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262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该装置包括运载组件、锤打组件、封堵组件,运载组件包括车体,车体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末端设置有活接头;车体上设置有围栏;锤打组件包括固定杆、设置在固定杆上的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上设置有贯穿固定杆的伸缩杆,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底部设置有带有磁性的锤体;固定杆固定于围栏上;封堵组件包括封堵板,封堵板底部设置有第一锥体,封堵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末端与活接头连接。本新型活塞杆末端设置的电磁铁通过接断电来控制磁性有无,从而能吸放锤体;伸缩装置控制伸缩杆上升至一定高度后电磁铁断电,使锤体落下锤击封堵板,以将其固定稳固,操作方便快捷。操作方便快捷。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利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河道等水域进行围拦以便于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在围拦过程中会有渗漏,甚至是溃口的情况,如果不及时封堵导致溃口扩大会影响工程进度。为了提高封堵的效率,在使用中会用到封堵装置,通过将封堵装置固定在待封堵区域,然后结合封堵材料的使用,从而完成封堵作业。现有的封堵装置在使用中存在着以下问题:固定封堵装置较慢,用时较长则会有可能出现溃口扩大的风险;封堵装置抗压强度不足,在封堵溃口时由于水流冲击强度较大,会出现封堵装置被冲毁的情况。因此,现有的封堵装置在使用中还存在着封堵效率低、抗压强度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包括运载组件、锤打组件、封堵组件,所述运载组件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设置有活接头;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围栏;所述锤打组件包括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的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固定杆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末端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底部设置有带有磁性的锤体;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围栏上;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封堵板,所述封堵板底部设置有第一锥体,所述封堵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末端与所述活接头连接,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活塞杆末端设置有电磁铁,在电磁铁充电后产生磁性,能紧紧吸住具有磁性的锤体,当封堵组件处于适合位置时,电磁铁断电,然后锤体落下锤击封堵板;然后活塞杆向下移动,接通电源,电磁铁产生磁性将锤体吸住,使活塞杆向上移动,最后再断电使锤体落锤击封堵板,如此反复至将封堵板固定住;封堵板固定后,拧松活接头,使第二连接杆与活接头分开,然后在封堵板非靠近车体的一侧投入堵材进行封堵,从而实现快速封堵。
[0006]进一步地,所述锤打组件设置于所述封堵组件的上方,所述封堵板设置于所述锤体的正下方。捶打组件通过重力作用将封堵组件固定在地面上,因此,为提高固定效果,封堵板最好设置在锤体的正下方,以提高受力的效果。
[0007]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板设置为“U”字形或“山”字形,所述封堵板的“U”字形或“山”字形开口背向所述车体设置;所述封堵板顶部的截面积大于底部的截面积。封堵板设置为U字形或山字形便于将堵材投入合适位置,从而提高封堵效果,封堵板顶部的截面积大于底部的截面积便于锤体将封堵板锤击进入到土地内,从而提高封堵效果。封堵板亦可以设置为H字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板靠近所述车体的一侧上设置有竖直朝向的滑槽;所述第二
连接杆一端卡设与所述滑槽内,另一端与所述活接头连接。封堵板侧面上设置的滑槽能使得封堵板沿着滑槽移动,以使封堵板在未使用时不与地面解除,影响车体的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宽度由下往上逐渐变小,以使第二连接杆能卡设在滑槽上从而使第一锥体所处的位置高度高于所述车体底部所处的高度。滑槽越往上宽度越小,当滑槽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杆的直径时,封堵板在未使用前就可以卡在第二连接杆上,从而使得封堵板底部的第一锥体不与地面接触,从而方便车体的移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封堵组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封堵板与所述车体之间;所述加强板上设置孔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所述孔槽再与所述活接头连接。加强板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封堵板的抗压强度,在加强板上设置钉孔槽能使得加强板在未使用时不触及地面,避免影响车体的移动;使用时,可以在封堵板与加强板之间的空间内投入堵材,提高封堵效果。
[0011]进一步地,所述孔槽与所述滑槽纵向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孔槽内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厚度从下向上逐渐变大,以使孔槽的宽度从下向上逐渐变小。孔槽与滑槽的纵向中轴线重合,能使第二连接杆连接的封堵板、加强板处于同一高度,避免连接歪斜而影响封堵效果;在孔槽内设置的弹性层层能使得孔槽上端较小,从而使得封堵组件在无外力作用时,封堵板和加强板能卡在第一连接杆上,避免第一锥体和第二锥体触及地面而影响车体的移动效率。
[0012]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封堵板平行设置;所述加强板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封堵板相连;所述加强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锥体。加强版顶部设置的连接板能提高加强板的抗压强度,加强板底部设置的第二锥体在锤体往下锤击时能插入地面,从而使加强板固定,保证封堵效果。
[0013]本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活塞杆末端设置的电磁铁进行吸放锤体,能将封堵板锤击固定好,操作方便快捷;2、设置的加强板能提高封堵组件的抗压强度,在封堵板与加强板之间投入堵材能加快封堵效率;3、封堵板上设置的滑槽以及孔槽内设置的弹性层,能使得封堵板及加强板卡在第二连接杆上,避免由于第一锥体和第二锥体触及地面而影响车体的移动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封堵组件俯视图。
[0017]图3为封堵板右视图。
[0018]图4为加强板右视图。
[0019]附图标记:1

运载组件,11

车体,12

第一连接杆,13

活接头,14

围栏,15

车轮,2

锤打组件,21

固定杆,22

伸缩装置,23

伸缩杆,24

电磁铁,25

锤体,3

封堵组件,31

封堵板,32

第一锥体,33

第二连接杆,34

滑槽,35

加强板,36

孔槽,37

弹性层,38

连接板,
39

第二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运载组件1、锤打组件2、封堵组件3,运载组件1包括车体11,车体11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2末端设置有活接头13;车体11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载组件(1)、锤打组件(2)、封堵组件(3),所述运载组件(1)包括车体(11),所述车体(11)侧面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2),所述第一连接杆(12)末端设置有活接头(13);所述车体(11)上设置有围栏(14);所述锤打组件(2)包括固定杆(21)、设置在所述固定杆(21)上的伸缩装置(22),所述伸缩装置(22)上设置有贯穿所述固定杆(21)的伸缩杆(23),所述伸缩杆(23)末端设置有电磁铁(24),所述电磁铁(24)底部设置有带有磁性的锤体(25);所述固定杆(21)固定于所述围栏(14)上;所述封堵组件(3)包括封堵板(31),所述封堵板(31)底部设置有第一锥体(32),所述封堵板(3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杆(33);所述第二连接杆(33)末端与所述活接头(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打组件(2)设置于所述封堵组件(3)的上方,所述封堵板(31)设置于所述锤体(25)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板(31)设置为“U”字形或“山”字形,所述封堵板(31)的“U”字形或“山”字形开口背向所述车体(11)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建设快速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锋辉辛富强杨雪瑞李涛涛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