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与空调扇,涉及空气温度调节技术领域,空调扇制热装置包括散热管、蓄热管、加热器、气管与液管,散热管、液管、蓄热管与气管依次连接并形成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内设有冷媒,加热器用于加热冷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扇制热装置与空调扇,不再将加热器设置在通风通道中,加热器不受到湿气的影响,提高了加热器的工作安全性;并且可以与现有制冷型空调扇相结合,在空调扇吹出湿气时不会在加热器上凝结出水露,防止加热器损坏;同时,蓄热管不必安装在通风通道内而具有一定的储热功能,在关闭加热器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造成冷媒温度的快速下降。时间内不会造成冷媒温度的快速下降。时间内不会造成冷媒温度的快速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与空调扇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温度调节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与空调扇。
技术介绍
[0002]空调扇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风扇,目前常见的空调扇为制冷型空调扇,空调扇内设置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对循环介质进行制冷,再将制冷后的循环介质导流至风扇处,风扇吹出冷风进行制冷;或者采用冰冻好的冰晶对储水箱的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汽经由风扇吹出,进行制冷。同时,制冷型空调扇也具有加湿空气的功能。空调扇相比于空调器而言,制冷功率低,价格低,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喜欢。
[0003]然而,目前制热功能的空调扇,多采用风扇直吹电加热器,在电加热器制热高温时多暴露在空气中,甚至于在湿度较大环境下制热时,进入的湿气容易对电加热器造成一定程度的氧化,降低电加热器的加热效率,严重的损害电加热器;并且现有直吹电加热器方式的制热空调扇,仅可在开启电加热的情况下进行制热,难以进行蓄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与空调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热空调扇加热器容易损坏,难以同时具备制冷与制热功能,以及难以蓄热的缺陷。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包括散热管、蓄热管、加热器、气管与液管,所述散热管、所述液管、所述蓄热管与所述气管依次连接并形成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内设有冷媒,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冷媒。
[000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所述气管和/或所述液管上设有节流阀。
[000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所述蓄热管位于所述散热管下方。
[000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所述气管和/或所述液管倾斜设置。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所述气管和/或所述液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70度。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所述散热管和/或所述蓄热管为盘管状。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所述散热管为翅片式盘管或微通道式盘管。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所述空调扇制热装置还包括保温箱,所述蓄热管和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保温箱内。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所述保温箱内设有蓄热介质。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扇制热装置,所述制热装置位于所述空调扇的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通风通道,所述空调扇制热装置的散热管
位于所述通风通道内,所述通风通道内还设有风扇。
[0015]本技术提供的空调扇制热装置与空调扇,通过设置蓄热管200与散热管,并且蓄热管与散热管之间通过气管与液管连接形成循环管路,循环管路内设置冷媒,加热器加热循环管路内的冷媒进行制热,不再将加热器设置在通风通道中,加热器不受到湿气的影响,提高了电加热器的工作安全性。并且,本技术所述的空调扇可以与现有制冷型空调扇相结合,在空调扇吹出湿气时不会在电加热器上凝结出水露,能够防止电加热器损坏。并且散热管的设置也提高了空调扇有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0016]同时,蓄热管不必安装在通风通道内而具有一定的储热功能,能够确保冷媒以一定的高温条件持续一段时间,在关闭加热器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造成冷媒温度的快速下降。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加热装置示意图之一;
[001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加热装置示意图之二;
[0020]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保温箱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00:散热管;
ꢀꢀꢀꢀꢀꢀꢀꢀꢀꢀ
200:蓄热管;
ꢀꢀꢀꢀꢀꢀꢀꢀꢀꢀꢀꢀꢀ
300:加热器;
[0023]400:气管;
ꢀꢀꢀꢀꢀꢀꢀꢀꢀꢀꢀꢀ
500:液管;
ꢀꢀꢀꢀꢀꢀꢀꢀꢀꢀꢀꢀꢀꢀꢀ
600:节流阀;
[0024]700:保温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上”“下”“内”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7]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8]下面结合图1
‑
图3描述本技术的空调扇制热装置。
[0029]如图1所示,所述空调扇制热装置,包括散热管100、蓄热管200、加热器300、气管
400与液管500,所述散热管100、所述液管500、所述蓄热管200与所述气管400依次连接并形成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内设有冷媒,所述加热器300用于加热所述冷媒。
[0030]具体地,所述散热管100与所述蓄热管200均为与空调换热器盘管材质相同的铜管。
[0031]铜管重量较轻,导热性好,低温强度高;同时,铜管耐高温,可在多种环境中使用,铜管的耐压能力是塑料管和铝塑管的几倍乃至几十倍,它可以承受当今建筑中最高水压。
[0032]在热水环境下,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塑料管材的承压能力显著下降,而铜管的机械性能在所有的热温范围内保持不变,故其耐压能力不会降低,也不会出现老化的现象。
[0033]具体地,所述散热管100与所述蓄热管20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或圆形,优选采用圆管,圆管的周向外壁与管内介质的距离相同,热交换效率高。
[0034]所述加热器300可加热液管500、气管500或蓄热管200,优选地直接加热所述蓄热管200内的冷媒。
[0035]本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扇制热装置,加热器300加热循环管路内的冷媒,尤其蓄热管200内的冷媒温度被加热。蓄热管200内的冷媒逐渐变高温而气化,气化的高温冷媒流通到散热管100中,并通过所述散热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扇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管、蓄热管、加热器、气管与液管,所述散热管、所述液管、所述蓄热管与所述气管依次连接并形成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内设有冷媒,所述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冷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扇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和/或所述液管上设有节流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扇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管位于所述散热管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扇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和/或所述液管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扇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和/或所述液管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小于70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扇制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矫立涛,冯景学,王伟锋,周星宇,郭敏,陈睿,尹义金,许文明,张美娇,亓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