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缝线锚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97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6
本申请涉及缝线锚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缝线锚钉,其包括可变形的锚钉本体和缝线,所述锚钉本体为片状编织结构,所述缝线穿设在锚钉本体上,所述锚钉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对称设置在靠近锚钉本体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之间,所述缝线一端穿过第一出线孔,并绕过锚钉本体的一端,然后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接着绕过锚钉本体的另外一端,最后从第二出线孔穿出。本申请具有改善现有全缝线锚钉锚固效果不好问题的效果。不好问题的效果。不好问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缝线锚钉


[0001]本申请涉及缝线锚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缝线锚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近年来,随着硬材质锚钉技术应用日趋广泛,但硬材质锚钉已知存在很多缺陷:钛合金金属锚钉植入后容易因排异反应发生炎症,造成植入部位发生骨溶解,引发锚钉松动、移位,造成固定失败。PLA类可吸收锚钉植入后可能会过早降解和破碎,继发锚钉移位导致固定牢固度下降,降解物可能导致滑膜炎,骨溶解等问题。尽管PEEK材质的带线锚钉解决了钛合金锚钉植入后容易松动、移位等问题,也解决了可吸收材质的锚钉植入后破裂或过早降解,继发移位导致固定牢固度下降,降解物容易导致滑膜炎,骨溶解等问题,但是仍然存在锚钉植入部位骨道较大,致使骨去除量较大,容易发生骨折或者骨破裂等问题。此外,硬材质锚钉植入后一旦从骨道脱离,硬质锚钉会对附近关节组织和骨表面造成损伤。
[0003]为了解决硬材质锚钉存在的问题,出现了全缝线锚钉产品。该产品锚钉部分采用可以用来制作缝线的材料制成。具有以下优点:软材料锚钉可以任意改变形状,固定时所需的骨道小,骨移除量少;容易移除和返修,返修时可稍微扩大骨道,换用硬材质锚钉;即便软材质的全缝线锚钉植入后从骨道中脱出,不会对周围关节和骨表面造成损伤。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现有的全缝线锚钉存在打结不充分的问题,容易造成锚固效果降低,并且容易发生失效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现有全缝线锚钉锚固效果不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全缝线锚钉。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缝线锚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全缝线锚钉,包括可变形的锚钉本体和缝线,所述锚钉本体为片状编织结构,所述缝线穿设在锚钉本体上,所述锚钉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对称设置在靠近锚钉本体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之间,所述缝线一端穿过第一出线孔,并绕过锚钉本体的一端,然后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接着绕过锚钉本体的另外一端,最后从第二出线孔穿出。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设置的锚钉本体以及穿设在锚钉本体上的缝线,在使用时,将穿线后的锚钉本体塞入到预制的骨道内,缝线的两个自由端位于骨道外部,然后工作人员拉动缝线,缝线开始进行收缩,在收缩过程中,采用该种穿线方式设置的锚钉本体的两端部开始从片状发生弯曲变形,并且在锚钉本体与骨道内壁的摩擦力作用下,锚钉本体会逐渐收缩变形并折叠成一团,并且在骨道内部的厚度增加,使锚钉本体与骨道内壁的摩擦力达到最大,从而使锚钉本体固牢固的固定在骨道内部。
[0008]可选的,所述锚钉本体为长条状编织物,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位于靠近长条状编织物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
之间。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长条状编织物需要固定在预制骨道内时,采用该种穿线方式,能够在收缩拉紧缝线过程中,使长条状编织物在骨道内部进行折叠并逐渐折叠成M型,将薄片状态的长条状编织物逐渐折叠成厚度较厚的长条状编织物,折叠后的长条状编织物能够刚好紧密卡紧到骨道内壁上。
[0010]可选的,所述缝线在长条状编织物上设置有若干条,所述缝线穿设的长度方向与长条状编织物的长度方向相同。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线数量的多少由需要对软组织固定的位置进行确定的,缝线的数量可以是一条或者多条,当缝线的数量有多条时,能够对复杂状况的软组织进行修复固定,在长条状编织物上选择多条缝线数量时,工作人员能够更快的将长条状编织物在骨道内部进行收缩折叠,并且设置的多条缝线,能够使长条状编织物更好的折叠成更加理想的状态。
[0012]可选的,所述长条状编织物上的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均为长条形,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长度方向与长条状编织物的宽度方向相同。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到长条状编织物两端部的部分发生折叠时,两第一穿线孔之间的连线和两第二穿线孔之间的连线相比长条状编织物其它地方更容易发生折叠,同时,也能避免弯折的位置处发生在长条状编织物的其它地方,导致长条状编织物反向折叠的部分与骨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达不到最大的程度。
