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42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探头部;所述外壳内形成腔体,所述探头部能够轴向移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可容探头部通过的通孔,所述探头部的前端与外壳的前端齐平时,所述探头部的后端与腔体的后壁之间存有缝隙;所述探头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前端能够伸出通孔;所述探头部伸出通孔与眼球角膜接触后,能够依靠眼球角膜的弹力使自身缩至外壳内。上述技术方案中,探头部在自身重力下,可自然垂落从外壳端部伸出,在受到一定外力的时候,探头部可自动回缩,在眼科检查时,在探头部接触眼部时受到角膜弹力可自动缩回;探头部在使用时几乎不受压力作用,减小检测误差。减小检测误差。减小检测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声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A超是A型超声波的简称,它是根据声波的时间与振幅的关系,来探测声波的回波情况,其定位准确性较高。眼用A超是将探头置于眼前,声束向前传播,每遇一个界面发生一次反射,回声按返回时间以波峰形式排列在基线上,以波峰的高度表示回声强度,回声愈强,波峰愈高,形成一维线性图像,对组织鉴别力较高。可显示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轴长度,精确度达0.01mm,用于眼活体结构测量。
[0003]A超自1956年至今,在测量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人为的误差,即操作者手持探头A超探头的力度,如果力度过大则可出现人为的1至2毫米的误差,绝大多数均是以眼轴缩短为主,1毫米的眼轴相当于300度的屈光不正。
[0004]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控方面,眼轴的测量是眼科临床上对近视眼判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操作者手部略微用力,便可使一个近视300度的青少年变成正常眼轴,或者具有远视储备的眼轴,
[0005]对于白内障患者来说,眼轴加角膜曲率便可计算出合适的人工晶体度数,眼轴测短则会影响术后患者视觉效果。
[0006]现今市面上的眼科AB超中的A超仍然是一体化固定探头,对操作者的手法要求极其严格。误差常常制约最后效果,以及会出现掩埋病情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在进行眼科A超检测时,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为无意的误差,极大程度的保证检查的准确性。
[0008]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
[0009]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探头部;
[0010]所述外壳内形成腔体,所述探头部能够轴向移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0011]所述外壳的前端设有可容探头部通过的通孔,所述探头部的前端与外壳的前端齐平时,所述探头部的后端与腔体的后壁之间存有缝隙;
[0012]所述探头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前端能够伸出通孔;所述探头部伸出通孔与眼球角膜接触后,能够依靠眼球角膜的弹力使自身缩至外壳内。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探头部是能够在外壳内轴向移动的,相对外壳具有可伸缩性;在探头部的自身重力下,可自然垂落从外壳端部伸出,在受到一定外力的时候,探头部可自动回缩,在眼科检查时,在探头部接触眼部时受到角膜弹力可自动缩回;因此探头部在使用时几乎不受压力作用,从而实现零负压检测,减小检测误差。此外,使用者在握持本装置时,作用于装置的压力被壳体外层吸收后,对探头部的影响小,精确检测结果。
[0014]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内壁上贴合固定设置有导轨层,所述导轨层上设有滑槽,所述
探头部上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条。该技术方案中,滑槽与滑条配合使探头部能贴合导轨层内壁自然滑落,防止探头部在外壳内晃动;此外,导轨层与探头部留有空间可吸收压力,防止探头部被挤压。
[0015]作为优选,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外壳两端处的前/后端板,通孔设置在前端板上,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周向设有橡胶垫,所述探头部的重力大于探头部与橡胶垫之间的摩擦力。该技术方案中,橡胶垫的设置能够防止前端板与探头部长期接触有所磨损,此外,也有效防止探头部前端晃动。
[0016]作为优选,所述前端板的厚度大于缝隙的宽度。该技术方案中,前端板的厚度大于缝隙的宽度是为了使探头部在缩回外壳内时,也能处于前端板的通孔内,防止探头部在缩回外壳内时,滑入导轨层与探头部之间的空间内,无法正常使用。
[0017]作为优选,所述探头部包括超声探头、固化层以及滑条,所述固化层周向包覆住超声探头,并使其前端露出一段;所述滑条有多条,并周向规则固定设置在固化层的后侧壁上,相应地,所述滑槽有多个,并周向规则开设在导轨层的内壁上;所述导轨层上,相邻两个滑槽间设有凸起,防止滑条转动。该技术方案中,固化层保护超声探头,滑条设置在固化层后侧能够滑行一段距离;滑条卡入滑槽内滑移,也有效防止探头部周向转动。
[0018]作为优选,所述探头部的后端连接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与滑条连接,另一端与后端板连接;所述拉簧的拉力小于探头部的重力。该技术方案中,拉簧的设置能够使探头部缓慢下落,避免探头部下落过快频繁撞击前端板,也防止在偶尔情况使用时,探头部下落过快对被测者的眼部造成损害;再者,拉簧在探头部伸出外壳后处于拉伸状态,在超声探头触及眼部后又在拉簧的作用力下缩回更为顺畅。
[0019]作为优选,所述前端板的内壁周向设有海绵垫,所述探头部依靠自身重力,前端伸出通孔时,滑条抵接在海绵垫上。该技术方案中,海绵垫的设置使探头部伸出外壳时,其上的滑条抵住前端板时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防止滑条与前端板的猛然接触,也可使探头最后缓慢伸出。
[0020]作为优选,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防尘圈,所述防尘圈的内壁上设有多条T型滑条,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T型滑条相配合的T型滑槽。该技术方案中,在不使用检测装置时,由于超声探头正常放置时是露出外壳的,防尘圈设置在露出部分的外围,防止灰尘触及探头影响灵敏度;在使用时,防尘圈能够沿外壳壁滑动露出探头,T型滑条配合T型滑槽有效防止防尘圈从外壳壁上脱开。
[0021]作为优选,所述防尘圈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卡接的外螺纹。该技术方案中,在防尘圈沿着外壳的外壁滑动至探头露出后,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卡接将防尘圈相对外壳锁定。
[0022]作为优选,所述防尘圈的外壁设有多个适于人体指部着力点的凹陷区域,所述凹陷区域的最大凹陷宽度小于防尘圈的圈壁厚度。该技术方案总,凹陷区域是为使用者提供着力点,在用户该检测装置,因表面光滑,怕其掉落时,会稍加用力握持,而手指落于凹陷区域能够减缓用户对装置的压力检查,使探头处于零负压状态。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的端面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1)和探头部(2);所述外壳(1)内形成腔体,所述探头部(2)能够轴向移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外壳(1)的前端设有可容探头部(2)通过的通孔(3),所述探头部(2)的前端与外壳(1)的前端齐平时,所述探头部(2)的后端与腔体的后壁之间存有缝隙;所述探头部(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前端能够伸出通孔(3);所述探头部(2)伸出通孔(3)与眼球角膜接触后,能够依靠眼球角膜的弹力使自身缩至外壳(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壁上贴合固定设置有导轨层(4),所述导轨层(4)上设有滑槽(5),所述探头部(2)上设有与所述滑槽(5)相配合的滑条(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外壳(1)两端处的前/后端板,通孔(3)设置在前端板(7)上,所述通孔(3)的内壁上周向设有橡胶垫(8),所述探头部(2)的重力大于探头部(2)与橡胶垫(8)之间的摩擦力。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7)的厚度大于缝隙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眼科超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部(2)包括超声探头(9)、固化层(10)以及滑条(6),所述固化层(10)周向包覆住超声探头(9),并使其前端露出一段;所述滑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百杨视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