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冷却器、高低温冷却系统、发动机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142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高低温冷却系统、发动机系统及车辆,所述机油冷却器包括:箱体、第一双向阀、第二双向阀、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其中第一双向阀的第二出水口和第一控制阀的出水口均与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的进水口连通,第一双向阀及第一控制阀用于将箱体中的冷却液引入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中提升发动机本体的温度,第二双向阀的进水口与低温中冷器的出水口连通,第二双向阀的第二出水口以及第二控制阀的出水口均与低温节温器的进水口连通,第二双向阀及第二控制阀用于将低温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引入箱体中降低润滑油的温度,不仅实现了机油冷却器的开快速暖机功能,还保证了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还保证了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还保证了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油冷却器、高低温冷却系统、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高低温冷却系统、发动机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机油冷却器是一种加速润滑机油散热使其保持较低温度的装置。在高性能、大功率的强化发动机上,由于热负荷大,必须装设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布置在润滑油路中,其工作原理与散热器相同,机油冷却器置于冷却水路中,利用冷却水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时,靠冷却水降温。
[0003]现有技术中,机油冷却器可以利用发动机本体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进行水冷过程,具体的将机油冷却器中的冷却液与发动机本体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进行汇合,实现润滑油与冷却液之间的热交换,降低发动机润滑油的温度。或者,机油冷却器利用中冷器系统中的冷却液实现机油冷却器的水冷效果。
[0004]然而,当机油冷却器利用发动机本体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降低润滑油的温度时,由于发动机本体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温度较高,导致机油冷却器水冷的效率较低。或者当机油冷却器利用中冷器系统中的冷却液实现机油冷却器时,由于中冷器中冷却液的温度较低,导致在发动机启动阶段无法使用机油冷却器实现快速暖机的目的,影响发动机启动时的运行效率。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同时实现快速暖机和快速冷却的机油冷却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高低温冷却系统、发动机系统及车辆,用于实现发动机启动时的暖机功能和提高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率的目的。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箱体、第一双向阀、第二双向阀、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
[0007]所述箱体内设有冷却芯,用于对发动机的润滑油进行冷却;
[0008]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双向阀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双向阀包括进水口、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控制阀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二控制阀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一双向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箱体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双向阀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箱体的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进水口与所述箱体的第一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进水口所述箱体的第二出水口连通;
[0009]所述第一双向阀的进水口与高温冷却系统中高温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双向阀的第二出水口和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出水口均与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双向阀及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将所述箱体中的冷却液引入所述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中提升发动机本体的温度;
[0010]所述第二双向阀的进水口与低温中冷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双向阀的第二出
水口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出水口均与低温节温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双向阀及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将低温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引入所述箱体中降低润滑油的温度。
[001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低温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高温水泵、低温水泵、高温散热装置、低温散热装置、高温节温器、低温节温器、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低温中冷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器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机油冷却器;
[0012]所述高温散热装置用于存储高温冷却液,所述低温散热装置用于存储高低温冷却液;
[0013]所述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高温节温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高温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与高温散热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高温散热装置的出水口及所述高温节温器的第二出水口均与所述高温水泵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0014]所述低温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低温中冷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低温节温器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低温散热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低温散热装置的出水口及所述低温节温器的第二出水口均与所述低温水泵的第二进水口连通;
[0015]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在发动机润滑油主油道中,用于检测润滑油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的出水管中,用于检测所述高温冷却液温度;
[0016]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第一双向阀、第二双向阀、第一控制阀以及第二控制阀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润滑油温度以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高温冷却液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双向阀和所述第二双向阀的流路以及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开关。
[00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润滑油温度控制所述第一双向阀打开第一出水口以及所述第一控制阀的打开阀门;
[0018]相应地,所述第一双向阀和所述第一控制阀还用于将所述冷却芯中的高温冷却液引入所述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中。
[00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冷却液温度控制所述第二双向阀打开第一出水口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的打开阀门;
[0020]相应地,所述第二双向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还用于将低温冷却系统中的低温冷却液引入所述冷却芯中。
[00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系统还包括高温中冷器,所述高温中冷器的进水口与所述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的出水口连通,所述高温中冷器的出水口与所述高温节温器的第一进水口连通,所述高温中冷器用于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00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高温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一冷却风扇,所述低温散热装置包括第二散热器和第二冷却风扇;
[0023]所述第一散热器的进水口与所述高温节温器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高温水泵的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风扇安装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侧面,所述第一冷却风扇用于对所述第一散热器内的冷却液进行风冷却;
[0024]所述第二散热器的进水口与所述低温节温器的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低温水泵的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风扇安装在所述第二散热器的侧面,所述第二冷却风扇用于对所述第二散热器内的冷却液进行风冷却。
[00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冷却风扇与所述第二冷却风扇为同一个风扇。
[00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双向阀和所述第二双向阀均为液压控制双向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为电控液压控制阀。
[002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如第二方面的任一方面所述高低温冷却系统。
[0028]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发动机系统。
[002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机油冷却器、高低温冷却系统、发动机系统及车辆,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机油冷却器,通过利用两个双向阀和两个控制阀,实现了机油冷却器在高温冷却系统和低温冷却系统之间的自动切换,还实现了机油冷却器的开快速暖机功能,保证了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3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第一双向阀(11)、第二双向阀(12)、第一控制阀(13)以及第二控制阀(14);所述箱体(10)内设有冷却芯,用于对发动机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所述箱体(10)包括第一进水口(101)、第二进水口(102)、第一出水口(103)以及第二出水口(104),所述第一双向阀(11)的第一出水口(112)与所述箱体(10)的第一进水口(101)连通,所述第二双向阀(12)的第一出水口(122)与所述箱体(10)的第二进水口(102)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13)的进水口(131)与所述箱体的第一出水口(103)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14)的进水口(141)所述箱体的第二出水口(104)连通;所述第一双向阀(11)的进水口(111)与高温冷却系统中高温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双向阀(11)的第二出水口(113)和所述第一控制阀(13)的出水口(132)均与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双向阀(11)及所述第一控制阀(13)用于将所述箱体(10)中的冷却液引入所述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中提升发动机本体的温度;所述第二双向阀(12)的进水口(121)与低温中冷器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双向阀(12)的第二出水口(123)以及所述第二控制阀(14)的出水口(142)均与低温节温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双向阀(12)及所述第二控制阀(14)用于将低温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引入所述箱体(10)中降低润滑油的温度。2.一种高低温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高温水泵(21)、低温水泵(31)、高温散热装置(22)、低温散热装置(32)、高温节温器(23)、低温节温器(33)、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24)、低温中冷器(34)、第一温度传感器(40)、第二温度传感器(50)、控制器(60)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所述高温散热装置(22)用于存储高温冷却液,所述低温散热装置(32)用于存储低温冷却液;所述发动机机体缸盖水套(24)的出水口(242)与所述高温节温器(23)的进水口(231)连通,所述高温节温器(23)的第一出水口(232)与高温散热装置(22)的进水口(221)连通,所述高温散热装置(22)的出水口(222) 及所述高温节温器(23)的第二出水口(233)均与所述高温水泵的第二进水口(212)连通;所述低温水泵(31)的出水口(312)与所述低温中冷器(34)的进水口(341)连通,所述低温节温器(33)的第一出水口(332)与所述低温散热装置(32)的进水口(321)连通,所述低温散热装置(32)的出水口(322)及所述低温节温器(33)的第二出水口(333)均与所述低温水泵的进水口(311)连通;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40)设在发动机润滑油主油道中,用于检测润滑油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晓磊王洪山魏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