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托及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52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枕托及床垫,所述枕托内嵌于所述床垫中,并位于所述枕托通常放置的位置。所述枕托相对于所述床垫升降高度和/或调节角度;所述枕托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板升降高度;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板调节角度。所述枕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实用;人们能根据个人睡姿调整枕托高度和/或角度,利于提高人们睡眠质量和保护颈椎健康。质量和保护颈椎健康。质量和保护颈椎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枕托及床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内嵌有可电动调节枕面高度和角度的枕托的床垫。

技术介绍

[0002]枕头、床垫等寝具是人们居家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保证高质量睡眠的基本的环境。目前,枕头和床垫通常是两个独立的寝具,并且人们常用的枕头一般不能根据用户的睡姿进行高低或角度的调节。而人们长期使用高度或角度不合适的枕头会破坏脊柱和颈椎的正常结构影响大脑供氧供血不足,诱发头痛、肩膀僵硬、手脚麻木、腰痛等病症,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因此,提供一种内嵌有可电动调节枕面高度和角度的枕托的床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要的改进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枕头和床垫的缺陷,提供一种内嵌有可电动调节枕面高度和角度的枕托的床垫。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嵌有可电动调节枕面高度和角度的枕托的床垫:所述枕托内嵌于所述床垫,并位于枕托通常放置的位置;所述枕托相对于所述床垫升降高度和/或调节角度。
[0005]所述枕托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板升降高度;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之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板调节角度。
[000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推杆电机、转盘和联动机构,所述推杆电机通过销钉连接所述转盘,所述转盘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所述联动机构。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盘在所述推杆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协调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所述联动机构运动。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螺母、第二滑动螺母和螺杆,所述第一滑动螺母和第二滑动螺母沿所述螺杆做直线运动。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滑动螺母和第二滑动螺母,所述第一滑动螺母和第二滑动螺母背向/相向滑动时,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拉动所述第二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板升/降高度。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滑块电机、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滑块电机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第一驱动杆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滑块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杆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于所述滑块的另一侧。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做直线运动,带动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拉动所述第三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板发生翻转。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为长方体。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上开设有槽口,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一部分内嵌于所述槽口中。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之间对称设置有交叉支架,所述交叉支架限制所述第二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板的升降高度。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床垫内嵌有所述的枕托,所述枕托位于通常放置的位置,所述枕托相对于所述床垫升降高度和/或调节角度。
[0016]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实用;人们能根据个人睡姿调整枕托高度和/或角度,利于提高人们睡眠质量和保护颈椎健康,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8]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枕托机械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枕托机械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A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B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驱动装置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请参阅图1至图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002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床垫a、枕托b,所述枕托b内嵌于所述床垫a中,并位于所述枕托b通常放置的位置。所述枕托b相对于所述床垫a升降高度和/或调节角度。
[0028]所述枕托b包括,第一板1、第二板2、第三板3、第一驱动装置4、第二驱动装置5,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固设于所述第一板1和所述第二板2之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固设于所述第二板2和所述第三板3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所述第二板2相对于所述第一板1升降高度,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驱动所述第三板3相对于所述第二板2调节角度。
[0029]如图2所示,所述第三板3包括第一弯折件31、第二弯折件32、第三弯折件33、第四弯折件34,所述第一弯折件31和所述第二弯折件32对位固设于所述第三板3的底面两侧,所述第一弯折件31和所述第二弯折件32的固定位置在所述第三板3的短边上且偏向所述第三板3的一侧长边,所述第三弯折件33和所述第四弯折件34对位固设于所述第三板3的底面中部。
[0030]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板1和所述第二板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交叉支架6,所述交叉支架6包括第一带槽弯折板61、第二带槽弯折板62、第一支架63、第二支架64,所述第一带槽弯折板61固设于所述第一板1,所述第二带槽弯折板62固设于所述第二板2,所述第一支架63和所述第二支架64中间经转轴铰接在一起,所述交叉支架6能限制所述第二板2 相对于所述第一板1升降高度时,与所述第一板1保持平行。
[0031]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板2包括第五弯折件21、第六弯折件22、第七弯折件23、第八弯折件24、第一电机支架25,第二电机支架26、第三电机支架27,所述第五弯折件21和所述第六弯折件22对位固设于所述第二板2的表面两侧,所述第七弯折件23和所述第八弯折件24以所述第二板2的中心沿所述第二板2的长度方向对称固定于所述第二板2的底面,所述第一电机支架25固设于所述第二板2的一侧长边中部,所述第二电机支架26和所述第三电机支架27对称固设于所述第二板2的另一侧长边中部,所述第二板2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01、第二限位槽202、第三限位槽203。回顾图2,所述第五弯折件21通过转轴铰接于所述第一弯折件31,所述第六弯折件22通过转轴铰接于所述第二弯折件32。
[0032]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驱动装置5包括滑块电机51、第一驱动杆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枕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第一驱动装置,固接在所述第一板上;第二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二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板升降高度;第二驱动装置,固接在所述第二板上;第三板,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三板相对于所述第二板调节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推杆电机、转盘和联动机构,所述推杆电机通过销钉连接所述转盘,所述转盘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所述联动机构,所述转盘在所述推杆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协调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带动所述联动机构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滑动螺母、第二滑动螺母和螺杆,所述第一滑动螺母和第二滑动螺母沿所述螺杆做直线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分别固接于所述第一滑动螺母和第二滑动螺母,所述第一滑动螺母和第二滑动螺母背向/相向滑动时,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剑波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欧米伽智能家居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