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1412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包括:发光体,它通过高频波,使内部的惰性气体和金属化合物发光;旋转轴,它的一侧末端结合有上述发光体,并可分割成多个或结合为一体,并且其中至少1个以上由热传导率较低的材质制成;电机,用于旋转上述旋转轴;轴承,用于支撑上述旋转轴,并使其进行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止上述灯泡的热量传送到电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无电极照明系统(PLSPlasma Lighting System)是一种微波炉中使用的无电极,但可提供优良的光线效果的照明器件。在上述无电极照明系统中,高频波振荡器(磁控管)中产生的电磁波,将使灯泡内的惰性气体转化为等离子状态,从而使灯泡内的化合物或金属化合物连续发出光线。在上述无电极照明系统中,一个PLS可发出相当于四个400W金属卤化物灯(metal halide lamp)发出的光,并可实现20%以上的节能效果。同时,由于没有设置灯丝,而是通过等离子发光原理发出光线,因此,在没有光线变弱的情况下,可长时间使用。并且,由于上述无电极照明系统具有与自然白色光相同的连续光谱,除了可保护用户的视力外,还可减少放射出的紫外线或红外线,并由此可提供舒适的环境。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的无电极照明系统中,外壳(casing)1的内部安装有磁控管2、高压发生器3和导波管4等构件,并在上述外壳1的外部安装灯泡5和共振器6。由此,将上述磁控管2中振荡发出的电磁波,通过导波管4引导到上述共振器6中,从而使上述灯泡5内的惰性气体等离子化,并进行发光。更详细的说,现有技术的无电极照明系统中包含有如下几个部分安装于外壳1的内部,并生成电磁波的磁控管2;将常用交流电源升压为高压状态,并供给到上述磁控管2的高压发生器3;连通于上述磁控管2的出口部,并传送上述磁控管2中生成的电磁波的导波管4;内部封入设置有发光物质和惰性气体及放电催化物质,从而使上述封入的发光物质通过电磁波能等离子化,并进行发光的灯泡5;套设在上述导波管4和灯泡5的前面,用于切断电磁波的同时,允许上述灯泡5中发出的光线通过的共振器6;容纳有上述共振器6,并集中反射上述灯泡5中发出的光线,使其直线方向发光的反射镜7;安装于上述灯泡5后方侧的共振器6内部,用于允许电磁波通过的同时,对光线进行反射的感应体镜8;设置于上述外壳1的一侧,并用于冷却上述磁控管2和高压发生器3的冷却风扇组件9。并且,M1是用于旋转灯泡的灯泡电机,M2是用于旋转冷却风扇的风扇电机。下面对如上结构的现有技术中的无电极照明系统的操作进行说明。根据控制部的指令,在上述高压发生器3中输入驱动信号时,上述高压发生器3将对交流电源进行升压,并将上述高压提供给磁控管2,上述磁控管2则通过上述高压进行振荡,并生成具有很高频率的电磁波。此外,上述电磁波将通过导波管4放射到共振器6的内部,从而激发(exiting)上述灯泡5内封入的惰性气体,使发光物质持续等离子化,并生成具有固有发射光谱的光线,上述发出的光线将通过反射镜7和感应体镜8向前方反射,并照亮空间。并且,当上述无电极照明系统进行驱动时,上述灯泡5中将产生很高的热量,为了防止上述热量损坏上述灯泡5,利用上述电机M1以一定速度旋转上述灯泡5,并排出上述灯泡5中产生的热量。如图2所示,在如上所述的用于旋转灯泡的结构中,通过上述电机M1进行旋转的旋转轴20的末端上设置有上述灯泡5,上述旋转轴20则通过轴承30支撑。由此,在上述电机M1旋转时,上述灯泡5将一同进行旋转,从而向周围空气排出热量,并得到冷却。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照明器件存在如下问题。当上述无电极照明系统进行操作时,上述灯泡5将加热到1000℃以上的高温状态。此外,上述旋转轴20一般由金属材质结构制成,同时通过上述轴承30支撑,并通过上述电机M1进行旋转。由于上述旋转轴20由热传导率较高的金属材质制成,上述灯泡5的温度将通过上述金属材质的旋转轴20传递到轴承30,从而会缩短上述轴承30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无电极照明系统中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其防止上述灯泡的热量传送到电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体,它通过高频波,使内部的惰性气体和金属化合物发光;旋转轴,它的一侧末端结合有上述发光体,并可分割成多个或结合为一体,并且其中至少1个以上由热传导率较低的材质制成;电机,用于旋转上述旋转轴;轴承,用于支撑上述旋转轴,并使其进行旋转。前述的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其中在上述分割为多个的旋转轴中,至少1个以上由热传导率较低的塑料制成。