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99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6
本申请涉及工业气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包括水平上瓶部、轨道传输部、中转输送部、垂直输送部、以及用于控制上述各部的中央控制系统,所述水平上瓶部、轨道传输部、中转输送部依次连接,所述水平上瓶部用来承接前一工序所制造的气瓶,并向轨道传输部进行传输;所述轨道传输部用来将接收到的气瓶传送至中转输送部;所述中转输送部能够发生转动,使得中转输送部与轨道传输部、垂直输送部发生间歇性循环闭合接触连接,通过四部分结合避免传统多方向设备由多个系统相结合形成复杂设备的现象。统相结合形成复杂设备的现象。统相结合形成复杂设备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工业气瓶制造
,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工业气瓶生产线上气瓶的输送功能单一,不能实现多方向、多角度的传输。一类是水平的平动传输;另一类是空间的翻转传输;另外,还有存在更多的一类是结合水平输送及翻转机构传输去满足距离上及存在高度差的气瓶输送。
[0003]第一类,仅存在水平平动传输的输送设备,由于生产线上与输送设备前后衔接配合的设备由于型号等差异很少前后承接高度保持一致,除非整套生产流线从生产、输送到承接加工处理等为配套定制一体化,但这类定制生产设备成本高,属于精密化制造型产业需求,对国内大部分制造型企业而言,水平传输的输送设备,很难保证空间高度的输送。
[0004]第二类,运用空间翻转机构进行传输的输送设备,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向空间存在高度差的承接设备输送,存在的问题是:针对气瓶的生产不能满足其平稳的传输过程。
[0005]第三类,存在最多类型的输送设备即为水平输送与翻转设备的结合,存在的问题是:翻转机构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设备大型,占地面积大且在转动过程中存在旋转不稳的情形。
[0006]因此,本领域有必要设计一种节省空间、运行平稳且能够满足空间多维度传输的输送设备,以解决克服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输送稳定且实现空间多方向的输送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能实现多方向气瓶生产线上输送系统的控制复杂且空间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9]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包括:水平上瓶部、轨道传输部、中转输送部、垂直输送部、以及用于控制上述各部的中央控制系统,所述水平上瓶部、轨道传输部、中转输送部依次连接,所述水平上瓶部用来承接前一工序所制造的气瓶,并向轨道传输部进行传输;所述轨道传输部用来将接收到的气瓶传送至中转输送部;所述中转输送部能够发生转动,使得中转输送部与轨道传输部、垂直输送部发生间歇性循环闭合接触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申请文件所提供的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通过水平上瓶部、轨道传输部、中转输送部、垂直输送部主要作为输送气瓶的核心环节,水平上瓶部用来承接前一工序所制造的气瓶,并向轨道传输部进行传输;轨道传输部用来将接收到的气瓶传送至中转输送部;中转输送部能够发生转动,使得中转输送部与轨道传输部、垂直输送部发生间歇性循环闭合接触连接,四部分结合避免传统多方向设备的多个设备结合系统
复杂的现象。
[0011]优选地,所述水平上瓶部与轨道传输部设置为在同一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中转输送部与轨道传输部设置为在同一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垂直输送部与中转输送部设置为在空间上相互垂直。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平上瓶部与轨道传输部设置为在同一水平面内相互垂直,便于气瓶分别在水平上瓶部、轨道传输部上的横向运输及纵向运输;将中转输送部与垂直输送部设置为在同一水平面内的相互垂直,一方面能够借助于气瓶发生自身滚动,使得中转输送部便于接收气瓶,另一方面,便于中转输送部发生角度转动将气瓶向垂直输送部的传输。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中转输送部包括旋转架体、第一行程开关、第一感应开关、1号气缸、调节架、1号动力装置,所述旋转架体包括旋转架、基板,所述旋转架与基板部分连接;所述第一行程开关设置在基板上,所述第一感应开关设置在基板的第一部位;所述1号气缸与调节架一端连接,当气缸发生伸缩过程时,能够带动调节架一端向上运动,使得调节架发生倾斜,满足气瓶自发向垂直输送部的滚动传输;所述调节架的另一端与旋转架活动连接;所述1号动力装置控制第一行程开关、第一感应开关,能够满足旋转架体发生往复转动。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中转输送部的运行过程或者工作原理是:当气瓶自轨道传输部自发滚动至中转输送部时,触动第一行程开关,1号动力装置启动,控制旋转架体发生转动,使得旋转架与垂直输送部连接,同时触动第一感应开关,1号动力装置停止工作,1号气缸缩回,带动调节架一端向上缓慢抬起,气瓶自发滚动至垂直输送部,完成稳定传输过程。
