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616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柱脚节点包括上卯眼底座、下卯眼底座及若干耗能构件;上卯眼底座与下卯眼底座上下间隔设置,若干耗能构件均匀设置在上卯眼底座与下卯眼底座之间;预制柱的底端设置有榫式接头,榫式接头的上端与预制柱的底端固定,下端依次贯穿上卯眼底座及下卯眼底座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榫式接头穿插在卯眼底座中,在柱底与基础交界面,放松基础对柱底界面的转动约束,使其能够自由转动;通过设置耗能构件,耗能构件能够先于其他相邻构件发生屈服,起到耗散地震能量的目的;不仅可以传递轴力,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能够吸收地震能量,具有高效的抗震作用;柱脚节点传力明确,具有震损可更换的特点。可更换的特点。可更换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地铁车站是地下铁道路网中的重要建筑物,承担着铁道系统设备正常运营和乘客集散、换乘、候车的重要功能;目前,其主体结构所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则存在诸多问题,如模板需求量大、材料浪费且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作业施工速度慢、占地面积较大且易影响周围单位、无法保证冬季施工质量及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等。因此,地铁车站的建设需要从模式和技术上进行智能化革新——装配式地铁车站是未来地铁车站的发展方向。
[0003]现有的装配式地铁车站仍存在着大量湿作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装配式地铁车站作为新兴的地下建筑结构,无论从装配程度来看,还是从连接效率和施工速度来看,均处于初级水平,无法发挥出装配式建造的优势。
[0004]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重点抗震薄弱点就是连接部位,连接性能的好坏决定了整体结构的整体性、抗震性;采用常见湿连接和干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无法同时满足力学性能、施工效率和耗能减震,更无法实现震后快速更换修复。
[0005]地铁车站结构的结构中柱和侧墙

底板连接处受地震影响较大,其中柱是整个车站中最薄弱部件,车站结构的坍塌破坏往往是因为结构中柱与侧墙的变形能力不协调,发生了剪切破坏,伴随着结构顶板上的覆土压力较大,顶板发生坍塌,中柱的抗震设计是整个地铁抗震设计的最重要一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以解决现有的装配式结构节点大多采用湿式连接,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无法保证,节点区钢筋过多;现有的干式连接施工难度大,无法同时满足力学性能、施工效率和耗能减震的要求,更无法实现震后快速更换修复。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所述柱脚节点设置在预制柱与基础之间;柱脚节点包括上卯眼底座、下卯眼底座及若干耗能构件;上卯眼底座与下卯眼底座上下间隔设置,若干耗能构件均匀设置在上卯眼底座与下卯眼底座之间;
[0009]上卯眼底座的上端与预制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上卯眼底座的下端与耗能构件的上端连接;耗能构件的下端与下卯眼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卯眼底座的下端与基础固定连接;
[0010]预制柱的底端设置有榫式接头,榫式接头的上端与预制柱的底端固定,下端依次穿插在上卯眼底座及下卯眼底座中。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钢框连接套;钢框连接套套设在预制柱的底端外侧,钢框连接套的下端与上卯眼底座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钢框连接套与上卯眼底座之间采用焊接固定。
[0013]进一步的,上卯眼底座与预制柱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栓钉,栓钉的下端与上卯眼底座焊接固定,上端埋设在预制柱中。
[0014]进一步的,上卯眼底座及下卯眼底座均为矩形钢块,矩形钢块的横截面与预制柱的横截面相匹配;钢块结构的中部设置有榫孔,榫式接头穿插在榫孔中;榫式接头的四周与榫孔内壁紧密接触,榫式接头的底端与基础表面紧密接触。
[0015]进一步的,耗能构件与上卯眼底座及下卯眼底座之间分别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0016]进一步的,上卯眼底座及下卯眼底座的四周分别设置有螺栓手孔。
[0017]进一步的,耗能构件包括上端板、下端板、支撑板、耗能板及肋板;上端板与下端板上下平行间隔设置;上端板与上卯眼底座固定连接,下端板与下卯眼底座固定连接;支撑板竖向平行设置在上端板与下端板之间,耗能板与预制柱的侧壁平行,且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耗能板上开设通孔;耗能板的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肋板。
