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60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包括主箱体和温控板,所述主箱体的一面设有温控板,所述温控板通过铰链与主箱体活动连接,所述温控板远离铰链的一端设有两组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穿过温控板与主箱体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温控板靠近锁定螺栓的一侧插接固定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控板远离温度显示屏的一端开设有供旋钮安装的孔,所述旋钮通过孔与温控板活动连接,所述温控板的置中位置开设有两组供散热座安装的孔,所述散热座内部的置中位置插接有风扇轴,所述风扇轴的外缘面构造有若干组叶片,所述散热座面向温控板的一面通过螺钉固定有滤网,该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结构简单,清理方便,建议推广使用。建议推广使用。建议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


[0001]本技术属于温控箱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

技术介绍

[0002]温控箱即可控制温度的箱体,内含温度控制装置,采用改变自耦变压器的抽头来改变输出电压的高低,从而达到风机运转速度的高低也改变温度的高低目的。其机箱主体采用优质的铝合金型材,具有结构坚固、外形美观、散热性能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电子、通信、自动化、传感器、智能卡、工业控制、精密机械等行业,是高档仪器仪表的理想箱体。
[0003]传统的温控箱,在进行风扇控温时,其进线口和出线口往往会吸取灰尘,影响控温效果,需有种改进型的温控箱来弥补这一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包括主箱体和温控板,所述主箱体为矩形框型结构,所述主箱体的四角均构造有固定耳,所述主箱体的一面设有温控板,所述温控板通过铰链与主箱体活动连接,所述温控板远离铰链的一端设有两组锁定螺栓,所述温控板与主箱体的抵接处构造有供锁定螺栓螺纹配合的孔,所述锁定螺栓穿过温控板与主箱体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温控板靠近锁定螺栓的一侧插接固定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控板远离温度显示屏的一端开设有供旋钮安装的孔,所述旋钮通过孔与温控板活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温控板的置中位置开设有两组供散热座安装的孔,所述散热座与孔的内部卡合固定,所述散热座内部的置中位置插接有风扇轴,所述风扇轴的外缘面构造有若干组叶片,所述散热座面向温控板的一面通过螺钉固定有滤网。
[0007]优选的,所述主箱体的内部两侧均插接固定有一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组与温度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主箱体的置中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电缆连接件,所述主箱体的底端开设有进线口,所述主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出线口。
[0008]优选的,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远离电缆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一组电磁座,所述电磁座通过螺钉与主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座通过导线组与电缆连接件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远离电磁座的一侧分别设有电磁圈和自耦变压器,所述电磁圈和自耦变压器均通过螺钉与主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圈和自耦变压器通过导线相互连接,所述电磁圈的置中位置设有供旋钮插接的孔。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得益于散热座与电磁座的设立,使得从进线口和出线口吸取的灰尘通过电磁座带动风扇轴的叶片将灰尘从主箱体内吹出;得益于主箱体与温控板的活动连接,使得该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
箱可通过旋转锁定螺栓将温控板与主箱体展开,直接对散热座的内部进行清理,防止散热座在控温过程中吸取灰尘过多影响控温效果;得益于散热座与电磁座组合结构,使得温控板与主箱体分开后,散热座与电磁座直接脱离,可采用酒精等绝缘液对散热座的内部进行保养维护,延长散热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图1中A

A处的剖面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图1中B

B处的剖面图。
[0014]图中:1主箱体、101固定耳、2温控板、201锁定螺栓、3温度显示屏、4旋钮、5散热座、501风扇轴、502滤网、6温度传感器、7电缆连接件、8电磁座、9电磁圈、10自耦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为实现方便除尘的功能,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所述主箱体1的四角均构造有固定耳101,所述主箱体1的一面设有温控板2,所述温控板2通过铰链与主箱体1活动连接,所述温控板2远离铰链的一端设有两组锁定螺栓201,锁定螺栓201的设立,使得将温控板2的锁定螺栓201旋开后,将温控板2通过铰链与主箱体1展开,方便对内部进行线路安装维护或者人工除尘;所述温控板2与主箱体1的抵接处构造有供锁定螺栓201螺纹配合的孔,所述锁定螺栓201穿过温控板2与主箱体1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温控板2靠近锁定螺栓201的一侧插接固定有温度显示屏3,所述温控板2远离温度显示屏3的一端开设有供旋钮4安装的孔,所述旋钮4通过孔与温控板2活动连接,所述温控板2的置中位置开设有两组供散热座5安装的孔,所述散热座5与孔的内部卡合固定,所述散热座5内部的置中位置插接有风扇轴501,所述风扇轴501的外缘面构造有若干组叶片,所述散热座5面向温控板2的一面通过螺钉固定有滤网502,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两侧均插接固定有一组温度传感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6通过导线组与温度显示屏3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6与温度显示屏3的电性连接使得主箱体1内的温度得以实时监控,以方便在温控效果下降时及时对主箱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提高对该电缆温控箱的除尘效率;所述主箱体1的置中位置通过螺钉固定有电缆连接件7,所述主箱体1的底端开设有进线口,所述主箱体1的一侧开设有出线口,温度传感器6与温度显示屏3的电性连接使得主箱体1内的温度得以实时监控,以方便在温控效果下降时及时对主箱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温度传感器6可选用TSYS03等型号;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远离电缆连接件7的两侧均设有一组电磁座8,所述电磁座8通过螺钉与主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座8通过导线组与电缆连接件7电性连接,电磁座8内缠绕有若干圈线圈,散热座5的风扇轴501一端与电磁座8插接,使得电磁座8内缠绕的线圈在电磁感应下带动风扇轴501旋转,使得散热座5得以进行温控,所述主箱体1的内部远离电磁座8的一侧分别设有电磁圈9和自耦变压器10,所述电磁圈9和自耦变压器10均通过螺钉与主
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磁圈9和自耦变压器10通过导线相互连接,所述电磁圈9的置中位置设有供旋钮4插接的孔,旋钮4与电磁圈9插接后,通过旋转旋钮4改变自耦变压器10以及电磁座8的电压,方便对散热座5进行控速,实现对该电缆温控箱在不同时段产生不同的除尘效果,增加该电缆温控箱的适用性。
[001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包括主箱体(1)和温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为矩形框型结构,所述主箱体(1)的四角均构造有固定耳(101),所述主箱体(1)的一面设有温控板(2),所述温控板(2)通过铰链与主箱体(1)活动连接,所述温控板(2)远离铰链的一端设有两组锁定螺栓(201),所述温控板(2)与主箱体(1)的抵接处构造有供锁定螺栓(201)螺纹配合的孔,所述锁定螺栓(201)穿过温控板(2)与主箱体(1)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温控板(2)靠近锁定螺栓(201)的一侧插接固定有温度显示屏(3),所述温控板(2)远离温度显示屏(3)的一端开设有供旋钮(4)安装的孔,所述旋钮(4)通过孔与温控板(2)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组合式电缆温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板(2)的置中位置开设有两组供散热座(5)安装的孔,所述散热座(5)与孔的内部卡合固定,所述散热座(5)内部的置中位置插接有风扇轴(501),所述风扇轴(501)的外缘面构造有若干组叶片,所述散热座(5)面向温控板(2)的一面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同悦沈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宇亚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