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富专利>正文

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028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础油原料在55℃至65℃下进行加氢处理,获得基础油;步骤二:基础油中添加添加剂Ⅰ,制的混合液A;所述添加剂为有机钼添加剂、纳米氟化镧、氮硼酸脂添加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步骤三:混合液A搅拌均匀后在50℃至55℃下添加添加剂Ⅱ,混合20min后获得润滑油;所述添加剂Ⅱ为降凝剂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降凝剂的添加百分比为0.3%至0.7%;消泡剂的添加百分比为0.01%至0.05%;润滑油可以减小对装置的磨损。置的磨损。置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制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所谓润滑油,简单地说,就是介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具有减少两个物体因接触而产生摩擦的功能者;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
[0003]现有技术中的触发均匀加热式润滑油制备工艺结包括搅拌桶,搅拌桶侧边外壁对应设置有若干侧边加热模块,侧边加热模块至少包括侧边加热组件A、侧边加热组件B、侧边加热组件C,搅拌桶底端外壁上还设置有底部加热模块,且搅拌桶内部还设置有分别与侧边加热组件A、侧边加热组件B、侧边加热组件C、以及底部加热模块配合使用的温度检测传感器A、温度检测传感器B、温度检测传感器C、以及底部温度检测传感器;
[0004]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是无法制备对装置磨损较小的润滑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对装置磨损较小的润滑油。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基础油原料在55℃至65℃下进行加氢处理,获得基础油;
[0009]步骤二:基础油中添加添加剂Ⅰ,制的混合液A;
[0010]所述添加剂为有机钼添加剂、纳米氟化镧、氮硼酸脂添加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
[0011]步骤三:混合液A搅拌均匀后在50℃至55℃下添加添加剂Ⅱ,混合20min后获得润滑油;
[0012]所述添加剂Ⅱ为降凝剂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降凝剂的添加百分比为0.3%至0.7%;消泡剂的添加百分比为0.01%至0.05%;
[0013]所述有机钼添加剂的制备过程为:
[0014]步骤一:按重量称量有机钼56份~62份、抗氧化剂26份~60份和极压剂8份至11份;
[0015]步骤二:有机钼、抗氧化剂和极压剂混合形成混合液B;
[0016]步骤三:混合液B在55℃~65℃下混合20~40min,制的有机钼添加剂。
[0017]所述氮硼酸脂添加剂的制备过程为:
[0018]步骤一:将乙醇与水按照重量比例5:2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C;
[0019]步骤二:表面修饰剂和氟化镧摩尔比为7:3进行混合,形成物质A;
[0020]步骤三:混合液C和物质A在45℃~50℃下混合30~35min,制的氮硼酸脂添加剂。
[0021]一种润滑油制备装置,包括加热机构、推动机构、混合支架、搅拌机构和注入机构,
加热机构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推动机构,加热机构上连接有混合支架,混合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混合支架上滑动连接有注入机构,注入机构滑动连接在两个推动机构之间;
[0022]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筒、加热底板、滑动支架Ⅰ、横移丝杆和定位板,加热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底板,加热底板上设置有电热丝,加热筒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支架Ⅰ,两个滑动支架Ⅰ上均转动连接有横移丝杆,横移丝杆上设置有驱动其进行转动的动力机构Ⅰ,动力机构Ⅰ优选为伺服电机,加热筒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两个定位板上均设置有多个三角凸起;
[0023]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支架、调整丝杆Ⅰ、调整滑块、伸缩机构和推动弧板,推动支架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调整丝杆Ⅰ,每个调整丝杆Ⅰ上均通过螺纹连接有调整滑块,多个调整滑块均滑动连接在推动支架上,每个调整滑块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机构,两个伸缩机构的伸缩端均固定连接有推动弧板,两个横移丝杆上均通过螺纹连接有推动支架,两个推动支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支架Ⅰ上;
[0024]混合支架包括混合筒、升降支架、混合内筒、滑动支架Ⅱ、卡接块、转轮和齿圈,混合筒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架,混合筒内固定连接有混合内筒,混合筒滑动连接在加热筒内,升降支架连接在加热筒上,升降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支架Ⅱ,升降支架的前后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卡接块,卡接块和升降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升降支架的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轮,两个转轮分别位于两个推动机构内,混合筒内固定连接有齿圈;
[0025]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环和搅拌螺旋,搅拌环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搅拌螺旋,搅拌环转动连接在混合筒上,搅拌环上设置有驱动其进行转动的动力机构Ⅱ,动力机构Ⅱ优选为伺服电机,多个搅拌螺旋均和齿圈啮合传动;
[0026]注入机构包括注入支架、限位柱、调整丝杆Ⅱ、调整支架和注入筒,注入支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注入支架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两个注入支架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支架Ⅱ上,两个限位柱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推动支架上,两个注入支架上均转动连接有多个调整丝杆Ⅱ,对应的两个调整丝杆Ⅱ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有调整支架,每个调整支架上均固定连接有注入筒。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制备工艺框图一;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制备工艺框图二;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制备工艺框图三;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润滑油制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推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0035]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支架和搅拌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0036]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支架和搅拌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0037]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
[0040]加热机构10;加热筒11;加热底板12;滑动支架Ⅰ13;横移丝杆14;定位板15;
[0041]推动机构20;推动支架21;调整丝杆Ⅰ22;调整滑块23;伸缩机构24;推动弧板25;
[0042]混合支架30;混合筒31;升降支架32;混合内筒33;滑动支架Ⅱ34;卡接块35;转轮36;齿圈37;
[0043]搅拌机构40;搅拌环41;搅拌螺旋42;
[0044]注入机构50;注入支架51;限位柱52;调整丝杆Ⅱ53;调整支架54;注入筒55。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6]实施例一:
[0047]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8]步骤一:基础油原料在55℃下进行加氢处理,获得基础油;
[0049]步骤二:基础油中添加有机钼添加剂和纳米氟化镧,制的混合液A;
[0050]步骤三:混合液A搅拌均匀后在50℃至55℃下添加0.3%的降凝剂,混合20min后获得润滑油;
[0051]所述有机钼添加剂的制备过程为: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基础油原料在下进行加氢处理,获得基础油;步骤二:基础油中添加添加剂Ⅰ,制的混合液A;步骤三:混合液A搅拌均匀后添加添加剂Ⅱ,获得润滑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有机钼添加剂、纳米氟化镧、氮硼酸脂添加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Ⅱ为降凝剂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钼添加剂的制备过程为:步骤一:按重量称量有机钼56份~62份、抗氧化剂26份~60份和极压剂8份至11份;步骤二:有机钼、抗氧化剂和极压剂混合形成混合液B;步骤三:混合液B在55℃~65℃下混合20~40min,制的有机钼添加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氮硼酸脂添加剂的制备过程为:步骤一:将乙醇与水按照重量比例5:2进行混合,形成混合液C;步骤二:表面修饰剂和氟化镧摩尔比为7:3进行混合,形成物质A;步骤三:混合液C和物质A在45℃~50℃下混合30~35min,制的氮硼酸脂添加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还使用一种润滑油制备装置,该装置包括加热机构(10)和连接在加热机构(10)左右两侧的推动机构(20),还包括加热机构(10)上连接的混合支架(30),混合支架(30)上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40),混合支架(30)上滑动连接有注入机构(50),注入机构(50)滑动连接在两个推动机构(20)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10)包括加热筒(11)和固定连接在加热筒(11)底部的加热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
申请(专利权)人:王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