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25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自锁电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包括按键检测单元、关机输出单元、第一芯片、第一与非门单元、第二与非门单元以及开关控制单元,所述按键检测单元包括轻触开关,其中,所述第一芯片连接所述按键检测单元与所述关机输出单元,所述按键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根据所述轻触开关控制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输出电平,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输出电平控制系统电源状态。在电路没有使用DSP的情况下,实现了轻触开关转为自锁开关的效果,降低了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的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自锁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自锁电路是电路中的一种,一旦按下开关,电路就能够自动保持持续通电,直到按下其它开关使之断路为止。在通常的电路中,按下开关,电路通电;松开开关,电路断开。
[0003]但在现有技术中,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需要带电源管理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来实现,如附图1所示。通过PWRON0端识别开关信号,在PWRENB端输出稳定电平。但在小应用的设计电路中,使用DSP会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旨在解决成本高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包括:
[0006]按键检测单元、关机输出单元、第一与非门单元、第二与非门单元以及开关控制单元,所述按键检测单元包括轻触开关,其中,
[0007]所述按键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连接所述关机输出单元;
[0008]根据所述轻触开关的状态控制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输出电平,以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输出电平控制系统电源状态。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检测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三极管,其中,
[0010]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入DC/DC 电源,且在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接入开关信号检测点;
[0011]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容以及所述轻触开关,且所述轻触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入时钟电源,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0012]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四电阻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之间,另一端接入所述时钟电源。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关机输出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五电阻串联所述第二电容,且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接入所述DC/DC电源,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接地,在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之间接入关机信号输出点,并连接到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且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接入所述时钟电源。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三极管、
场效应MOS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一极性电容,其中,
[0016]所述第六电阻串联在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所述第七电阻并联在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且发射极接地;
[0017]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到所述场效应MOS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场效应MOS管的源极的同时,接入电池输入电压正极;
[0018]所述场效应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正极,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且在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端接入系统输入电压。
[0019]更进一步地,自锁电路还包括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包括DC/DC电源输出端子、按键检测输入端子以及关机信号输入端子,根据所述按键检测输入端子以及所述关机信号输入端子输入的信号控制所述DC/DC电源的供给。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检测输入端子的开关信号在所述开关信号检测点进行采集,以及所述关机信号输入端子输入的关机信号在所述关机信号输出点进行采集。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输入电压正极与所述时钟电源之间串联有第二芯片,所述电池输入电压正极连接第二芯片电压输入端子,所述第二芯片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时钟电源,且在所述第二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时钟电源之间并联有第三电容与第四电容。
[0022]更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输入电压与所述DC/DC电源之间还串联有第三芯片,所述系统输入电压输入到所述第三芯片的电压输入端子,同时串联一个第九电阻连接到所述第三芯片的运行端子,且所述系统输入电压还串联一个第二极性电容接地;
[0023]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一输出端子串联一个电感后与所述DC/DC电源连接,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二输出端子串联一个第五电容后与所述DC/DC电源连接;
[0024]在所述电感与所述DC/DC电源之间还并联有第三极性电容、第六电容以及第九电阻,且所述第三极性电容与所述第六电容并联后一端接地,第九电阻一端连接所述DC/DC电源,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二输出端子,且在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二输出端子还串联一个第十电阻后接地;
[0025]在所述DC/DC电源端还串联一个第四极性电容后接地。
[0026]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由于本技术可以根据按键检测单元中的轻触开关的按键情况输出到第二与非门单元,控制第二与非门单元的输出电平,然后输入到开关控制单元,开关控制单元根据输出电平可以控制系统电源的供给。当系统电源没有输出时系统关机,有输出时开启,在电路没有使用DSP 的情况下,实现了轻触开关转为自锁开关的效果,降低了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电路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0031]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0032]其中,1、按键检测单元,2、关机输出单元,3、第一与非门单元,4、第二与非门单元,5、开关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4]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需要带电源管理的DSP来实现,但在在小应用的设计电路中,使用DSP会导致成本增高。而本技术可以根据按键检测单元中的轻触开关的按键情况输出到第二与非门单元,控制第二与非门单元的输出电平,然后输入到开关控制单元,开关控制单元根据输出电平可以控制系统电源的供给。当系统电源没有输出时系统关机,第一芯片停止运行,有输出时开启,第一芯片工作,在电路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检测单元、关机输出单元、第一与非门单元、第二与非门单元以及开关控制单元,所述按键检测单元包括轻触开关,其中,所述按键检测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连接所述关机输出单元;根据所述轻触开关的状态控制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输出电平,以使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输出电平控制系统电源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电容、第一二极管以及第一三极管,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另一端接入DC/DC电源,且在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接入开关信号检测点;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一电容以及所述轻触开关,且所述轻触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入时钟电源,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四电阻并联后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之间,另一端接入所述时钟电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机输出单元包括第五电阻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五电阻串联所述第二电容,且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接入所述DC/DC电源,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接地,在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之间接入关机信号输出点,并连接到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的第一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且所述第一与非门单元接入所述时钟电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使用轻触开关的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三极管、场效应MOS管,第二二极管以及第一极性电容,其中,所述第六电阻串联在所述第二与非门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展军
申请(专利权)人: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