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带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包括带有组合齿面滚道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离散储油槽或连续储油槽、正齿面和负齿面等。在原有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的基础上对滚道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去除原有的正旋切面或负旋切面,在正旋切面或负旋切面的位置,用离散或连续的储油槽进行替换,得到仅含有正齿面、负齿面和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
[0001]本技术涉及活齿传动
,特别涉及一种带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
技术介绍
[0002]活齿传动有众多分支,本公司根据现有活齿传动技术中的缺点,开创性地提出了组合齿面滚道活齿传动技术,如专利号为202010178794.6提出的《一种组合齿面活齿传动啮合副及其生成方法》,给出了组合齿面活齿啮合副的结构原理和生成方法,特别是组合齿面滚道的结构原理和生成方法;专利号为202010178795.0提出的《一种单级组合摆线齿面活齿传动单元》、专利号为202010178798.4提出的《一种单级密排组合齿面摆线活齿传动单元》以及专利号为202010178797.X提出的《一种二齿差密排组合齿面摆线活齿传动单元》等,给出了组合齿面滚道摆线轮的应用方式和实例;专利号为202010956765.8提出的《一种机械平衡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减速器》,给出了上述传动单元在活齿减速器上的具体应用。
[0003]在上述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为改善啮合副的润滑条件,需要在不牺牲传动性能的情况下,对组合齿面滚道摆线轮的滚道结构做优化和改进,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带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带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在原有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的基础上对滚道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去除原有的正旋切面或负旋切面,在正旋切面或负旋切面的位置,用离散或连续的储油槽进行替换,得到仅含有正齿面、负齿面和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
[0005]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包括带有组合齿面滚道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离散储油槽或连续储油槽、正齿面和负齿面,其特征在于:组合齿面滚道的滚道中心线为其啮合曲线,啮合曲线包括内摆线或外摆线,内摆线对应组合齿面内摆线滚道,外摆线对应组合齿面外摆线滚道;内摆线内侧为负向、外侧为正向;外摆线内侧为正向、外侧为负向;组合齿面滚道对应啮合曲线的波峰凸向正向、波谷凸向负向;将带有正整数N个波的啮合曲线等分成N个只含波峰或波谷的波段,且波峰或波谷处于该波段的中心,则含有波峰的波段为正齿线,含有波谷的波段为负齿线;将与组合齿面滚道啮合的活齿的中心置于正齿线上,从正齿线上的一个端点移动到另一个端点,活齿外表面的运动轨迹包络面与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沿啮合曲线正向的相交面,为正齿面;将与组合齿面滚道啮合的活齿的中心置于正齿线上,从正齿线上的一个端点移动到另一个端点,活齿外表面的运动轨迹包络面与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沿啮合曲线负向的相交面,为负齿面;带有N个波的组合齿面滚道由N个圆周均布的正齿面、N个圆周均布的负齿面和N个圆周均布的离散储油槽组成,或者由N个圆周均布的正齿
面、N个圆周均布的负齿面和1个连续储油槽组成;每个离散储油槽处于两个负齿面和一个正齿面的汇交处,且离散储油槽与正齿面和负齿面的相交线向啮合曲线所在平面投影得到的曲线为离散槽线,每个离散槽线的内部区域包含啮合曲线一个的波峰;连续储油槽与所有正齿面的交线在啮合曲线所在平面投影得到的曲线为连续正槽线;连续储油槽与所有负齿面的交线在啮合曲线所在平面投影得到的曲线为连续负槽线;啮合曲线位于连续正槽线和连续负槽线之间的区域。
[0006]进一步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上的组合齿面滚道凹陷的方向为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的负向,离散储油槽或连续储油槽是沿着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的负向去除一部分材料得到的,且与离散储油槽或连续储油槽的底部相切的平面,到所有正齿面和负齿面的交线所在的平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零。
[0007]进一步的,用于与组合齿面滚道啮合的活齿为空间旋转体,其母线到其轴线的最大距离大于啮合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
[0008]进一步的,外摆线的平面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
[0009][0010]内摆线的平面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
[0011][0012]以上各式中,R
‑
啮合曲线径向半径;A
‑
啮合曲线幅值;Z
c
‑
啮合曲线波数。
[0013]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与传统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相比,具备更好的润滑效果;(2)工艺性好,更容易加工;(3)使用寿命长,精度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图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平面投影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平面投影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7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平面投影示意图。
[001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平面投影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9、图10、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1]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2]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平面投影示意图。
[0023]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平面投影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15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平面投影示意图。
[0025]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平面投影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1
‑
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2
‑
组合齿面滚道;3
‑
离散储油槽;4
‑
连续储油槽;201
‑
正齿面;202
‑
负齿面;C
‑
啮合曲线;C1‑
正齿线;C2‑
负齿线;B1‑
离散槽线;
B2‑
连续正槽线;B3‑
连续负槽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首先,如图1~图5、图7、图9~图13、图15所示,为各个实施例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1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1的轴线为z轴,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1的啮合曲线C所在的平面为xoy平面。
[0029]图1、图2、图3、图5和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其啮合曲线C为内摆线,方程为
[0030][0031]式中,x和y的单位为mm。
[0032]在实施例一中,活齿采用半径为3mm的钢球,正齿面201是钢球的球心从正齿线C1的一个端点运动至另一个端点后,球面的运动轨迹包络面与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储油槽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包括带有组合齿面滚道的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离散储油槽或连续储油槽、正齿面和负齿面,其特征在于:组合齿面滚道的滚道中心线为其啮合曲线,啮合曲线包括内摆线或外摆线,内摆线对应组合齿面内摆线滚道,外摆线对应组合齿面外摆线滚道;内摆线内侧为负向、外侧为正向;外摆线内侧为正向、外侧为负向;组合齿面滚道对应啮合曲线的波峰凸向正向、波谷凸向负向;将带有正整数N个波的啮合曲线等分成N个只含波峰或波谷的波段,且波峰或波谷处于该波段的中心,则含有波峰的波段为正齿线,含有波谷的波段为负齿线;将与组合齿面滚道啮合的活齿的中心置于正齿线上,从正齿线上的一个端点移动到另一个端点,活齿外表面的运动轨迹包络面与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沿啮合曲线正向的相交面,为正齿面;将与组合齿面滚道啮合的活齿的中心置于正齿线上,从正齿线上的一个端点移动到另一个端点,活齿外表面的运动轨迹包络面与组合齿面滚道摆线活齿传动轮沿啮合曲线负向的相交面,为负齿面;带有N个波的组合齿面滚道由N个圆周均布的正齿面、N个圆周均布的负齿面和N个圆周均布的离散储油槽组成,或者由N个圆周均布的正齿面、N个圆周均布的负齿面和1个连续储油槽组成;每个离散储油槽处于两个负齿面和一个正齿面的汇交处,且离散储油槽与正齿面和负齿面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济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烛龙高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