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术后体位辅助垫,包括护理床,所述护理床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板,左侧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往复丝杆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护理床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右侧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通过丝杆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护理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置使得本装置能够调节辅助垫的长度及头部位置面部通道的高度,提高了舒适性。提高了舒适性。提高了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术后体位辅助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眼科术后体位辅助垫。
技术介绍
[0002]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术并发症较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术后体位不正确,硅油不能对视网膜起到顶压作用,使视网膜再脱离发生率高;还可导致硅油进入前房,导致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青光眼,此两项都可导致手术失败。
[0003]因此,术后采取正确体位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采取的措施有两种,一种是让患者的额头抵住卫生卷,此种方法平均4分钟前额局部压红,患者感到明显不适;另一种是利用U型枕,U型枕的不足之处是无通气孔,不能有效换气,患者憋气明显,胸部无法托起,胃部易受压,易引起恶心呕吐,目前的辅助垫固定一体式的,且一般直接放置在护理床上,不能调节辅助垫的长度,在辅助垫过短而使用者身高较高时,使用者的会出现蜷缩的状态,导致使用效果不好,且在对于一些驼背等患者进行眼科手术后,需要调节辅助垫头部的高度,便于更好的护理,但是目前的辅助垫并不具备调节头部区高度的作用,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眼科术后体位辅助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术后体位辅助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术后体位辅助垫,包括护理床,所述护理床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板,左侧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护理床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右侧所述支撑板的左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护理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0006]优选的,所述护理床的外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往复丝杆延伸至开口的内部,所述开口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螺纹套筒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和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往复丝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棘齿,所述从动齿轮的外表面铰接有多个活动棘齿,所述活动棘齿和所述从动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从动齿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挡块,且所述固定棘齿和对应的所述活动棘齿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锥形齿轮,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从动锥形齿轮,所述主动锥形齿轮和所述从动锥形齿轮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护理床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分别套设在所述丝杆和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护理床的外表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和所述连接板相匹配。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移动板的左端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内部,且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移动板的长度。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开设有面部通道,且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和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辅助垫。
[0013]优选的,所述护理床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栏杆,左侧所述栏杆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所述控制开关通过导线和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开关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电机正转按钮及电机反转按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电机开启,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往复丝杆正转,此时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带动其外表面多个固定棘齿件转动,固定棘齿转动对活动棘齿进行抵触,通过阻挡块对活动棘齿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使转杆随着往复丝杆的转动而转动,通过主动锥形齿轮和从动锥形齿轮进行配合,从而能够通过连接杆带动丝杆进行转动,进而通过连接板带动了移动板进行移动,能够调节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身高调节辅助垫的长度。
[0016].通过控制控制开关,控制驱动电机工作,使往复丝杆反转,由于固定棘齿对活动棘齿进行挤压,活动棘齿被挤压,带动弹簧压缩,此时往复丝杆转动时转杆不转动,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对螺纹套筒进行限位,从而能够使位于螺纹套筒上方的升降板上下移动,进而能够带动面部通道上下移动,便于使用者进行使用,提高了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的结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护理床;2、驱动电机;3、开口;4、往复丝杆;5、螺纹套筒;6、升降板;7、限位槽;8、限位块;9、支撑架;10、主动齿轮;11、转杆;12、从动齿轮;13、固定棘齿;14、活动棘齿;15、弹簧;16、阻挡块;17、丝杆;18、连接杆;19、主动锥形齿轮;20、从动锥形齿轮;21、限位板;22、支撑板;23、螺母座;24、连接板;25、移动板;26、条形槽;27、固定板;28、凹槽;29、辅助垫;30、控制开关;31、面部通道;32、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眼科术后体位辅助垫,包括护理床1,护理床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板22,左侧支撑板22的右侧面固定
安装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型号为YE2
‑
80M1
‑
2,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4,往复丝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5,螺纹套筒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6,升降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护理床1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11,右侧支撑板22的左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17,丝杆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丝杆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座23,螺母座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连接板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5,护理床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7。
[0023]进一步地,护理床1的外表面开设有开口3,往复丝杆4延伸至开口3的内部,开口3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7,螺纹套筒5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限位槽7和限位块8滑动连接,限位槽7起到限位的作用,当往复丝杆4转动时能够带动螺纹套筒5上下移动。
[0024]进一步地,往复丝杆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0,转杆11的外表面套设有从动齿轮12,主动齿轮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棘齿13,从动齿轮12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术后体位辅助垫,包括护理床(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支撑板(22),左侧所述支撑板(22)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4),所述往复丝杆(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5),所述螺纹套筒(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护理床(1)的下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11),右侧所述支撑板(22)的左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17),所述丝杆(1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丝杆(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座(23),所述螺母座(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4),所述连接板(2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25),所述护理床(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后体位辅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床(1)的外表面开设有开口(3),所述往复丝杆(4)延伸至开口(3)的内部,所述开口(3)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7),所述螺纹套筒(5)的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槽(7)和所述限位块(8)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术后体位辅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丝杆(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10),所述转杆(11)的外表面套设有从动齿轮(12),所述主动齿轮(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棘齿(13),所述从动齿轮(12)的外表面铰接有多个活动棘齿(14),所述活动棘齿(14)和所述从动齿轮(1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从动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朝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宇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