[0018]进一步的,预制柱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柱;榫式接头为钢管混凝土预制柱。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通过在预制柱的底端设置榫式接头,将榫式接头穿插在卯眼底座中,在柱底与基础交界面,放松基础对柱底界面的转动约束,使其能够“自由转动”,在该界面柱底截面与基础表面相互分离,使传统的刚性连接转化为“摆动连接”;通过设置耗能构件,耗能构件能够先于其他相邻构件发生屈服,起到耗散地震能量的目的;同时,本技术具有一定承载能力和刚度,不仅可以传递轴力,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能够吸收地震能量,具有高效的抗震作用;柱脚节点传力明确,构造简单,安装方便,具有震损可更换的特点。
[0021]进一步的,将钢框连接套固定套设在预制柱的底端外侧,与上卯眼底座固定连接;确保了柱脚节点与预制柱的稳定连接,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
[0022]进一步的,上卯眼底座与预制柱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栓钉,有效提高了柱脚节点的抗剪能力。
[0023]进一步的,耗能构件与上卯眼底座及下卯眼底座之间分别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便于震后快捷拆卸更换。
[0024]进一步的,通过在卯眼底座的四周设置螺栓手孔,便于现场安装施工,且有效提高了节点的平整度。
[0025]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支撑板有效提高了耗能构件的支撑能力及刚度,通过在耗能板上开设通孔,通过削弱构件,使其在地震发生塑性变形,有效吸收地震能够;耗能构件结构简单,震后更换方便。
[002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通过在预制柱的底端设置榫式接头,榫式接头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有效减小了柱脚用钢量;将榫式接头插入卯眼底座中,柱底与基础交界面处,放松基础对柱底截面的转动约束,使其可以“自由转动”,在该交界面处柱底截面与基础表面可以相互分离,使传统的“刚性”连接变为“摆动”连接;预制柱仅通过柱脚节点与基础连接,柱脚节点中的耗能构件先于其相邻构件屈服,发生塑形
变形达到耗散地震能量的目的;借鉴连梁思想,设计耗能构件;耗能构件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刚度,不仅可以传递轴力,起支撑作用,而且当地震发生时,通过其削弱部位的塑性变形可以吸收地震能量,还因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可以在震后方便快捷拆卸更换;提高拼装速度,并且能够改善中柱的变形能力,使中柱与侧墙协调变形,达到提高地下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能力的效果;柱底节点传力明确、构造简单、高耗能、且具备震损可更换特点。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柱脚节点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柱脚节点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柱脚节点中的第一卯眼底座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柱脚节点中的预制柱与榫式接头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柱脚节点中的榫式接头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柱脚节点中的钢框连接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柱脚节点中的预制柱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脚节点设置在预制柱(5)与基础(6)之间;柱脚节点包括上卯眼底座(1)、下卯眼底座(2)及若干耗能构件(3);上卯眼底座(1)与下卯眼底座(2)上下间隔设置,若干耗能构件(3)均匀设置在上卯眼底座(1)与下卯眼底座(2)之间;上卯眼底座(1)的上端与预制柱(5)的底端固定连接,上卯眼底座(1)的下端与耗能构件(3)的上端连接;耗能构件(3)的下端与下卯眼底座(2)的上端固定连接,下卯眼底座(2)的下端与基础(6)固定连接;预制柱(5)的底端设置有榫式接头(51),榫式接头(51)的上端与预制柱(5)的底端固定,下端依次穿插在上卯眼底座(1)及下卯眼底座(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框连接套(4);钢框连接套(4)固定套设在预制柱(5)的底端外侧,钢框连接套(4)的下端与上卯眼底座(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钢框连接套(4)与上卯眼底座(1)之间采用焊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其特征在于,上卯眼底座(1)与预制柱(5)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栓钉,栓钉的下端与上卯眼底座(1)焊接固定,上端埋设在预制柱(5)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柱脚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仲明钱昊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