前述的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其中各旋转轴相互通过螺丝结合方式进行结合。前述的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其中在上述分割为多个的旋转轴中,某一个旋转轴的端部外周面上形成有螺纹,与上述某一个旋转轴结合的另一个旋转轴的端部形成有槽,同时为了啮合于上述螺纹,而在上述槽的内周面对应形成有螺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般的无电极照明系统的简单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用于旋转图1中的灯泡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图4是图3所示的旋转轴的截面图;图5是图3所示的旋转轴的结合状态的侧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05发光体110电机120旋转轴122第1旋转轴123螺纹 124第2旋转轴125槽130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进行说明,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的部分将赋予相同的名称及标号,并将省去相应的详细说明。图3至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照明器件一实施例的示意图。首先,与图1的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发光体及用于生成高频波的磁控管等配件。其中,上述发光体是内部封入设置有发光物质和惰性气体及放电催化物质等,并通过上述磁控管中生成的电磁波能,使上述封入的发光物质等离子化,从而进行发光的装置。此外,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用于冷却上述发光体105的发光体旋转部。上述发光体旋转部中包含有在末端结合有上述发光体105的旋转轴120;用于旋转上述旋转轴120的电机110;用于可旋转支撑上述旋转轴120的轴承130。其中,上述旋转轴120最好分割为多个,并可相互进行分离及结合。即,如图4所示,上述旋转轴120由以下部分构成一端部支撑于上述轴承130的第1旋转轴122;一侧末端结合于上述第1旋转轴122的末端部,另一侧末端则结合于上述发光体105的第2旋转轴124。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旋转轴120由第1旋转轴122和第2旋转轴124两个旋转轴构成,但本专利技术不只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也可为分割成2个以上的旋转轴。其中,上述分割的第1旋转轴122或第2旋转轴124中的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最好由热传导率较低的材质制成。最好是,与高温状态的发光体105直接结合的第2旋转轴124由热传导率较低的材质制成。此外,作为上述第2旋转轴124的材质最好使用工程塑料(engineeringplastic)。上述工程塑料的热传导率比金属材质低,并具有优良的强度,因此适合作为上述第2旋转轴124的材质使用。但是,上述第2旋转轴124的材质并非限定于工程塑料,而是可由热传导率较低的其它材质制成。同时,上述分割的第1旋转轴122和第2旋转轴124最好相互通过螺丝结合方式进行结合。为了使螺丝结合上述第1旋转轴122和第2旋转轴124,上述第1旋转轴122的末端部外周面上形成有螺纹。并且,为了啮合于上述第1旋转轴122中形成的螺纹12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体,它通过高频波,使内部的惰性气体和金属化合物发光;旋转轴,它的一侧末端结合有上述发光体,并可分割成多个或结合为一体,并且其中至少1个以上由热传导率较低的材质制成;电机,用于旋转上述旋转轴;轴承,用于支撑上述旋转轴,并使其进行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体,它通过高频波,使内部的惰性气体和金属化合物发光;旋转轴,它的一侧末端结合有上述发光体,并可分割成多个或结合为一体,并且其中至少1个以上由热传导率较低的材质制成;电机,用于旋转上述旋转轴;轴承,用于支撑上述旋转轴,并使其进行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件的发光体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割为多个的旋转轴中,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必完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