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包括中心轴、与中心轴转动连接的上承架以及与中心轴固定连接的下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上还设置有阻尼模块以及用于提供扭矩的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在所述中心轴上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中心轴上还设置有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上承架和所述动力模块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动力模块的直线往复运动与所述上承架的旋转运动之间相互转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单手开合方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笔记本铰链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笔记本轻薄化趋势日益明显,即便是以性能为主打的游戏本,也开始探寻并推出了轻薄化方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前所未有的高便携性。除了轻薄化之外,单手开合也是用户追求另外一种便携式体验,顾名思义,单手开合就是指用户通过一只手完全打开笔记本合页。然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铰链基本上都是通过纯阻尼作用实现屏幕的悬停,要实现单手开合就要求笔记本的底盘要“稳重”,这一要求与轻薄化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相悖的。
[0003]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单手开合的有单阻尼式铰链结构,铰链、合页通过中心轴串连在一起,中心轴上装有弹性垫片、摩擦轮、凹凸轮、螺母等部件,通过计算找到合适的压力使弹性垫片产生正压力,再通过摩擦轮将合页挤压产生静摩擦力使屏幕实现悬停。此方案要求系统端有一定的重量,否则无法实现单手开合功能,局限性比较大,只适合一些譬如游戏本这类系统端较重的机型。其它机型若想实现单手开合的功能,需要在系统端增加配重,不仅增加笔记本的重量,而且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0004]除了单阻尼式铰链结构能够实现单手开合外,还有下沉式铰链设计能够实现单手开合的效果,通过将下沉式中心轴的结构反转到笔记本电脑上,在屏幕打开后,中心轴的后端还能起到脚垫的作用,撑起挣个笔记本后部,使得整机在大角度打开后机体更加稳定,更容易实现单手开合。但是下沉式铰链设计不仅成本高,而且破坏了笔记本电脑的整体外观,从笔记本背面看铰链部分外露,影响笔记本的美观度;另外笔记本每次开合到90度以上,铰链底部与桌面接触都会产生摩擦,多次开合后,铰链底部容易掉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适用范围窄、生产成本高、美观度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包括中心轴、与中心轴转动连接的上承架以及与中心轴固定连接的下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上还设置有阻尼模块以及用于提供扭矩的动力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在所述中心轴上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中心轴上还设置有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上承架和所述动力模块连接,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动力模块的直线往复运动与所述上承架的旋转运动之间相互转换。
[0007]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换模块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的转动轴以及与所述中心轴滑动连接的滑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上承架连接,所述滑动轴与所述动力模块连接;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滑动轴通过异形面配合设置,在所述转动轴转动下,所述滑动轴沿所述中心轴轴向移动。
[0008]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弹性件,所述中心轴上配合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滑动轴之间,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滑动轴及所述调节螺母相抵,在所述上承架的转动下,所述弹性件推动所述滑动轴轴向滑动,所述滑动轴始终与所述转动轴抵接设置。
[0009]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调节螺母之间设置有固定垫片,所述固定垫片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且所述固定垫片与所述弹性件抵接。
[0010]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模块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的锁紧组件和滑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的摩擦片,所述摩擦片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锁紧组件以及所述上承架贴合用于提供阻尼。
[0011]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凹轮和滑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凸轮,所述凹轮与所述上承架连接,所述凸轮与所述凹轮配合,所述凹轮与所述凸轮相互靠近的端面重合实现屏幕自锁。
[0012]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片与所述上承架之间设置有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用于紧密压合所述摩擦片与所述上承架。
[0013]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摩擦片的两端面以及所述上承架与所述摩擦片接触的端面上分别均匀开设有储油槽。
[0014]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轮与所述滑动轴之间设置有垫片螺母,所述垫片螺母转动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
[0015]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滑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一配合面,所述滑动轴靠近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配合设置,所述上承架由闭合状态至开合状态,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所述第二配合面逐一配合设置。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在现有单阻尼式铰链结构的基础上增加转动轴与滑动轴,转动轴与滑动轴的配合可将弹性件沿轴向的弹力转化为径向的动力,通过作用在转动轴与滑动轴曲面上的压力产生力矩,从而辅助上承架实现单手开合;
[0018]2.转动轴与滑动轴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铰链的摩擦力矩,不仅能够提高铰链寿命,而且可靠性更高,单手开合时更省力;
[0019]3.本技术对笔记本电脑系统端的重量要求较低,无需额外增加配重,既符合笔记本的轻薄化需求,又能方便实现单手开合;
[0020]4.在摩擦片以及上承架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储油槽,设置储油槽可以降低摩擦时的损耗以及增大摩擦片与上承架相对运动时的阻尼;
[0021]5.凸轮与转动轴之间设置垫片螺母,旋转垫片螺母,可以对阻尼模块提供的阻尼大小进行预设;
[0022]6.在摩擦片之间设置压紧件,上承架与中心轴及摩擦片通过压紧件提供压力的方式紧密压合在一起;
[0023]因此,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单手开合方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24]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开合到
°
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6]附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中凹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中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中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中滑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7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开合到0
°
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8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开合到150
°
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说明:1、中心轴;11、挡环;12、连接部;2、上承架;21、支架;22、第一通孔;3、下承架;31、铆钉;4、阻尼模块;41、锁紧组件;411、凹轮;4111、凹槽;4112、限位槽;4113、定位槽;412、凸轮;4121、凸块;4122、限位块;4123、定位柱;42、摩擦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包括中心轴(1)、与中心轴(1)转动连接的上承架(2)以及与中心轴(1)固定连接的下承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1)上还设置有阻尼模块(4)以及用于提供扭矩的动力模块(5),所述动力模块(5)在所述中心轴(1)上直线往复运动,所述中心轴(1)上还设置有转换模块(6),所述转换模块(6)分别与所述上承架(2)和所述动力模块(5)连接,所述转换模块(6)用于将所述动力模块(5)的直线往复运动与所述上承架(2)的旋转运动相互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6)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轴(1)上的转动轴(61)以及与所述中心轴(1)滑动连接的滑动轴(62),所述转动轴(61)与所述中心轴(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61)与所述上承架(2)连接,所述滑动轴(62)与所述动力模块(5)连接;所述转动轴(61)与所述滑动轴(62)通过异形面配合设置,在所述转动轴(61)转动下,所述滑动轴(62)沿所述中心轴(1)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模块(5)包括套设在所述中心轴(1)上的弹性件(51),所述中心轴(1)上配合设置有调节螺母(52),所述弹性件(51)设置在所述调节螺母(52)与所述滑动轴(62)之间,所述弹性件(51)分别与所述滑动轴(62)及所述调节螺母(52)相抵,在所述上承架(2)的转动下,所述弹性件(51)推动所述滑动轴(62)轴向滑动,所述滑动轴(62)始终与所述转动轴(61)抵接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单手开合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1)与所述调节螺母(52)之间设置有固定垫片(53),所述固定垫片(53)套设在所述中心轴(1)上且所述固定垫片(53)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惠建华,徐欢,赵双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