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前路钛网固定钉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251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脊柱前路钛网固定钉板装置,其包括:钛网融合器,其设有植骨仓和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位于钛网融合器的外周面上;脊柱板,其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锁紧螺塞,其设有第二螺孔;固定螺钉,其一端设有与第二螺孔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部,固定螺钉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一螺孔相适配的第二外螺纹部,固定螺钉设有位于第一外螺纹部和第二外螺纹部之间的限位部,第一外螺纹部能穿过第一连接孔与锁紧螺塞连接,限位部能与脊柱板相抵接;脊柱螺钉,其能穿过第二连接孔与椎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促使固定螺钉分别与钛网融合器、脊柱板相固定不动,从而防止钛网融合器相对脊柱板发生相对位置,避免术后钛网融合器发生沉陷、移位的问题。移位的问题。移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前路钛网固定钉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脊柱前路钛网固定钉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脊柱肿瘤、脊柱感染等相关疾病的时候,主要需要解决清除病灶、植骨融合及脊柱的稳定三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处理这类患者时,往往会考虑进行前路的钛网植骨固定手术。选择前路手术,可以便于进行病灶清除和前路的减压,钛网的内部空间大,便于进行植骨,促进患者的椎体融合,而且钛网本身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可以使患者术后获得即刻的脊柱支撑稳定,直至患者的伤椎完成融合。
[0003]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技术的进步及相关医疗理念的发展,临床应用钛网融合器进行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脊柱肿瘤、脊柱感染等相关疾病已成为常态。传统的钛网融合器产品一般为空心圆柱形或空心椭圆柱形,临床手术过程中将碎骨填充在钛网融合器的内部通孔中,再植入患者的伤椎位置,完成植骨,促进术后患者椎体间的融合。
[0004]目前钛网融合器产品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固定不良,导致很多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其中包括如下弊端:第一,术后钛网下沉,导致患者椎体高度丢失;第二,钛网术后发生偏移,导致融合失败。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术后的恢复及生活的质量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同时也严重阻碍了钛网融合器产品的临床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前路钛网固定钉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脊柱前路钛网固定钉板装置,其包括:
[0008]钛网融合器,其设有植骨仓和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位于所述钛网融合器的外周面上;
[0009]脊柱板,其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
[0010]锁紧螺塞,其设有第二螺孔;
[0011]固定螺钉,其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螺孔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部,固定螺钉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孔相适配的第二外螺纹部,固定螺钉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外螺纹部和第二外螺纹部之间,所述第一外螺纹部能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锁紧螺塞连接,所述限位部能与所述脊柱板相抵接;
[0012]脊柱螺钉,其能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椎体连接。
[0013]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钛网融合器设置植骨仓和第一螺孔,第一螺孔设在钛网融合器的外周面,往植骨仓填充碎骨,便于进行植骨融合手术;并且,设置固定螺钉、脊柱板、锁紧螺塞和脊柱螺钉,固定螺钉通过第二外螺纹部与钛网融合器的第二螺
孔连接,促使固定螺钉与钛网融合器相固定,并通过第一外螺纹部穿过脊柱板的第一连接孔与锁紧螺塞的第二螺孔连接,且固定螺钉的限位部与脊柱板相抵接,锁紧螺塞与脊柱板相抵接,促使固定螺钉与脊柱板固定不动以防止固定螺钉相对脊柱板发生位移,从而防止钛网融合器相对脊柱板发生移动,能有效避免术后钛网融合器发生沉陷、移位的问题,能更好的促进手术的植骨融合,加快患者术后愈合恢复。再利用脊柱螺钉穿过脊柱板的第二连接孔与椎体连接,起到将脊柱板固定在椎体外缘的作用,从而促使钛网融合器稳稳固定在椎体。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螺孔沿着所述钛网融合器的外周面均匀设置多个。在钛网融合器的外周面均匀设置多个第一螺孔,在固定螺钉与钛网融合器连接时无需过多调节钛网融合器的角度,以使第一螺孔与固定螺钉相对应,降低固定螺钉与钛网融合器连接的难度。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腰型孔。第一连接孔设置为腰型孔,方便对固定螺钉与脊柱板的连接位置进行调整,以使脊柱板在与固定螺钉连接后能够与椎体进行稳定连接,降低脊柱板分别与固定螺钉和椎体连接的难度。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部为圆柱状,所述固定螺钉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位于所述限位部和第一外螺纹部之间,第一导向部与限位部连接;所述脊柱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通。
