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式钻机底盘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12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仿生式钻机底盘总成,其结构包括底盘、支撑关节、支腿组件和定位爪组件,通过旋转接头连接钻机主体,并且可通过回转底盘旋转机体,然后左右旋转液压油缸通过支撑关节带动支腿组件进行左右移动,使其下端的轮胎组件偏转,使得支撑面积增加,然后经过翻转液压油缸带动伸缩方管使下端的支撑爪旋转,再通过伸长液压油缸使其抓紧固定,解决了大孔径潜孔钻机绝大部分钻机和空压机为一体,导致钻机机器重量重、体积大,移动不方便,机动性能差,同时,输电线路工程山地基础地形复杂、交通条件差,山地路况行走难、施工地基不平和有浮土层、突出岩石等不利条件,传统履带式潜孔钻机较难在上述工况下行走的问题。在上述工况下行走的问题。在上述工况下行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生式钻机底盘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桩孔钻机
,尤其涉及仿生式钻机底盘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潜孔钻机通常用于在岩石进行钻孔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炭、建材、铁路、水电建设、国防施工及土方等工程桩孔钻凿作业中。
[0003]目前,潜孔钻机应用在水电建设工程方面,多为大孔径桩孔,孔径一般在1m以上,且孔深在6m

30m之间,传统的大孔径潜孔钻机绝大部分钻机和空压机为一体,机器重量重、体积大,移动不方便,机动性能差,同时,输电线路工程山地基础地形复杂、交通条件差。
[0004]山地路况行走难、施工地基不平(斜坡)和有浮土层、突出岩石等不利条件,传统履带式潜孔钻机较难在上述工况下行走,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仿生式潜孔钻机底盘结构,为解决大孔径潜孔钻机在山地路况行走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仿生式钻机底盘总成,以解决大孔径潜孔钻机绝大部分钻机和空压机为一体,导致钻机机器重量重、体积大,移动不方便,机动性能差,同时,输电线路工程山地基础地形复杂、交通条件差,山地路况行走难、施工地基不平和有浮土层、突出岩石等不利条件,传统履带式潜孔钻机较难在上述工况下行走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仿生式钻机底盘总成,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端设有回转底盘,所述回转底盘侧端设有液压快插接头,所述回转底盘上端设有旋转接头,所述底盘侧端设有支撑关节,所述支撑关节一侧通过左右旋转液压油缸与底盘连接,所述底盘侧端通过支撑关节与支腿组件连接,所述支腿组件底端设有定位爪组件;
[0009]所述支腿组件包括设于最外端的一级伸缩支腿组件,所述一级伸缩支腿组件内部设有二级伸缩支腿组件,且一级伸缩支腿组件通过一级支腿伸缩液压油缸与二级伸缩支腿组件连接,所述二级伸缩支腿组件内部设有二级支腿伸缩液压油缸与末级伸缩支腿组件连接,所述末级伸缩支腿组件底端通过轮胎转向液压油缸与轮胎组件连接;
[0010]所述定位爪组件包括设于设于上端的伸缩方管,所述伸缩方管底端设有连接座总成,且连接座总成通过连接销轴Ⅰ与末级伸缩支腿组件连接,且伸缩方管的中部通过翻转液压油缸与末级伸缩支腿组件连接,所述伸缩方管内部设有伸长液压油缸,所述伸缩方管底端设有固定支撑板,所述固定支撑板底端设有支撑爪,所述伸长液压油缸输出轴贯穿固定支撑板与支撑爪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一级伸缩支腿组件上端设有连接台,且连接台与抬升液压油缸一侧连接,所述抬升液压油缸另一侧与支撑关节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油缸控制支腿组件的俯仰角度A的控制范围在

10
°
~30
°

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可通过抬升液压油缸行程控制离地间隙,最大值离地间隙H约为3.8m,最小离地间隙H1约为1.2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左右旋转液压油缸控制支腿组件左右旋转角度B控制范围在

30
°
~25
°
之间。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轮胎转向液压油缸控制轮胎组件转向的角度C 在
±
10
°
之间。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钻机主体,并且可通过回转底盘旋转机体,然后左右旋转液压油缸通过支撑关节带动支腿组件进行左右移动,使其下端的轮胎组件偏转,使得支撑面积增加,然后经过翻转液压油缸带动伸缩方管使下端的支撑爪旋转,再通过伸长液压油缸使其抓紧固定,解决了大孔径潜孔钻机绝大部分钻机和空压机为一体,导致钻机机器重量重、体积大,移动不方便,机动性能差,同时,输电线路工程山地基础地形复杂、交通条件差,山地路况行走难、施工地基不平和有浮土层、突出岩石等不利条件,传统履带式潜孔钻机较难在上述工况下行走的问题。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可精准控制底盘重心。
[0020]3、本专利技术可承载15吨以上大吨位工程机械车身。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底盘总成提升正视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盘总成提升俯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底盘总成正常行走正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底盘总成正常行走俯视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腿转向行走俯视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支腿组件侧视图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腿组件的伸缩支腿剖视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爪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定位爪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级伸缩支腿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专利技术二级伸缩支腿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专利技术末级伸缩支腿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4]图13为本专利技术轮胎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5]图14为本专利技术伸缩方管结构示意图;
[0036]图中:底盘

1、支撑关节

2、支腿组件

3、定位爪组件

4、抬升液压油缸

5、回转底盘

6、液压快插接头

7、旋转接头

8、左右旋转液压油缸

9、一级伸缩支腿组件

31、二级伸缩支腿组件

32、末级伸缩支腿组件

33、轮胎组件

34、二级支腿伸缩液压油缸

35、一级支腿伸缩液压油缸

36、轮胎转向液压油缸

37、连接台

38、伸缩方管

41、连接座总成

42、连
接销轴
Ⅰ‑
43、翻转液压油缸

44、固定支撑板

45、旋转支撑块

46、连接销轴
Ⅱ‑
47、支撑爪

48、伸长液压油缸

49。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8]请参阅图1

14,本专利技术提供仿生式钻机底盘总成,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仿生式钻机底盘总成,包括底盘(1),所述底盘(1)上端设有回转底盘(6),所述回转底盘(6)侧端设有液压快插接头(7),所述回转底盘(6)上端设有旋转接头(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侧端设有支撑关节(2),所述支撑关节(2)一侧通过左右旋转液压油缸(9)与底盘(1)连接,所述底盘(1)侧端通过支撑关节(2)与支腿组件(3)连接,所述支腿组件(3)底端设有定位爪组件(4);所述支腿组件(3)包括设于最外端的一级伸缩支腿组件(31),所述一级伸缩支腿组件(31)内部设有二级伸缩支腿组件(32),且一级伸缩支腿组件(31)通过一级支腿伸缩液压油缸(36)与二级伸缩支腿组件(32)连接,所述二级伸缩支腿组件(32)内部设有二级支腿伸缩液压油缸(35)与末级伸缩支腿组件(33)连接,所述末级伸缩支腿组件(33)底端通过轮胎转向液压油缸(37)与轮胎组件(34)连接;所述定位爪组件(4)包括设于设于上端的伸缩方管(41),所述伸缩方管(41)底端设有连接座总成(42),且连接座总成(42)通过连接销轴Ⅰ(43)与末级伸缩支腿组件(33)连接,且伸缩方管(41)的中部通过翻转液压油缸(44)与末级伸缩支腿组件(33)连接,所述伸缩方管(41)内部设有伸长液压油缸(49),所述伸缩方管(41)底端设有固定支撑板(45),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锐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东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