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16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机构和连接机构,通过设置了安装机构在内顶板顶部,设置弹性垫圈和弹性密封条,有利于提高对内顶板与外顶板之间的密封效果,设置隔音棉网和密封腔体,有利于提高驾驶室框架顶部的板块的隔热隔音效果,设置连接顶板和连接底板,通过对内顶板的支撑限位效果,通过设置了连接机构在外顶板内部,设置转动螺筒和连接螺杆,有利于提高对内顶板的连接调节效果,设置滚珠环和强力磁体,有利于提高连接螺杆的移动限位效果。动限位效果。动限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部件生产安装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驾驶室是载货汽车和专用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驾驶员日夜工作的地方;其结构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安全、工作效率和健康;驾驶室一般采用金属薄壳结构,并与车架柔性相连,不承受载荷,属于非承载式车身;内顶指的是顶部内侧的连接框架,其与外顶板相连接安装从而形成整体的车顶组件;车身内顶板和外顶板是其重要组成部件。
[0003]现有装置在安装过程中,通常采用螺钉或粘结胶将内顶板安装在车身骨架上,这不仅使内顶板的安装过程繁琐,装配效率低、不便于拆卸,还会使内顶板与车身骨架中的顶盖骨架直接接触,影响车内的隔热降噪效果,且不便于车身顶部其他部件的下沉式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该装置包括驾驶室框架、侧接板、定位块、定位螺杆、外顶板、安装机构、内顶板、魔术贴层和装饰板,所述驾驶室框架顶部内侧与侧接板螺栓连接,所述驾驶室框架顶部四周均与定位块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块内侧螺纹槽与定位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杆与外顶板顶部四周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外顶板下方设有内顶板,所述内顶板底部四周均与魔术贴层的毛面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层的刺面与装饰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板与侧接板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安装机构设于内顶板顶部,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弹性垫圈、塑性垫圈、弹性密封条、限位柱、隔音棉网、密封腔体、连接机构、连接顶板、加强筋板、连接底板和定位槽,所述内顶板四周壁均与弹性垫圈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垫圈与外顶板内框壁相接触,所述内顶板顶部四周均与塑性垫圈固定连接,所述塑性垫圈顶部与外顶板底部相接触,所述弹性垫圈右端与弹性密封条固定连接,所述塑性垫圈左端与弹性密封条固定连接,所述内顶板顶部中侧与限位柱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柱顶部与外顶板底部相接触,所述塑性垫圈右端与隔音棉网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棉网分别与外顶板底部和内顶板顶部形成密封腔体,所述外顶板内部设有连接机构,所述外顶板底部与连接顶板相接触,所述连接顶板右顶部与加强筋板螺栓连接,所述加强筋板底部分别与连接底板左右两侧的顶部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底板与内顶板顶部相接触,所述连接底板顶部中侧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内六角螺母、转动螺筒、连接螺杆、滚珠环、强力磁体和密封圈,所述外顶板顶部凹槽与内六角螺母转动连接,所述内六角螺母底部与转动螺筒螺栓连接,所述转动螺筒内侧螺纹槽与连接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螺杆外侧杆身与滚珠环滑动连接,所述滚珠环与强力磁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强力磁体顶部与外顶板底部相接触,所述连接螺杆外侧杆身底部与密封圈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与定位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圈与内顶板内槽壁滑动连接;
所述弹性垫圈和塑性垫圈以及弹性密封条均呈内顶板侧边平行关系的矩形,且弹性密封条的长度为2米。
[0006]优选的,所述连接顶板顶部和连接底板底部均设有摩擦层,且连接顶板与加强筋板的角度为120度。
[0007]优选的,所述内顶板顶部共设有四组连接顶板和连接底板,且四组连接顶板以限位柱为中心呈长度为250厘米的矩形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隔音棉网分别与外顶板底部和内顶板顶部呈平行关系,且隔音棉网的厚度为5厘米。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杆的移动限位长度为10厘米,且强力磁体内部设有九组滚珠环。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直径与强力磁体内径长度相同,密封圈长度为8厘米。
[0011]优选的,所述弹性垫圈材质为橡胶。
[0012]优选的,所述滚珠环材质为材料钢。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通过设置了安装机构在内顶板顶部,设置弹性垫圈和弹性密封条,有利于提高对内顶板与外顶板之间的密封效果,设置隔音棉网和密封腔体,有利于提高驾驶室框架顶部的板块的隔热隔音效果,设置连接顶板和连接底板,通过对内顶板的支撑限位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通过设置了连接机构在外顶板内部,设置转动螺筒和连接螺杆,有利于提高对内顶板的连接调节效果,设置滚珠环和强力磁体,有利于提高连接螺杆的移动限位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机构和内顶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驾驶室框架

