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37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0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置处理空腔,所述处理空腔内竖直设置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将处理空腔从左到右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以及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左侧侧壁顶端设置进水口,所述第三空腔右侧侧壁底端设置出水口,所述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顶端分别设置过水口,过水口内设置过滤网,通过第一空腔絮凝剂与污水的充分混合对污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方便将污水中泥沙去除,之后通过第二空腔内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最后通过第三空腔内的臭氧发生器以及紫外线灯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污水处理效果好。污水处理效果好。污水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农村污水具有分布广、地区差异大、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大、排水管网不健全、雨污水资源化利用率低等处理难点,因此需要设计因地制宜的多元化处理模式,采用污水处理效果好的的一体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效果好的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内置处理空腔,所述处理空腔内竖直设置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将处理空腔从左到右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以及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左侧侧壁顶端设置进水口,所述第三空腔右侧侧壁底端设置出水口,所述第一定位板以及第二定位板顶端分别设置过水口,过水口内设置过滤网,所述第一空腔底端右侧设置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二空腔底端设置第二排污口,第一排污口与第二排污口设置排污阀,所述处理箱顶端左侧设置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内置絮凝剂,所述沉淀箱底端设置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第一空腔连通加料口内设置加料控制阀,所述处理箱位于第一空腔顶端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设置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穿过第一空腔侧壁伸入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搅拌杆表面均布搅拌棒,所述处理箱顶端设活性箱,所述活性箱内设置活性污泥,所述活性箱底端设置活性口,所述活性口与第二空腔连通,所述活性口内设置活性控制阀,所述第二空腔底端向第二排污口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空腔内底端设置臭氧发生器,第三空腔顶端设置紫外线灯。
[0007]为了便于保持处理箱的稳定性,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处理箱底端设置支撑杆。
[0008]为了便于将第一空腔内沉淀的污泥排出第一空腔,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处理箱左侧底端设置液压杆,所述液压杆输出端伸入第一空腔内,所述液压杆输出端设置推板,推板底端与第一空腔底端接触。
[0009]为了提升推板的排污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推板底端设置刷毛。
[0010]为了便于活性污泥与第二空腔内污水的混合均匀,同时便于排出沉淀物,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处理箱位于第二空腔顶端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设置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穿过第二空腔侧壁伸入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搅拌杆表面均布搅拌棒,所述第二搅拌杆底端设置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设置刮板,刮板底端与第二空腔底端侧壁接触。
[0011]为了提升第三空腔的除菌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活性炭吸附层。
[0012]为了便于对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以及第三空腔进行检修,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空腔、第二空腔以及第三空腔前端分别设置检修门。
[0013]为了便于观察污水处理过程,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检修门设置观察窗。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通过第一空腔絮凝剂与污水的充分混合对污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方便将污水中泥沙去除,之后通过第二空腔内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最后通过第三空腔内的臭氧发生器以及紫外线灯对污水进行杀菌处理,污水处理效果好。通过刮板以及第二搅拌杆的设置,可以便于将污泥排出第二空腔。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9]图中:1、处理箱;2、第一定位板;3、第二定位;4、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6、第三空腔;7、进水口;8、出水口;9、过水口;10、过滤网; 11、第一排污口;12、第二排污口;13、沉淀箱;14、第一电机;15、第一搅拌杆;16、活性箱;17、臭氧发生器;18、紫外线灯;19、支撑杆;20、液压杆;21、推板;22、第二电机;23、第二搅拌杆;24、连接杆;25、刮板;26、活性炭吸附层;27、检修门;28、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2,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包括处理箱1,所述处理箱1 内置处理空腔,所述处理空腔内竖直设置第一定位板2以及第二定位3板将处理空腔从左到右分为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以及第三空腔6,所述第一空腔4左侧侧壁顶端设置进水口7,所述第三空腔6右侧侧壁底端设置出水口8,所述第一定位板2以及第二定位3板顶端分别设置过水口9,过水口9内设置过滤网10,所述第一空腔4底端右侧设置第一排污口11,所述第二空腔5底端设置第二排污口12,第一排污口11与第二排污口12设置排污阀,所述处理箱1顶端左侧设置沉淀箱13,所述沉淀箱13内置絮凝剂,所述沉淀箱13 底端设置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第一空腔4连通加料口内设置加料控制阀,所述处理箱1位于第一空腔4顶端设置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输出端设置第一搅拌杆15,第一搅拌杆15穿过第一空腔4侧壁伸入第一空腔4内,所述第一搅拌杆15表面均布搅拌棒,所述处理箱1顶端设活性箱16,所述活性箱16内设置活性污泥,所述活性箱16底端设置活性口,所述活性口与第二空腔5连通,所述活性口内
设置活性控制阀,所述第二空腔5底端向第二排污口12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空腔6内底端设置臭氧发生器17,第三空腔6 顶端设置紫外线灯18。
[0022]所述处理箱1底端设置支撑杆19,便于保持处理箱1的稳定性。
[0023]所述处理箱1左侧底端设置液压杆20,所述液压杆20输出端伸入第一空腔4内,所述液压杆20输出端设置推板21,推板21底端与第一空腔4底端接触,于将第一空腔4内沉淀的污泥排出第一空腔4。
[0024]所述推板21底端设置刷毛,可以提升推板21的排污效果。
[0025]所述处理箱1位于第二空腔5顶端设置第二电机22,所述第二电机22输出端设置第二搅拌杆23,第二搅拌杆23穿过第二空腔5侧壁伸入第二空腔5 内,所述第二搅拌杆23表面均布搅拌棒,所述第二搅拌杆23底端设置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两端设置刮板25,刮板25底端与第二空腔5底端侧壁接触,便于活性污泥与第二空腔5内污水的混合均匀,同时便于排出沉淀物。
[0026]所述第三空腔6内设置活性炭吸附层26,提升第三空腔6的除菌效果。
[0027]所述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以及第三空腔6前端分别设置检修门27,对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以及第三空腔6进行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成套设备,包括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内置处理空腔,所述处理空腔内竖直设置第一定位板(2)以及第二定位板(3)将处理空腔从左到右分为第一空腔(4)、第二空腔(5)以及第三空腔(6),所述第一空腔(4)左侧侧壁顶端设置进水口(7),所述第三空腔(6)右侧侧壁底端设置出水口(8),所述第一定位板(2)以及第二定位板(3)顶端分别设置过水口(9),过水口(9)内设置过滤网(10),所述第一空腔(4)底端右侧设置第一排污口(11),所述第二空腔(5)底端设置第二排污口(12),第一排污口(11)与第二排污口(12)设置排污阀,所述处理箱(1)顶端左侧设置沉淀箱(13),所述沉淀箱(13)内置絮凝剂,所述沉淀箱(13)底端设置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第一空腔(4)连通加料口内设置加料控制阀,所述处理箱(1)位于第一空腔(4)顶端设置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输出端设置第一搅拌杆(15),第一搅拌杆(15)穿过第一空腔(4)侧壁伸入第一空腔(4)内,所述第一搅拌杆(15)表面均布搅拌棒,所述处理箱(1)顶端设活性箱(16),所述活性箱(16)内设置活性污泥,所述活性箱(16)底端设置活性口,所述活性口与第二空腔(5)连通,所述活性口内设置活性控制阀,所述第二空腔(5)底端向第二排污口(12)倾斜设置,所述第三空腔(6)内底端设置臭氧发生器(17),第三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林芳林吓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雷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