[0015]优选地,所述1号动力装置采用电机。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中转输送部还包括第二感应开关,所述第二感应开关设置在基板的第二部位,能够控制切断1号动力装置电源,使得气缸发生伸出过程。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感应开关的设置,能够使得当1号动力装置驱动反转动作完成后,第二感应开关切断1号动力装置电源,使得1号气缸伸出,通水调节架复位。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中转输送部还包括单片机控制芯片,所述单片机控制芯片能够控制旋转架体沿转动中心发生90度转动。
[0019]优选地,所述单片机控制芯片能够控制旋转架体沿转动中心发生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之间的90度间歇性循环往复转动。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对中转输送部进行程序控制,能够满足中转输送部的旋转架与轨道传输部、垂直输送部的配合,使得传输过程稳定,避免传统翻转结构运输时产生的震荡,减少损害。
[0021]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输送部包括:架体、第二行程开关、2号气缸,所述架体包括提升架、固定架,所述提升架与固定架底端活动连接,能够相对于固定架发生竖直方向运动;所述第二行程开关设置在提升架上,用于控制2号气缸;所述2号气缸设置在固定架两侧;所述2号气缸底端与固定架相连接,顶端与提升架相连接,能够用于使得提升架相对于固定架运动。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申请文件中提升架设置在固定架底端,并与固定架底端活动连接,当旋转架体发生转动后,旋转架与提升架配合连接,同时气瓶发生滚动,到达提升架,
触动第二行程开关,2号气缸启动,带动提升架向上运动,完成气瓶在空间竖直方向上的输送;整个输送过程通过结构设置的高度差,使得气瓶自发发生滚动至触动第二行程开关,同时2 号气缸启动,提高了整个输送系统的稳定性。
[0023]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输送部还包括滚瓶架,所述滚瓶架设置在固定架顶端;所述滚瓶架能够用于承接提升架竖直方向所传输的气瓶,并向下一工序进行输送。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瓶架设置便于承接下一工序。
[0025]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传输部包括传动链、轨道架、2号动力装置,所述传动链设置在轨道架上;所述轨道架一端连接水平上瓶部、另一端能够与旋转架发生间歇性配合连接;所述 2号动力装置设置在轨道架的第一侧,能够用于控制传动链传动过程,满足气瓶的输送。
[0026]优选地,所述轨道架设置为适应气瓶形状,能够避免气瓶在轨道架上发生沿气瓶宽度方向的晃动,进一步提高输送系统稳定性。
[0027]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传输部还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设置在所述防护架包括开口端、输出端,所述轨道架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上瓶部(1)、轨道传输部(2)、中转输送部(3)、垂直输送部(4)、以及用于控制上述各部的中央控制系统(5),所述水平上瓶部(1)、轨道传输部(2)、中转输送部(3)依次连接,所述水平上瓶部(1)用于承接待输送气瓶,并向轨道传输部(2)进行传输;所述轨道传输部(2)用于将接收到的气瓶传送至中转输送部(3);所述中转输送部(3)能够转动,使得中转输送部(3)能够在轨道传输部(2)、垂直输送部(4)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上瓶部(1)与轨道传输部(2)设置为在同一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中转输送部(3)与轨道传输部(2)设置为在同一水平面内相互垂直;所述垂直输送部(4)与中转输送部(3)设置为与所述水平面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输送部(3)包括旋转架体(31)、第一行程开关(32)、第一感应开关(33)、1号气缸(34)、调节架(38)、1号动力装置(35),所述旋转架体(31)包括旋转架(311)、基板(312),所述旋转架(311)与基板(312)部分连接;所述第一行程开关(32)设置在基板(312)上,所述第一感应开关(33)设置在基板(312)的第一部位(3121);所述1号气缸(34)与调节架(38)一端连接,当气缸发生伸缩过程时,能够带动调节架(38)一端向上运动,使得调节架(38)发生倾斜,使气瓶自发向垂直输送部(4)的滚动传输;所述调节架的另一端与旋转架(311)活动连接;所述1号动力装置(35)控制第一行程开关(32)、第一感应开关(33),能够使旋转架体(31)发生往复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输送部(3)还包括第二感应开关(36),所述第二感应开关(36)设置在基板(312)的第二部位(3122),能够控制切断1号动力装置(35)电源,使得气缸发生伸出过程。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生产线上空间多维度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输送部(3)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山孙志鹏张秀明贾聚翰张龙生
申请(专利权)人:涿鹿高压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