1、侧接板

2、定位块

3、定位螺杆

4、外顶板

5、安装机构

6、内顶板

7、魔术贴层

8、装饰板

9、弹性垫圈

61、塑性垫圈

62、弹性密封条

63、限位柱

64、隔音棉网

65、密封腔体

66、连接机构

67、连接顶板

68、加强筋板

69、连接底板

610、定位槽

611、内六角螺母

671、转动螺筒

672、连接螺杆

673、滚珠环

674、强力磁体

675、密封圈

67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1

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包括驾驶室框架1、侧接板2、定位块3、定位螺杆4、外顶板5、安装机构6、内顶板7、魔术贴层8和装饰板9,驾驶室框架1顶部内侧与侧接板2螺栓连接,驾驶室框架1顶部四周均与定位块3螺栓连接,定位块3内侧螺纹槽与定位螺杆4螺纹连接,定位螺杆4与外顶板5顶部四周螺纹槽螺纹连接,外顶板5下方设有内顶板7,内顶板7底部四周均与魔术贴层8的毛面固定连接,魔术贴层8的刺面与装饰板9顶部固定连接,装饰板9与侧接板2内侧壁相接触。
[0019]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安装机构6设于内顶板7顶部,提高安装便捷效果,安装机构6包括弹性垫圈61、塑性垫圈62、弹性密封条63、限位柱64、隔音棉网65、密封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内顶安装结构,包括驾驶室框架(1)和装饰板(9),所述驾驶室框架(1)顶部内侧与侧接板(2)螺栓连接,所述驾驶室框架(1)顶部四周均与定位块(3)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块(3)内侧螺纹槽与定位螺杆(4)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杆(4)与外顶板(5)顶部四周螺纹槽螺纹连接,所述外顶板(5)下方设有内顶板(7),所述内顶板(7)底部四周均与魔术贴层(8)的毛面固定连接,所述魔术贴层(8)的刺面与装饰板(9)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装饰板(9)与侧接板(2)内侧壁相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机构(6),所述安装机构(6)设于内顶板(7)顶部,所述安装机构(6)包括弹性垫圈(61)、塑性垫圈(62)、弹性密封条(63)、限位柱(64)、隔音棉网(65)、密封腔体(66)、连接机构(67)、连接顶板(68)、加强筋板(69)、连接底板(610)和定位槽(611),所述内顶板(7)四周壁均与弹性垫圈(6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垫圈(61)与外顶板(5)内框壁相接触,所述内顶板(7)顶部四周均与塑性垫圈(62)固定连接,所述塑性垫圈(62)顶部与外顶板(5)底部相接触,所述弹性垫圈(61)右端与弹性密封条(63)固定连接,所述塑性垫圈(62)左端与弹性密封条(63)固定连接,所述内顶板(7)顶部中侧与限位柱(64)螺栓连接,所述限位柱(64)顶部与外顶板(5)底部相接触,所述塑性垫圈(62)右端与隔音棉网(65)固定连接,所述隔音棉网(65)分别与外顶板(5)底部和内顶板(7)顶部形成密封腔体(66),所述外顶板(5)内部设有连接机构(67),所述外顶板(5)底部与连接顶板(68)相接触,所述连接顶板(68)右顶部与加强筋板(69)螺栓连接,所述加强筋板(69)底部分别与连接底板(610)左右两侧的顶部螺栓连接,所述连接底板(610)与内顶板(7)顶部相接触,所述连接底板(610)顶部中侧设有定位槽(6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志威陈杰王文功王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悦达智能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