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斑外顶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63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斑外顶压器,包括顶压部,以及与所述顶压部相连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内部设有第一中空通道;所述顶压部包括顶压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压部本体一端的凹陷部,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顶压部本体远离所述凹陷部的一端相连。该黄斑外顶压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提高黄斑部病变的治愈几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治疗负担。减轻患者治疗负担。减轻患者治疗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斑外顶压器


[0001]本技术涉及眼科手术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黄斑外顶压器。

技术介绍

[0002]眼底黄斑部疾病,如黄斑裂孔、黄斑劈裂,黄斑裂孔合并视网膜脱离等,常常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由于黄斑位于眼球后极部,因此很难从眼球外部直接顶压,从而复位视网膜。
[0003]目前,黄斑部疾病的手术治疗多采用眼内入路、玻璃体切割等方式,但是这类手术的操作难度高、成功率较低、且容易产生较多的术后并发症,同时,由于这类手术的操作设备复杂、昂贵,因而不可避免的会给患者造成较重的经济负担。
[0004]综上,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提高黄斑部病变的治愈几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治疗负担的黄斑外顶压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斑外顶压器,该黄斑外顶压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够有效提高黄斑部病变的治愈几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治疗负担。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黄斑外顶压器,包括顶压部,以及与所述顶压部相连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内部设有第一中空通道;所述顶压部包括顶压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压部本体一端的凹陷部,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顶压部本体远离所述凹陷部的一端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凹陷部为V型凹槽、U型凹槽、弧形凹槽中的任一种。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缝合部,所述缝合部包括第一缝合位和第二缝合位,所述第一缝合位和所述第二缝合位沿所述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布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缝合位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两侧;所述第二缝合位包括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槽与所述第四定位槽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缝合位还包括第五定位槽和第六定位槽,所述第五定位槽与所述第六定位槽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两侧,所述第五定位槽与所述第一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同一侧,且沿所述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二缝合位还包括第七定位槽和第八定位槽,所述第七定位槽与所述第八定位槽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两侧,所述第七定位槽与所述第三定位槽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同一侧,且沿所述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布置。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臂包括支撑架和包被在所述支撑架外部的保护层。
[0013]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金属、生物陶瓷、合金材料、塑料中的任意一种。
[0014]优选的,所述保护层包括硅胶、硅胶海绵、人工合成胶原中的任意一种。
[0015]优选的,所述顶压部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所述生物相容性材料包括硅胶、硅胶海绵、人工合成胶原中的任意一种。
[0016]优选的,所述顶压部的内部设有第二中空通道,所述第二中空通道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相通。
[0017]优选的,所述凹陷部的开口处宽度为3.5

4mm,所述凹陷部的下凹深度为1.5

2mm。
[0018]具体的,所述凹陷部的开口处宽度为3.5

4mm,其原因在于球后视神经鞘的直径约为3mm;所述凹陷部的下凹深度为1.5

2mm,为视神经鞘直径的一半。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避免顶压部对视神经鞘造成挤压。
[0019]优选的,所述顶压部本体的直径为3.5

6.5mm,由眼球大小及后巩膜葡萄肿位置、尺寸决定。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缝合位与所述第二缝合位之间的间距为所述连接臂整体长度的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三。
[0021]本技术提供的黄斑外顶压器,包括顶压部以及与顶压部相连的连接臂,其中,连接臂的内部设有第一中空通道,手术过程中,可以将光导纤维插入第一中空通道中,接通光源,当黄斑外顶压器被置于眼球后极部时,光源通过光导纤维透过眼球后极部形成发光点,可以通过移动顶压部,使其位置与黄斑中心区对准,达到定位准确的目的。同时,由于黄斑区与视神经鞘之间的距离仅为3mm左右,因此,为了避免顶压部对视神经造成挤压,本申请中顶压部包括顶压部本体以及设置于顶压部本体一端的凹陷部,且连接臂与顶压部本体远离凹陷部的一端相连。使用时,将顶压部移动至黄斑区,使凹陷部朝向视神经位置,可以避免顶压部对视神经鞘造成挤压,妨碍视神经功能、影响球后血流。当调整顶压部本体的位置至与黄斑中心区精确对位时,利用缝线将连接臂缝合在巩膜上即可完成手术操作,最后拔出插在第一中空通道内的光导纤维。
[002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A.将光导纤维插入第一中空通道中、接通光源,检查黄斑外顶压器是否透光清晰;然后按眼球轴长将连接臂弯曲成适宜弧度。B.将黄斑外顶压器沿外直肌、下直肌中间插入眼球后极部,由倒像镜经瞳孔可直接看到发光的顶压部,调整顶压部位置至与黄斑区对准,使凹陷部对向视神经的位置。C.用丝线将连接臂固定于巩膜表面。D.再次用倒像镜查看眼底、确定黄斑外顶压器的位置,拔出光导纤维即可。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所述黄斑外顶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的左视图。
[0026]附图中的标号说明:1

顶压部,11

顶压部本体,12

凹陷部,13

第二中空通道,2

连接臂,21

第一缝合位,211

第一定位槽,212

第二定位槽,213

第五定位槽,214

第六定
位槽,22

第二缝合位,221

第三定位槽,222

第四定位槽,223

第七定位槽,224

第八定位槽,23

支撑架,24

保护层,25

第一中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压部,以及与所述顶压部相连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内部设有第一中空通道;所述顶压部包括顶压部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顶压部本体一端的凹陷部,所述连接臂与所述顶压部本体远离所述凹陷部的一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为V型凹槽、U型凹槽、弧形凹槽中的任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缝合部,所述缝合部包括第一缝合位和第二缝合位,所述第一缝合位和所述第二缝合位沿所述连接臂的长度方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合位包括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两侧;所述第二缝合位包括第三定位槽和第四定位槽,所述第三定位槽与所述第四定位槽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黄斑外顶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缝合位还包括第五定位槽和第六定位槽,所述第五定位槽与所述第六定位槽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臂的两侧,所述第五定位槽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威丁雨溪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爱尔卓越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