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28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凿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包括内缸,内缸的中部沿其轴向依次开设有中心孔和安装腔,中心孔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活塞的一端贯穿中心孔延伸至内缸的外部,活塞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腔内,中心孔的中部开设有活塞前腔,安装腔内固定安装有阀柜,阀柜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换向阀,换向阀与活塞之间位于阀柜内围合成活塞后腔,换向阀在阀柜内往复移动用于控制活塞进行冲程或回程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换向阀和活塞的移动控制进油口的开闭实现控制活塞的往返运动,并且换向阀安装在液压凿岩机壳体的后部,能够减小凿岩机的整体直径,减小体积,并且整体结构稳定,故障率低。故障率低。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凿岩机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

技术介绍

[0002]液压凿岩机是一种以高压液体作为动力的凿岩设备,广泛的应用于隧道掘进、石方工程、矿山开采及各种凿岩作业,用来凿岩爆破孔;是铁路、公路、冶金、煤炭、水利水电建设及国防石方工程不可缺少的施工设备。
[0003]传统的液压凿岩机的换向阀是安装在液压凿岩机壳体外侧,且传统的换向阀是具有台阶的、能够来回移动滑阀,传统的换向阀与液压凿岩机壳体上带有的台阶配合,实现活塞前后高压油与低压油的转换的,此种结构的凿岩机直径大,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成本高。
[0004]针对以上问题,市面上还出现了一种能够安装在液压凿岩机后方的换向阀,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0710054390.0,公开了一种气腿式凿岩机,包括:缸体、柄体和机头三部分;其缸体内置有阀体,阀体由阀盖及在其轴上可左右滑动的换向阀与阀柜组成;其阀柜的D截面新开凿有4个排气孔,其换向阀的内圆上新开凿有环形槽;其阀盖的右端面设置有若干个轴向孔,第一环形槽内新开凿的4个径向孔与阀盖上新开凿的4个轴向孔连通;第二环形槽内设置的4个径向孔与阀盖侧面设置的4个径向排气孔连通。
[0005]上述该类凿岩机为气腿式凿岩机,并且该类凿岩机能够将换向阀安装在凿岩机的后部,进而能够有效减小凿岩机直径,减小体积,但是该类凿岩机的换向阀整体结构复杂,孔道繁多,继而造成换向阀加工难度大,并且装配难度大,提高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收益,并且该类现有的换向阀故障率高,维修频率大,进而降低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换向阀和活塞的移动控制进油口的开闭实现控制活塞的往返运动,并且换向阀安装在液压凿岩机壳体的后部,能够减小凿岩机的整体直径,减小体积,并且整体结构稳定,故障率低的液压凿岩机换向阀。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包括内缸,内缸的中部沿其轴向依次开设有中心孔和安装腔,中心孔内活动安装有活塞,活塞的一端贯穿中心孔延伸至内缸的外部,活塞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腔内,中心孔的中部开设有活塞前腔,安装腔内固定安装有阀柜,阀柜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换向阀,换向阀与活塞之间位于阀柜内围合成活塞后腔,换向阀在阀柜内往复移动用于控制活塞进行冲程或回程运动。
[0008]以下是本专利技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安装腔内远离中心孔的一侧一体连接有中心安装体,中心安装体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安装孔,内缸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第二进油孔,第二进油孔与中心安装孔连通。
[0009]进一步优化:阀柜的外表面直径与安装腔的内表面直径相匹配,阀柜靠近中心安装体的一侧面与安装腔的内表面相顶接,阀柜的该侧面与安装腔上开设的凹槽之间围合成过油腔。
[0010]进一步优化:阀柜远离中心安装体的一侧面与安装腔相对应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连通腔,内缸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连通腔相连通的出油通道,内缸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与出油通道相连通的出油孔。
[0011]进一步优化:阀柜上靠近连通腔的位置处开设有过油通道,过油通道的一端与连通腔连通,阀柜上开设有出油进孔,出油进孔的内端与过油通道连通,出油进孔的外端与阀柜中部的中心通孔连通。
[0012]进一步优化:阀柜上靠近过油腔的位置处开设有泄油通道,泄油通道靠近过油腔的一端与过油腔连通,阀柜上开设有第一泄油孔,第一泄油孔分别与泄油通道和中心通孔连通。
[0013]进一步优化:内缸上开设有第一进油孔和第三进油孔,第一进油孔与活塞前腔连通,阀柜上开设有第四进油孔,第四进油孔与第三进油孔相连通。
[0014]进一步优化:换向阀的中部开设有沉槽,沉槽的内部一体连接有缓冲圆柱销,换向阀通过沉槽套设在中心安装体上,缓冲圆柱销活动安装在中心安装孔内,沉槽的内表面与中心安装体的外表面之间围合成泄油环腔,泄油环腔与过油腔相连通。
[0015]进一步优化:换向阀上靠近缓冲圆柱销的位置处开设有多个过油通孔,过油通孔的一端与活塞后腔连通,过油通孔的另一端与沉槽连通。
[0016]进一步优化:活塞靠近换向阀的一端位置处开设有泄油孔道,泄油孔道的轴线与活塞的轴线为平行布设,泄油孔道靠近换向阀的一端与活塞后腔连通,泄油孔道的另一端连通有泄油出口,泄油出口贯穿活塞的外表面。
[0017]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思巧妙,结构合理,换向阀能够跟随活塞进行往复移动,通过换向阀的移动能够交替打开或关闭第四进油孔和出油进孔,并且通过活塞的移动,能够使泄油出口与第一泄油孔交替连通或断开,进而能够实现控制活塞前腔和活塞后腔内液压油的压力,进而控制活塞往复进行冲程或回程运动,方便使用。
[0018]换向阀和阀柜均安装在液压凿岩机的后部,进而能够有效的减小凿岩机的整体直径,减小凿岩机的整体体积,并且该换向阀和阀柜整体结构稳定,并且并且阀柜能够对换向阀的移动进行导向,进而使换向阀工作稳定,进而能够减小故障率,提高使用效果。
[0019]并且换向阀的整体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和产生,并且方便组装,减小装配难度,进而能够大大提高使用效果,降低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内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阀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向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向阀体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活塞处于冲程运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活塞处于冲程结束,回程开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活塞处于回程运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活塞处于回程结束,冲程开始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

