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泳道拉紧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中心板,中心板由依次连接的侧边A、侧边B、侧边C和侧边D组成;在中心板上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侧边A和侧边C转动连接;在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棘轮,棘轮位于侧边A和侧边C之间且靠近侧边A;在中心板上还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侧边A和侧边C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靠近棘轮的一端安装有棘爪,棘爪与棘轮配合使用;限位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弯板,在弯板和中心板之间安装有扭簧,扭簧为扭转状态。该泳道拉紧器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紧凑、无外露配件、使用安全性高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泳道拉紧器
[0001]本技术涉及泳道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泳道拉紧器。
技术介绍
[0002]泳道拉线将泳池划分成泳道,拉线上安装有浮标,凸显泳道边界。
[0003]泳道拉紧器对泳道拉线固定,减少泳道拉线晃动等,提高泳道稳定性。目前的泳道拉紧器结构复杂,外露配件多,在泳池使用时容易造成游泳人员划伤,因此,提供中结构简单、无外露配件的泳道拉紧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泳道拉紧器,具体为一种壳体可拆卸、壳体内部安装有中心板、中心板上安装有齿轮转轴、转轴壳体和限位板的泳道拉紧器。该泳道拉紧器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紧凑、无外露配件、使用安全性高的优点。使用该泳道拉紧器对泳道拉线拉紧,在提高泳道拉线安装紧固度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游泳人员的安全。
[0005]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泳道拉紧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0006]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中心板,中心板由依次连接的侧边A、侧边B、侧边C和侧边D组成;
[0007]在中心板上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侧边A和侧边C转动连接;
[0008]在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棘轮,棘轮位于侧边A和侧边C之间且靠近侧边A;
[0009]在中心板上还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侧边A和侧边C转动连接;
[0010]所述限位板靠近棘轮的一端安装有棘爪,棘爪与棘轮配合使用,对转轴的转动进行限位;限位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弯板,在弯板和中心板之间安装有扭簧,扭簧为扭转状态;当按压弯板时,可解除棘爪对转轴的限位作用。
[0011]优选的,在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挡轮,通过挡轮和棘轮,可将拉线绕在转轴上,便于对拉线的长度进行控制。
[0012]优选的,在侧边B上开设有通孔A,通孔A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垂直,将拉线穿过通孔A并绕在转轴上,可对拉线的长度进行控制。
[0013]优选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
[0014]优选的,在第一壳体上开设有通孔B,弯板的自由端穿过通孔B,便于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后进行操作。
[0015]优选的,在侧边D上开设有通孔C,可用于对该拉紧器进行悬挂等设置。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使该拉紧器无外露配件,使拉紧器表面光滑,提高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转轴,可将拉线绕在转轴上,便于对拉线长度进行调整;通过在转轴的一端固定棘轮,并在中心板上安装限位板、
限位板上安装棘爪,使棘爪与棘轮配合使用,对转轴进行限位,使拉线稳定性高;通过设置扭簧,使棘爪与棘轮的配合更加牢固,提高对转轴限位的稳固性。上述设置,使该泳道拉紧器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紧凑、无外露配件、使用安全性高的优点。使用该泳道拉紧器对泳道拉线拉紧,在提高泳道拉线安装紧固度和稳固性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游泳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拉紧器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中,1
‑
第一壳体,2
‑
第二壳体,3
‑
通孔D,4
‑
螺柱,5
‑
螺栓A,6
‑
中心板,601
‑
侧边A,602
‑
侧边B,603
‑
侧边C,604
‑
侧边D,7
‑
凹槽B,8
‑
盖板A,9
‑
凹槽C,10
‑
凹槽E,11
‑
盖板B,12
‑
凹槽D,13
‑
转轴,14
‑
螺栓B,15
‑
棘轮,16
‑
挡轮,17
‑
通孔G,18
‑
凹槽F,19
‑
限位板,20
‑
棘爪,21
‑
弯板,22
‑
扭簧,23
‑
通孔B,24
‑
通孔A,25
‑
凹槽H,26
‑
通孔C。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泳道拉紧器,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在第一壳体1上开设有通孔D3,在第二壳体2的内部固定有螺柱4,当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装配时,使用螺栓A5穿过通孔D3并拧入螺柱4中,使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连接为整体;
[0022]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设有中心板6,中心板6由依次连接的侧边A601、侧边B602、侧边C603和侧边D604组成;
[0023]在侧边A601上设有半圆形凹槽A(图中未示出),在侧边C603上设有半圆形凹槽B7,凹槽A和凹槽B7同轴设置;
[0024]在侧边A601的上面安装有盖板A8,盖板A8上设有半圆形的凹槽C9和凹槽E10,当盖板A8贴合在侧边A601上时,凹槽C9和凹槽A形成通孔E;
[0025]在侧边C603的上面安装有盖板B11,盖板B11上设有半圆形的凹槽D12,当盖板B11贴合在侧边C603上时,凹槽D12和凹槽B7形成通孔F;
[0026]在中心板6上安装有转轴13,转轴13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通孔E和通孔F中,实现与中心板6转动连接;
[0027]盖板A8与侧边A601、盖板B11与侧边C603均通过螺栓B14连接;
[0028]在转轴13的一端固定有棘轮15,棘轮15位于侧边A601和侧边C603之间且靠近侧边A601;
[0029]在转轴13的另一端固定有挡轮16,通过挡轮16和棘轮15,可将拉线限定在转轴13上,便于对拉线的长度进行控制;
[0030]在侧边C603上还设有通孔G17,在侧边A601上设有半圆形凹槽F18,通孔G17和凹槽F18同轴设置;当盖板A8与侧边A601贴合时,凹槽E10和凹槽F18形成通孔H;
[0031]在中心板6上还设有限位板19,限位板19的两端分别位于通孔G17和通孔H中,使限位板19与中心板6转动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泳道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设有中心板,中心板由依次连接的侧边A、侧边B、侧边C和侧边D组成;在中心板上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侧边A和侧边C转动连接;在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棘轮,棘轮位于侧边A和侧边C之间且靠近侧边A;在中心板上还设有限位板,限位板的两端分别与侧边A和侧边C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靠近棘轮的一端安装有棘爪,棘爪与棘轮配合使用;限位板的另一端安装有弯板,在弯板和中心板之间安装有扭簧,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西强,宋雪磊,李杨林,郭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新星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