[0017]限位部设置成圆柱状,表面光滑无棱角,防止其在安装过程中造成工作人员受伤。并且,固定螺钉设置位于限位部和第一外螺纹部之间的第一导向部,脊柱板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通的第一凹槽,在固定螺钉穿过脊柱板的第一连接孔并与锁紧螺塞紧固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导向部对应插入第一凹槽并与第一凹槽的壁面相贴合,能够增加固定螺钉与脊柱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固定螺钉与脊柱板之间的摩擦作用,加强固定螺钉与脊柱板之间的稳固性,进而避免钛网融合器相对脊柱板发生位移。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外螺纹部设有第一内角孔,所述第一内角孔的轴向与所述固定螺钉的轴向一致。第一内角孔设在第一外螺纹部,方便工作人员使用工具将固定螺钉拧进钛网融合器的第一螺孔,降低固定螺钉的安装难度。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螺塞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脊柱板设有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通。
[0020]锁紧螺塞设置第二导向部,脊柱板设置与第一连接孔相通的第二凹槽,在锁紧螺塞与固定螺钉连接的过程中,通过第二导向部插入第二凹槽并与第二凹槽的壁面相贴合,能够增加锁紧螺塞与脊柱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锁紧螺塞与脊柱板之间的摩擦作用,加强锁紧螺塞与脊柱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进而避免钛网融合器相对脊柱板发生位移。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脊柱板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为腰型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位于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之间;所述脊柱螺钉能穿过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椎体连接。
[0022]脊柱板设置第三连接孔,第三连接孔为腰型孔,在脊柱螺钉穿过第三连接孔与椎体连接时,能够调整脊柱螺钉相对脊柱板之间的高度位置,促使脊柱板能稳稳与椎体连接。并且,第一连接孔位于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之间,通过多根脊柱螺钉分别穿过第一连
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与椎体连接,促使脊柱板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椎体稳固连接,从而防止钛网融合器相对椎体发生移动。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脊柱螺钉设有主体螺纹,脊柱螺钉的一端设有刃口,脊柱螺钉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内角孔,所述第二内角孔的轴向与脊柱螺钉的轴向一致。脊柱螺钉设置主体螺钉,脊柱螺钉的另一端设置第二内角孔,工作人员使用工具插入第二内角孔,将脊柱螺钉拧进椎体,并且,脊柱螺钉的一端设置刃口,促使脊柱螺钉能更容易、省力旋入椎体,降低脊柱螺钉与椎体连接的难度。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脊柱螺钉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导向部,所述脊柱板设有与所述第三导向部相适配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通。
[0025]脊柱螺钉的另一端设置第三导向部,脊柱板设置与第二连接孔相通的第三凹槽,在脊柱螺钉穿过第二连接孔与椎体连接的过程中,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前路钛网固定钉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钛网融合器(300),其设有植骨仓(310)和第一螺孔(320),所述第一螺孔(320)位于所述钛网融合器(300)的外周面上;脊柱板(500),其设有第一连接孔(510)和第二连接孔(520);锁紧螺塞(400),其设有第二螺孔(410);固定螺钉(200),其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螺孔(410)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部(210),固定螺钉(200)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螺孔(320)相适配的第二外螺纹部(220),固定螺钉(200)设有限位部(230),所述限位部(230)位于所述第一外螺纹部(210)和第二外螺纹部(220)之间,所述第一外螺纹部(210)能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510)与所述锁紧螺塞(400)连接,所述限位部(230)能与所述脊柱板(500)相抵接;脊柱螺钉(100),其能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520)与椎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前路钛网固定钉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320)沿着所述钛网融合器(300)的外周面均匀设置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前路钛网固定钉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510)为腰型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前路钛网固定钉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30)为圆柱状,所述固定螺钉(200)设有第一导向部(250),所述第一导向部(250)位于所述限位部(230)和第一外螺纹部(210)之间,第一导向部(250)与限位部(230)连接;所述脊柱板(500)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部(250)相适配的第一凹槽(511),所述第一凹槽(511)与所述第一连接孔(510)相通。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毓金谢克恭刘佳黄可杨成亮王翀王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