,围绕所述真空外壳的外圆周设置所述偏转磁轭,所述偏转磁轭用于偏转从所述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其中,所述真空外壳包括其中安装有所述电子枪的管颈部分和与所述偏转磁轭被放置的位置对应的锥形部分,所述锥形部分在与所述阴极射线管的管轴垂直的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包括非圆形横截面形状,该横截面形状在除所述面板的长轴和短轴之外的一个方向上具有其最大径,屏幕长宽比为M∶N,所述屏幕长宽比是所述荧光屏的水平直径与垂直直径的比率,在原点为所述管轴上的一点且水平轴和垂直轴以直角相交的坐标系中,LA为所述锥形部分的外表面在水平轴上的半径,SA为垂直轴上的半径,以及θ为由水平轴和所述锥形部分的内表面上的最大径的方向上的轴形成的角,以及当LA和SA的值为LA(Z)和SA(Z)且位置Z在所述管轴上时,作为原点的参考线位置在范围-30mm≤Z≤10mm内,所述参考线位置作为偏转角的基准,包括使得所述角度θ和所述值M、N、LA(Z)和SA(Z)满足以下关系式的部分θ=tan-1[(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村哲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东芝映象显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