活塞;11

轴肩;12

泄油孔道;13

泄油出口;14

出油环槽;2

内缸;21

中心孔;22

安装腔;23

第一进油孔;24

密封槽;25

中心安装体;26

中心安装孔;27

第二进油孔;28

第三进油孔;29

凹槽;291

过油腔;210

环形槽;211

连通腔;3

阀柜;31

过油通道;32

出油进孔;33

中心通孔;34

泄油通道;35

第一泄油孔;36

泄油环槽;37

第四进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包括内缸(2),内缸(2)的中部沿其轴向依次开设有中心孔(21)和安装腔(22),中心孔(21)内活动安装有活塞(1),其特征在于:活塞(1)的一端贯穿中心孔(21)延伸至内缸(2)的外部,活塞(1)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腔(22)内,中心孔(21)的中部开设有活塞前腔(6),安装腔(22)内固定安装有阀柜(3),阀柜(3)的中部活动安装有换向阀(4),换向阀(4)与活塞(1)之间位于阀柜(3)内围合成活塞后腔(9),换向阀(4)在阀柜(3)内往复移动用于控制活塞(1)进行冲程或回程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安装腔(22)内远离中心孔(21)的一侧一体连接有中心安装体(25),中心安装体(25)的中部开设有中心安装孔(26),内缸(2)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第二进油孔(27),第二进油孔(27)与中心安装孔(26)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其特征在于:阀柜(3)的外表面直径与安装腔(22)的内表面直径相匹配,阀柜(3)靠近中心安装体(25)的一侧面与安装腔(22)的内表面相顶接,阀柜(3)的该侧面与安装腔(22)上开设的凹槽(29)之间围合成过油腔(29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其特征在于:阀柜(3)远离中心安装体(25)的一侧面与安装腔(22)相对应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连通腔(211),内缸(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连通腔(211)相连通的出油通道(7),内缸(2)的外表面上开设有与出油通道(7)相连通的出油孔(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凿岩机换向阀,其特征在于:阀柜(3)上靠近连通腔(211)的位置处开设有过油通道(31),过油通道(31)的一端与连通腔(211)连通,阀柜(3)上开设有出油进孔(32),出油进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胜张辉韩龙张婕妤刘璐郑伟孙洪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