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利用RGV小车的组合货架上料机构,包括上导轨、下导轨、支撑框架、RGV小车升降机构;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沿货架外侧的上边和下边水平铺设;支撑框架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外侧,RGV小车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上下导轨沿货架外侧边的设置,与传统地面双导轨相比,减小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可移动的支撑框架带动RGV小车升降机构,取代了传统人员驾驶叉车的劳动模式,降低人员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可连续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RGV小车的组合货架上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货架码垛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RGV小车的组合货架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钢制家具生产企业中,成品包装后体积较大,且重量也较重,需要有大型货架将产品码垛,以减少占地空间,并提高货物码垛安全性; RGV小车可用于各类高密度储存方式的仓库,RGV小车在货架巷道中的快速运行,有效提高仓库的运行效率,可提高整个仓库储存量,并且在操作时无需叉车驶入巷道,能够对多层巷道的货架实现货位精准定点存取,极大的方便生产,现有的大型货架码垛多采用叉车与RGV小车配合,叉车需要人员驾驶,不能连续长时间作业,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RGV小车的组合货架上料机构,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0004]本技术创造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利用RGV小车的组合货架上料机构,包括上导轨、下导轨、支撑框架、RGV小车升降机构;
[0006]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沿货架外侧的上边和下边水平铺设;上导轨为槽口朝上的C型钢;下导轨为工字型钢;
[0007]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外侧,支撑框架包括门架、底板、行走轮、连接轴、驱动电机、上限位轮和下限位轮;门架垂直设置在底板上,门架四角的立柱均为两根相背设置的槽钢;行走轮分别设置在底板四角位置;连接轴连接底板一侧的两个行走轮;驱动电机设置在底板上,驱动电机输出轴与连接轴传动连接,驱动行走轮移动;上限位轮水平设置在门架上端内侧,上限位轮位于上导轨的C型钢内;下限位轮分别设置在底板内侧的两行走轮内侧,两个下限位轮设置在下导轨上;
[0008]所述RGV小车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撑框架上,RGV小车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升降杆、链轮链条组件、升降平台和货叉;液压升降杆分别设置在门架两侧框中部;链条链轮组件设置在液压升降杆顶端的门架两侧立柱之间,链条一端固定在门架侧边上,另一端与升降平台连接;货叉设置在升降平台上。
[0009]具体的,所述的下限位轮为工字形轮。
[0010]具体的,所述的升降平台两端的内外两侧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分别与门架内外两侧的立柱相对应设置。
[0011]更具体的,所述的限位滑块包括滑块体和设置在滑块体上的滑轮,滑轮设置在门架内外两侧的立柱的槽口内,沿立柱上下移动对升降平台水平方向进行限位。
[0012]具体的,所述的液压升降杆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分别位于门架两侧立
柱的槽口内,链轮链条组件设置在支撑杆上。
[0013]具体的,所述的货叉为双叉结构。
[0014]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创造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利用RGV小车的组合货架上料机构,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上下导轨沿货架外侧边的设置,与传统地面双导轨相比,减小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可移动的支撑框架带动RGV小车升降机构,取代了传统人员驾驶叉车的劳动模式,降低人员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可连续作业,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上限位轮与上导轨安装的局部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行走轮、下限位轮与下导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门架同侧设置的两限位滑块的示意图。
[0020]图中:1
‑
上导轨,2
‑
下导轨、3
‑
门架,4
‑
立柱,5
‑
底板、6
‑
行走轮,7
‑
连接轴,8
‑
上限位轮,9
‑
下限位轮,10
‑
液压升降杆,11
‑
支撑杆,12
‑
链轮链条组件,13
‑
升降平台,14
‑
限位滑块,141
‑
滑块体,142
‑
滑轮,15
‑
货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解释说明,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实施例
[0022]结合附图1
‑
4所示的一种利用RGV小车的组合货架上料机构,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2、支撑框架、RGV小车升降机构。
[0023]上导轨1和下导轨2分别沿货架外侧的上边和下边水平铺设;上导轨1为槽口朝上的C型钢;下导轨2为工字型钢。
[0024]支撑框架设置在上导轨1和下导轨2外侧,支撑框架包括门架3、底板5、行走轮6、连接轴7、驱动电机、上限位轮8和下限位轮9;门架3垂直设置在底板5上,门架3四角的立柱4均为两根相背设置的槽钢;行走轮6分别设置在底板5四角位置;连接轴7连接底板5一侧的两个行走轮6;驱动电机设置在底板5上,驱动电机输出轴与连接轴7传动连接,驱动行走轮6移动;上限位轮8水平设置在门架3上端内侧,上限位轮8位于上导轨1的C型钢内;下限位轮9分别设置在底板5内侧的两行走轮6内侧,两个下限位轮9设置在下导轨2上,下限位轮9为工字形轮。
[0025]RGV小车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撑框架上,RGV小车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升降杆10、链轮链条组件12、升降平台13和货叉15;液压升降杆10分别设置在门架3两侧框中部;液压升降杆10上端设置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两端分别位于门架3两侧立柱4的槽口内,链轮链条组件12设置在支撑杆11上;链条一端固定在门架3侧边上,另一端与升降平台13连接,升降平台13两端的内外两侧设置有限位滑块14,限位滑块14分别与门架3内外两侧的立柱4相对应设置;限位滑块14包括滑块体141和设置在滑块体141上的滑轮142,滑轮142设置在门架3内
外两侧的立柱4的槽口内,沿立柱4上下移动对升降平台13水平方向进行限位;货叉15设置在升降平台13上,货叉15为双叉结构。
[0026]使用时,上游生产线打包后的货物转运至RGV小车上,RGV小车移动至升降平台13上,根据控制系统码垛位置指令,驱动电机驱动行走轮6带动门架3沿上、下导轨2移动至货架横向相应位置,液压升降杆10将升降平台13提升至纵向高度位置,货叉15将RGV小车及货物叉出,将RGV小车转运至货架上的小车轨道上,RGV小车沿货架上小车轨道将货物运至货架纵深相应位置后,将货物落下码放,RGV小车沿小车轨道退出至货叉15上,货叉15收回将RGV小车带至升降平台13,再根据控制系统的下个码垛指令进行后续作业。
[0027]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0028]为了公开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RGV小车的组合货架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轨、下导轨、支撑框架、RGV小车升降机构;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沿货架外侧的上边和下边水平铺设;上导轨为槽口朝上的C型钢;下导轨为工字型钢;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外侧,支撑框架包括门架、底板、行走轮、连接轴、驱动电机、上限位轮和下限位轮;门架垂直设置在底板上,门架四角的立柱均为两根相背设置的槽钢;行走轮分别设置在底板四角位置;连接轴连接底板一侧的两个行走轮;驱动电机设置在底板上,驱动电机输出轴与连接轴传动连接,驱动行走轮移动;上限位轮水平设置在门架上端内侧,上限位轮位于上导轨的C型钢内;下限位轮分别设置在底板内侧的两行走轮内侧,两个下限位轮设置在下导轨上;所述RGV小车升降机构设置在支撑框架上,RGV小车升降机构包括液压升降杆、链轮链条组件、升降平台和货叉;液压升降杆分别设置在门架两侧框中部;链条链轮组件设置在液压升降杆顶端的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海,赵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高弗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