[0014]可选的,所述锚钉本体为圆形编织物,所述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沿圆形编织物的直径方向排列设置,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对称设置且靠近圆形编织物的边缘处,所述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之间,所述缝线一端穿过第一出线孔,并绕过圆形编织物的边缘处,然后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接着绕过圆形编织物的另一侧边缘处,最后从第二出线孔穿出。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圆形编织物需要固定在骨道内时,采用与长条状编织物同样的穿线方式,在逐渐收紧缝线时,缠绕设置在圆形编织物上的缝线使圆形编织物的边缘部分也能够逐渐进行折叠,最终使圆形编织物折叠的剖视图成M型并且折叠后的圆形编织物的厚度较厚,使其能够卡紧到骨道内壁上,圆形编织物在塞入到骨道内部后,圆形编织物的周圈边缘处均能够与骨道内壁抵接,能够更好的增加圆形编织物与骨道之间的摩擦力,使圆形编织物在骨道内部更好的折叠成型,增大与骨道之间的拉力。
[0016]可选的,所述缝线在圆形编织物上设置有若干条,所述缝线穿设的长度方向与圆形编织物的直径方向相同。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缝线数量的多少由需要对软组织固定的位置进行确定的,在圆形编织物上穿设的缝线数量可以是一条或者多条,当缝线的数量有多条时,能够对复杂状况的软组织进行修复固定,在圆形编织物上选择多条缝线数量时,工作人员能够更快的将圆形编织物在骨道内部进行收缩折叠,使圆形编织物的中心部分快速向上隆起,并且设置的多条缝线,能够使圆形编织物更好的折叠成更加理想的状态,使圆形编织物与骨道内壁的摩擦力达到最大。
[0018]可选的,所述圆形编织物上的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均为长条形,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的长度方向与圆形编织物的直径方向垂直。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到圆形编织物边缘的部分发生折叠时,两第一穿线孔之间的连线和两第二穿线孔之间的连线相比圆形编织物其它地方更容易发生折叠,同时,也能避免弯折的位置处发生在圆形编织物的其它地方,导致圆形编织物反向折叠的部分与骨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达不到最大的程度。
[0020]可选的,所述缝线为扁缝线或者圆缝线,所述缝线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纱线编织而成的缝线。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种材料编织的缝线强度更高,不会轻易出现磨损,并且对软组织的捆扎效果更好。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长条状编织物上或者圆形编织物设置的穿线方式,使两种编织物在骨道内部能够更好的折叠,并且采用该种穿线方式,能够在收缩拉紧缝线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变形的锚钉本体和缝线(1),所述锚钉本体为片状编织结构,所述缝线(1)穿设在锚钉本体上,所述锚钉本体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4)、第二穿线孔(5)、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所述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对称设置在靠近锚钉本体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位于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之间,所述缝线(1)一端穿过第一出线孔(6),并绕过锚钉本体的一端,然后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接着绕过锚钉本体的另外一端,最后从第二出线孔(7)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锚钉本体为长条状编织物(2),所述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位于靠近长条状编织物(2)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出线孔(6)和第二出线孔(7)位于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1)在长条状编织物(2)上设置有若干条,所述缝线(1)穿设的长度方向与长条状编织物(2)的长度方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缝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编织物(2)上的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均为长条形,第一穿线孔(4)和第二穿线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俊黎建波张耀东高腾王明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益达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