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与吸附耦合处理VOCs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228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与吸附耦合处理VOCs的装置。装置包括废气净化塔、微纳米气泡生成模块、加压处理模块、第一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第二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及吸附模块;吸附模块位于废气净化塔内,包括承载单元及位于承载单元上的吸附剂,吸附模块将废气净化塔间隔成上下两部分,第一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和第二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分别位于废气净化塔的上部和下部,且均与加压处理模块相连通;微纳米气泡生成模块与废气净化塔的底部及加压处理模块相连通;废气净化塔的上部设置有净气出口,废气净化器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废气进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对VOCs的高效催化氧化降解的同时实现吸附剂的在线再生。的在线再生。的在线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与吸附耦合处理VOCs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VOCs的装置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与吸附耦合处理VOCs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的形势日趋严峻,大范围出现雾霾、臭氧等区域复合型重污染天气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造成雾霾、臭氧等重污染环境的重要前体物,其来源广泛、种类繁多、涉及的排放行业众多、排放源分散,并且VOCs 本身具有刺激性、毒性、易燃、易爆等特点,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直接的危害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控制VOCs对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和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环境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VOCs的减排和与控制刻不容缓。
[0003]VOCs治理主要包括前端预防和末端治理的方法。目前前端预防主要采用改进工艺、更换设备及防治泄露等方法;末端治理主要包括对排放的VOCs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技术,以及将VOCs分解转化成无毒无害物质的催化燃烧法、生物降解法、光催化法、等离子体法等。但是以上方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例如吸附法使用的吸附剂再生成本较高;催化燃烧法的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存在二次污染风险,投入成本也较高;膜分离法所需的元件造价高、使用寿命短;生物法使用的设备体积大、受温度、冲击负荷影响较大等。大多数行业的VOCs以混合物形式排放,成分也复杂多变,采用单一的治理技术通常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费用也比较高。诸如,吸附法所需设备体积庞大、工艺流程复杂;冷凝法操作难度大、冷凝水降温费用高;吸收法存在吸收液后处理困难及泄露风险;生物法对于高浓度、难降解的VOCs废气处理效果差;燃烧法处理成本较高;膜分离法气体预处理费用高、膜组件价格贵、使用寿命短。因此,根据VOCs废气的特性和排放规模,采用多种VOCs治理技术有机组合使用,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目前常用的VOCs组合治理技术有沸石转轮+热力焚烧技术、沸石转轮+蓄热式燃烧、冷凝+吸附技术、吸附+蓄热催化燃烧技术、滤筒除尘+蓄热催化燃烧、吸附+高级氧化等。采用组合治理技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互补性,处理效果远优于单一治理技术,既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又节约成本,是未来治理VOCs的主要方向。
[0004]但是现有的VOCs废气组合治理技术均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比如公开号为 CN107511051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了一种基于动态拦截和微纳米气泡技术的立式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净化装置和微纳米气泡生成装置。该技术是采用臭氧微纳米气泡对VOCs进行降解处理。通过微纳米发生装置的一次旋流分散剂喷淋头和二次旋流分散产生臭氧微纳米气泡,与VOCs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其中废气净化系统配置动态拦截单元,废气经废气进口切向进入动态拦截单元,从而对VOCs废气进行降解处理,使得VOCs处理率达到97%以上。但是该专利是基于微纳米气泡氧化降解机理,而VOCs种类众多,对难氧化降解的VOCs 处理效果差,将会使得该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
[0005]公开号为专利CN105056726A专利申请中公开的一种VOCs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系统,包括废气处理装置、喷淋液循环过滤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及微纳米发生装置。其中,喷淋液循环过滤装置系统喷淋液中加入弱酸性N

甲酰吗啉水溶液,VOCs去除率可达到96%。但是由于使用了N

甲酰吗啉水溶液,故而该系统更加适用于含芳香烃的VOCs的去除,也使得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的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与吸附耦合处理VOCs的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VOCs废气处理技术存在的能耗高、投资大及吸附法去除VOCs容量低、再生成本高等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与吸附耦合处理VOCs的装置,包括废气净化塔、微纳米气泡生成模块、加压处理模块、第一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第二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及吸附模块;所述吸附模块位于所述废气净化塔内,包括承载单元及位于所述承载单元上的吸附剂,所述吸附模块将所述废气净化塔间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第一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和第二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废气净化塔的上部和下部,且均与所述加压处理模块相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生成模块与所述废气净化塔的底部及所述加压处理模块相连通;所述废气净化塔的上部设置有净气出口,废气净化器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废气进口;微纳米气泡生成模块生成细小的含氧微纳米气泡,经第一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和第二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喷淋至所述废气净化塔内与VOCs进行反应,反应后的废气向上运动,经过吸附模块对未处理的废气进行吸附及深度氧化降解,反应完成后的干净气体通过净气出口排出,同时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到所述吸附模块上,实现吸附剂的在线再生。
[0008]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排气风机及水气分离器,位于所述废气净化塔的净气出口处。
[0009]可选地,所述吸附模块的承载单元包括箱体和支架,所述箱体用于承载吸附剂,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箱体。
[0010]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氧气和/或臭氧发生器,与所述微纳米气泡生成模块相连通。
[0011]可选地,所述加压处理模块包括管道加压溶气装置和加压罐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串联结合。
[0012]可选地,所述微纳米气泡生成模块包括溶气泵叶轮高速剪切单元、文丘里管、多孔板、蜂窝结构板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和第二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包括若干旋流喷头,以对微纳米气泡进行二次旋流分散。
[0014]可选地,所述吸附剂包括疏水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分子筛和聚合物吸附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5]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酸碱度浓度检测模块,与所述废气净化塔的下部相连通。
[0016]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加热模块,与所述废气净化塔相连接。
[0017]如上所述,本技术的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与吸附耦合处理VOCs的装置,具有
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基于微纳米气泡水中停留时间长、界面ζ电位高、自身增压溶解、破裂瞬间释放自由基等活性氧量大的特性,实现强化传质并制备大量具有超强氧化能力的微纳米气泡水,构建微纳米催化氧化体系,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实现VOCs的高效脱除。本技术将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和吸附过程耦合在同一个单元中,可引入空气、氧气或臭氧等气体作为气源宏量制备富含活性氧、具有超强氧化能力的微纳米气泡水,VOCs废气被氧化后,再通过耦合吸附模块对未处理及难降解的VOCs进行吸附。本申请可同步实现微纳米气泡对 VOCs的催化氧化降解,以及吸附剂的在线再生,吸附剂又能将VOCs分子及微纳米臭氧分子富集于同一界面,促进催化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催化氧化与吸附耦合处理VOCs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净化塔、微纳米气泡生成模块、加压处理模块、第一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第二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及吸附模块;所述吸附模块位于所述废气净化塔内,包括承载单元及位于所述承载单元上的吸附剂,所述吸附模块将所述废气净化塔间隔成上下两部分,所述第一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和第二微纳米气泡水雾喷淋模块分别位于所述废气净化塔的上部和下部,且均与所述加压处理模块相连通;所述微纳米气泡生成模块与所述废气净化塔的底部及所述加压处理模块相连通;所述废气净化塔的上部设置有净气出口,废气净化器下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废气进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排气风机及水气分离器,位于所述废气净化塔的净气出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模块的承载单元包括箱体和支架,所述箱体用于承载吸附剂,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箱体。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标李继香王雯娟赵延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