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218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该水稻育秧装置,包括由工程塑料加工而成的育秧盒、由铝合金加工而成的框架机构;框架机构放置于育秧盒的内部,框架机构为由若干个横向隔板和若干个纵向隔板纵横交错设置所形成的网格状结构,横向隔板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条形通槽,纵向隔板插入横向隔板的条形通槽内,条形通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纵向隔板的宽度。该水稻育秧装置,通过移动纵向隔板在条形通槽内的位置,或者增减纵向隔板的方式,调节相邻纵向隔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样方的大小,满足不同量育秧材料的需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涉及一种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育秧是水稻栽培过程中的一道关键性步骤,所育秧苗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插秧工作,尤其是秧苗的纯净度,是保障水稻后续插秧、育种工作的基础。目前,多采用装有机质的育秧盘作为秧床,将浸泡好的水稻种子均匀的散播在育秧盘上,同时,各材料间常用简易木质框进行分隔。上述方式,虽然能够达到分隔材料、避免混杂的目的,但木质框架经常在潮湿的育秧土中放置,会出现腐烂、变形、使用周期短等问题,而且,木质框架吸水后,还容易发胀,使其重量增加至之前的2

4倍;同时,框架之间的间隔是固定的,无法根据所育材料的多少随时调整间隔,适用范围十分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可根据所育材料的量调整隔板之间的间隔,进而调整样方的大小,且操作更简单、使用寿命更长。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包括育秧盒、框架机构;育秧盒为开口向上的方形盒体结构,框架机构放置于育秧盒的内部;框架机构为由若干个横向隔板和若干个纵向隔板纵横交错设置所形成的网格状结构,横向隔板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条形通槽,纵向隔板插入横向隔板的条形通槽内,条形通槽的开口宽度大于纵向隔板的宽度;育秧盒由工程塑料加工而成,框架机构由铝合金加工而成。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纵向隔板在横向隔板的条形通槽内的移动,可调节相邻纵向隔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样方的大小,以适应不同量的育种需求;工程塑料的育秧盒以及铝合金材料的框架机构,可以保证整个装置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强度,同时,铝合金材料还可使整个装置的质量更轻,使用过程更加方便。
[0006]进一步地,该水稻育秧装置,纵向隔板的顶端开设有条形长孔,纵向隔板通过条形长孔嵌入条形通槽的方式与横向隔板插接;插接的方式,可使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之间的连接更稳固。
[0007]进一步地,该水稻育秧装置,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的宽度均为1cm~2cm,横向隔板上的条形通槽的开口宽度为2.5cm~3.5cm,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的高度均为0.5cm~0.8cm。
[0008]进一步地,该水稻育秧装置,框架机构由空心薄壁的铝合金加工而成;可使整个框架机构的质量更轻。
[0009]进一步地,该水稻育秧装置,横向隔板的数量为1~5个、纵向隔板的数量为6~12个。
[0010]本技术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移动纵向隔板在条形通槽内的位置,或者增减纵向隔板的方式,调节相邻纵向隔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样方的大
小,满足不同量育秧材料的需求;采用空心薄壁铝合金材料加工而成的框架机构,使整个框架机构质量更轻、耐腐蚀性更强、抗弯强度更高,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该水稻育秧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宜在水稻育秧方面推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的剖视结构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框架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框架机构的主视结构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横向隔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纵向隔板的立体示意图。
[0017]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育秧盒;2、框架机构;3、横向隔板;3

1、条形通槽;4、纵向隔板;4

1、条形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包括由工程塑料加工而成的育秧盒1和由空心薄壁的铝合金加工而成框架机构2;其中,育秧盒1为开口向上的方形盒体结构,框架机构2放置于育秧盒1的内部。
[0019]框架机构2为由3个横向隔板3和6个纵向隔板4纵横交错设置所形成的网格状结构,种子则放置于网格内,横向隔板3的底部均匀开设有6个条形通槽3

1,即,其具体数量与纵向隔板4的数量一致;纵向隔板4插入横向隔板3的条形通槽3

1内,进一步地,每个纵向隔板4的顶端均开设有3个条形长孔4

1,纵向隔板4通过条形长孔4

1嵌入条形通槽3

1的方式与横向隔板3插接。
[0020]关于框架机构2和育秧盒1的尺寸说明;框架机构2中,横向隔板3的长度为58cm、宽度为1.5cm、高度为0.8cm,纵向隔板的长度为28cm、宽度为1.5cm、高度为0.8cm,另外,横向隔板3上的条形通槽3

1的开口宽度大于纵向隔板4的宽度,即,横向隔板3上的条形通槽3

1的开口宽度为3cm;育秧盒1内部的长度为58cm(与横向隔板3的长度一致)、宽度为28cm(与纵向隔板4的长度一致)、高度为5cm~7cm;因而,框架机构2的高度远小于育秧盒1的高度,使得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将该框架机构2可放置于已铺土的育秧盒1内,仅用于分隔不同区域的水稻种子。
[0021]本技术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在育秧盒1内铺上适量的土壤;调整框架机构2的整体位置和间隔,具体的,通过将条形长孔4

1插接于条形通槽3

1内的方式,将所有纵向隔板4和所有横向隔板3纵横交错插接,从而形成网格状的框架机构2,通过调整纵向隔板4在条形通槽3

1内的横向位置,调整相邻纵向隔板4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样方的尺寸;另外,还可根据所育秧材料的量,事先增加或减少纵向隔板4或横向隔板3的数量,进而获得所需的不同尺寸大小的样方;将该框架机构2放置于育秧盒1中,再在框架机构2形成的各个网格中播入不同量的水稻种子后,利用横向隔板3和纵向隔板4的厚度,将不同区域的种子分开,随后再将框架机构2取出,并在种子表面铺上一层薄土;随着时间的延长,各个网格内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出苗,最终获得水稻秧苗;该水稻育秧装置,不仅可用
于选种圃材料育秧,还能用于F1代、混合群体、鉴定及穗系材料育秧,适用范围广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隔可调的水稻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秧盒(1)、框架机构(2);所述育秧盒(1)为开口向上的方形盒体结构,所述框架机构(2)放置于育秧盒(1)的内部;所述框架机构(2)为由若干个横向隔板(3)和若干个纵向隔板(4)纵横交错设置所形成的网格状结构,所述横向隔板(3)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条形通槽(3

1),所述纵向隔板(4)插入横向隔板(3)的条形通槽(3

1)内,所述条形通槽(3

1)的开口宽度大于纵向隔板(4)的宽度;所述育秧盒(1)由工程塑料加工而成,所述框架机构(2)由铝合金加工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育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隔板(4)的顶端开设有条形长孔(4

1),所述纵向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赵如浪刘炜孙建昌贺奇马静王彩芬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