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源鸿专利>正文

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21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包括充电桩和固定在充电桩底端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一侧的正反转电机;所述底座的底端延伸至支撑台内,所述支撑台的顶端构造有滑槽,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的一端连接,丝杆的另一端贯穿底座并与固定在支撑台内壁的轴承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在支撑台内,所述底座与四个矩形阵列排列的滚轮连接,四个所述滚轮的底端均与支撑台贴合,所述充电桩的顶端贯穿内框并延伸至顶座内,内框与充电桩连接,内框的侧壁固定有若干个缓冲机构,若干个缓冲机构均与外框连接。该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方便充电桩的移动,利于充电的进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充电平台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利用太阳能生产氢气的系统,有光分解制氢,太阳能发电和电解水组合制氢系统。太阳能制氢是近30~40年才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对太阳能制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种技术:热化学法制氢、光电化学分解法制氢、光催化法制氢、人工光合作用制氢和生物制氢。光伏制氢站内一般会设置智能安全充电平台,一般的智能安全充电平台主要由充电桩以及连接充电桩与充电枪的管线组成,一般的管线的长度是固定的,需要充电的汽车有时会因停车位置或旁边停靠的汽车的影响而无法移动,不利于进行充电操作。
[0003]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包括充电桩和固定在充电桩底端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底座和设在底座一侧的正反转电机;
[0006]所述底座的底端延伸至支撑台内,所述支撑台的顶端构造有滑槽,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的一端连接,丝杆的另一端贯穿底座并与固定在支撑台内壁的轴承连接;
[0007]所述正反转电机固定在支撑台内,所述底座与四个矩形阵列排列的滚轮连接,四个所述滚轮的底端均与支撑台贴合。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的顶端贯穿内框并延伸至顶座内,内框与充电桩连接,内框的侧壁固定有若干个缓冲机构,若干个缓冲机构均与外框连接。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座的顶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缓冲机构,顶座顶端的四个缓冲机构均与顶板连接。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的一侧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和支撑台的三个竖向侧壁均固定有反光条。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台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凸板,两个所述凸板上均开设有两个通孔。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支座和套在支座上的缓冲弹簧,支座的顶端构造有与导柱适配的T形滑槽。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座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充电桩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外壳和设在外壳两侧的插块,两个所述插块相向的侧壁均固定有插柱,两个插柱上均套有复位弹簧;
[0014]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插柱适配的T形槽,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均开设有两个与插块适配的插槽。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座与两个连接块焊接,所述充电桩通过沉头螺栓与外壳连接,顶座上构造有若干个通风槽。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通过沉头螺栓与充电桩连接,所述底座和支撑台的表面均涂覆有绝缘漆。
[00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桩通过沉头螺栓与内框连接,所述内框与外框内的若干个支座焊接。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丝杆旋转,丝杆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底座和固定在底座顶端的充电桩移动,能够调节充电桩与汽车之间的距离,解决了汽车因停车位置或旁边停靠的汽车的影响而无法移动导致不利于进行充电操作的问题;物体撞击外框或落到顶板上后,若干个缓冲弹簧产生收缩变形,能够减轻物体撞击外框或落到顶板上时产生的冲击力对充电桩的影响;顶座上的若干个通风槽以及顶板与顶座之间形成的空间利于充电桩热量的散发,能够减轻太阳光照射对充电桩顶端的影响;推动充电桩两侧的四个插块,四个插块挤压四个复位弹簧,只需上提顶座即可实现顶座与充电桩的分离,在运输的过程中节省了空间;推动充电桩两侧的四个插块,将顶座罩在充电桩顶端后松开四个插块,四个复位弹簧推动四个插块复位,方便两个连接块和顶座的固定,该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方便充电桩的移动,利于充电的进行。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机构的主视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外框、缓冲机构与内框结合的俯视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件的主视图。
[0024]图中:1、充电桩;2、缓冲机构;20、导柱;21、缓冲弹簧;22、支座;3、顶板;30、顶座;4、连接块;5、连接件;50、插块;51、复位弹簧;52、外壳;53、插柱;6、外框;60、内框;7、调节机构;70、底座;71、丝杆;72、滚轮;73、正反转电机;8、支撑台;9、挡板;10、反光条;11、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6]为了解决汽车因停车位置或旁边停靠的汽车的影响而无法移动导致不利于进行充电操作的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充电桩1和固定在充电桩1底端的调节机构7,充电桩1为常见的新能源智能充电桩,调节机构7包括底座70和设在底座70一侧的型号为PL22

750W

10S的正反转电机73;
[0027]底座70的底端延伸至支撑台8内,支撑台8的顶端构造有滑槽,正反转电机7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71的一端连接,丝杆71的另一端贯穿底座70并与固定在支撑台8内壁的轴承连接;
[0028]正反转电机73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台8内,底座70与四个矩形阵列排列的滚轮72连接,四个滚轮72的底端均与支撑台8贴合,正反转电机73的输出轴带动丝杆71旋转,丝杆71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底座70和固定在底座70顶端的充电桩1移动,能够调节充电桩1与汽车之间的距离,解决了汽车因停车位置或旁边停靠的汽车的影响而无法移动导致不利于进行充电操作的问题;
[0029]为了对充电桩1进行保护,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充电桩1的顶端贯穿内框60并延伸至顶座30内,内框60与充电桩1连接,内框60的侧壁固定有若干个缓冲机构2,若干个缓冲机构2均与外框6连接,顶座30的顶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缓冲机构2,顶座30顶端的四个缓冲机构2均与顶板3焊接,缓冲机构2包括支座22和套在支座22上的缓冲弹簧21,支座22的顶端构造有与导柱20适配的T形滑槽,物体撞击外框6或落到顶板3上后,若干个缓冲弹簧21产生收缩变形,能够减轻物体撞击外框6或落到顶板3上时产生的冲击力对充电桩1的影响;
[0030]为了方便顶座30的拆装,如图1和图5所示,顶座30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块4,充电桩1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件5,连接件5包括外壳52和设在外壳52两侧的插块50,两个插块50相向的侧壁均焊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包括充电桩(1)和固定在充电桩(1)底端的调节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底座(70)和设在底座(70)一侧的正反转电机(73);所述底座(70)的底端延伸至支撑台(8)内,所述支撑台(8)的顶端构造有滑槽,所述正反转电机(7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71)的一端连接,丝杆(71)的另一端贯穿底座(70)并与固定在支撑台(8)内壁的轴承连接;所述正反转电机(73)固定在支撑台(8)内,所述底座(70)与四个矩形阵列排列的滚轮(72)连接,四个所述滚轮(72)的底端均与支撑台(8)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顶端贯穿内框(60)并延伸至顶座(30)内,内框(60)与充电桩(1)连接,内框(60)的侧壁固定有若干个缓冲机构(2),若干个缓冲机构(2)均与外框(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30)的顶端的四角处均固定有缓冲机构(2),顶座(30)顶端的四个缓冲机构(2)均与顶板(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8)的一侧固定有挡板(9),所述挡板(9)的侧壁和支撑台(8)的三个竖向侧壁均固定有反光条(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制氢站用智能安全充电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8)的两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源鸿
申请(专利权)人:金源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