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检测方法及其模组、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5128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体检测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两个摄像头同步拍摄待测目标并获取至少一个图像子集,其中,至少一个图像子集中的每一图像子集均包括与至少两个摄像头一一对应的目标图像;计算每一图像子集的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数量;判断每一图像子集的所有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数量是否均小于或者等于1;当每一图像子集的所有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数量均小于或者等于1时,对每一图像子集的目标图像中的待测目标进行活体检测并获取相应的检测结果;以及,根据每一图像子集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检测成功。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活体检测模组和活体检测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活体的检测和识别。高效地进行活体的检测和识别。高效地进行活体的检测和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体检测方法及其模组、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活体检测方法及其模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社保、智能家居、电子商务、人脸娱乐、医疗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对人脸识别系统的非活体假冒攻击的方式也层出不穷,对人脸识别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0003]目前,通常利用活体检测方法来排除非活体的假冒攻击,从而保障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性。现有的活体检测方法包括:基于人脸纹理特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缺陷是对高质量打印的照片攻击不是非常鲁棒;基于与用户交互的视频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缺陷是需要用户配合,使得用户体验较差,且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攻击;基于脸部特征对心率信号进行估算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缺陷是响应时间较长,使用过程中易受到外部光照等因素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活体检测方法及其模组、设备,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活体的检测和识别。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活体检测方法,所述活体检测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两个摄像头同步拍摄待测目标并获取至少一个图像子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图像子集中的每一图像子集均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摄像头一一对应的目标图像;计算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数量;判断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所有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数量是否均小于或者等于1;当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所有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数量均小于或者等于1时,对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目标图像中的待测目标进行活体检测并获取相应的检测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检测成功。
[000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活体检测模组,所述活体检测模组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以及,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
[000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活体检测设备,所述活体检测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摄像头;以及,如上所述的活体检测模组,所述活体检测模组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摄像头电性连接。
[0008]上述活体检测方法及其模组、设备,利用至少两个摄像头同步进行拍摄并获取多幅目标图像,根据目标图像计算待测目标的数量,并对待测目标的数量、待测目标是否为活体进行判断,从而能够快速识别目标图像中的待测目标是否为活体,进而为人脸识别后续
的应用提供辅助,保障后续应用的安全性。本方案最少只需要两个摄像头同步进行拍摄,就可以对待测目标进行识别,从而滤除绝大多数的假体攻击,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同时,检测过程中无需用户配合,且基于任何摄像头均可实现检测,适用场景广泛,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方法的第一子流程图。
[0012]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方法的第二子流程图。
[0013]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4]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方法的子流程图。
[001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1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规划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换句话说,描述的实施例根据除了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还可以包含其他内容,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只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请结合参看图1和图7,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体检测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活体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S102,利用至少两个摄像头同步拍摄待测目标并获取至少一个图像子集。其中,至少一个图像子集中的每一图像子集均包括与至少两个摄像头一一对应的目标图像。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摄像头2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且至少两个摄像头20之间视场方向的角度不宜过大,以使至少两个摄像头20具有重叠的视场区域。其中,视场区域为现实空间中的区域,重叠的视场区域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相应地,至少两个摄像头20之间的距离、每一摄像头20的视场方向等均可根据重叠的视场区域的大小以及每一摄像头20的参数进行设定。当至少两个摄像头20布设完成后,对至少两个摄像头20进行联合标定,以使至少两个摄像头20能够同步进行拍摄。在检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全部摄像头20全部打开的方式,利用所有摄像头20不断同步进行拍摄;可以采用全部摄像头20中的一个摄像头20打开,其余摄像头20均处于待机状态的方式,打开的摄像头20不断拍摄,当检测到拍摄的图像中存在待测目标时,启动其余摄像头20,所有摄像头20再同步进行拍摄;还可以采用设置感应器的方式,当感应器感应到待测目标进入视场区域时,启动所有摄像头20同步进行拍摄。
[0025]利用至少两个摄像头20分别拍摄图像,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体检测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两个摄像头同步拍摄待测目标并获取至少一个图像子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图像子集中的每一图像子集均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摄像头一一对应的目标图像;计算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数量;判断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所有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数量是否均小于或者等于1;当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所有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数量均小于或者等于1时,对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目标图像中的待测目标进行活体检测并获取相应的检测结果;以及,根据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检测成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数量具体包括:检测每一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待测目标,其中,所述待测目标包括人脸或者人头;判断所述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大小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内;以及,当所述目标图像中待测目标的大小处于预设范围内时,所述待测目标的数量计数加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每一所述目标图像中的待测目标具体包括:获取所述至少两个摄像头重叠的视场区域;选取所述视场区域的全部或者部分区域为有效区域;根据所述有效区域选取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有效部分,其中,所述有效部分与所述有效区域相对应;以及,检测所述有效部分中的待测目标。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每一图像子集的目标图像中的待测目标进行活体检测具体包括:计算所述目标图像中人脸的朝向;根据所述目标图像中人脸的朝向选取至少一幅目标图像为检测图像;以及,根据所述人脸判断所述检测图像中的待测目标是否为活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至少两个摄像头同步拍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健刘国清王启程杨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佑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