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173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调色剂。一种调色剂,其包含调色剂颗粒,所述调色剂颗粒包含含有聚酯树脂的粘结剂树脂和具有磺酸基的聚烯烃系树脂,其中所述具有磺酸基的聚烯烃系树脂是其中乙烯基系聚合物键合至聚烯烃的聚合物,所述乙烯基系聚合物中含有磺酸基的单体单元的含量比例为1.0质量%至20.0质量%,在通过测定将调色剂基于个数分为大致均等的两份而得到的大粒径调色剂和小粒径调色剂而获得的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色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子照相系统、静电记录系统和静电打印系统的调色剂。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电子照相全色复印机的使用日益广泛,不仅需要更高速化和高图像质量化,而且还需要进一步的图像浓度的稳定化。出于增强点再现性的目的需要小粒径的调色剂,作为改善图像质量的具体措施。
[0003]因此,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3

088686提出一种具有小粒径和窄(sharp)粒径分布的调色剂,以提高点再现性。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

145800提出一种调色剂,其中针对其各粒径范围来调整二氧化硅细颗粒的覆盖率,以改善在粒径分布上表现出变化的调色剂的带电性能和产量。此外,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2

351148提出一种调色剂,其中添加含有磺酸基的树脂作为用于改善调色剂的带电性能的电荷控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3

088686公开的小粒径调色剂在常温常湿环境下的图像输出中提供良好的图像质量。然而,由于壳层和无机细颗粒的覆盖率是均匀的,表面电荷密度是恒定的,与粒径无关。因此,随着调色剂粒径变小,表面积减小,并且每调色剂颗粒的带电量(charge quantity)减少。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在小粒径调色剂的粒径分布的细粉侧的调色剂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调色剂的带电量小,因此电场追随性(electric field followability)相应地低。
[0005]已经发现,当尝试通过使用电场从静电潜像承载构件转印至中间转印构件或介质时,在一些情况中,在电子照相系统的转印工序中,调色剂的转印性有时会下降。此外,在AC显影系统中,来自静电潜像承载构件的回拉偏压(pull

back bias)所产生的力弱,因此调色剂可保持粘附至静电潜像承载构件,从而可发生起雾。
[0006]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

145800公开的调色剂中,针对各粒径范围来调整无机细颗粒的覆盖率,因此表面电荷密度随粒径而变化。然而,已经发现,由于调整覆盖率以降低细粉侧的调色剂的带电性能,转印性可下降,并且起雾可更加明显地发生。
[0007]将含磺酸基的树脂混入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2

351148中描述的调色剂中,从而提高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带电量。由于可以提高还包括细粉侧在内的调色剂整体的带电能力,可以抑制该调色剂中起雾的发生。但是,低温低湿环境下的带电量容易提高,特别是粗粉侧的带电量变得过大;结果发现,在一些情况下,调色剂与显影剂承载体之间的静电附着力增加,静电潜像承载构件中的显影性能下降,并且图像浓度降低。
[0008]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良好的图像浓度和转印性以及起雾抑制之间存在折衷,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克服上述折衷并提供优异的图像质量的调色剂。本公开提供具有优异的图像质量、转印性和图像浓度并且抑制起雾的调色剂。
[0009]本公开涉及一种调色剂,其含有调色剂颗粒,所述调色剂颗粒含有
[0010]含有聚酯树脂的粘结剂树脂,和
[0011]具有磺酸基的聚烯烃系树脂,其中
[0012]具有磺酸基的聚烯烃系树脂是其中乙烯基系聚合物键合至聚烯烃的聚合物;
[0013]乙烯基系聚合物中含有磺酸基的单体单元的含量比例为1.0质量%至20.0质量%;和
[0014]在使用惯性分级系统的分级机将所述调色剂分为两组,即含有大粒径调色剂的第一组和含有小粒径调色剂的第二组,使得第一组的调色剂颗粒数与第二组的调色剂颗粒数大致均等时,
[0015]满足表达式(1):
[0016]1.10≤(As/Bs)/(Al/Bl)≤2.00
ꢀꢀ…ꢀ
(1)
[0017]其中As表示在通过根据ATR法、使用Ge作为ATR晶体、和红外光入射角设定为45
°
的条件下测定所述第二组获得的FT

IR光谱中,归属于聚烯烃系树脂中含有的磺酸基的在1130cm
‑1至1170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相对于归属于聚酯树脂中的羰基的在1713cm
‑1至1723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的比;
[0018]Bs表示在通过根据ATR法、使用金刚石作为ATR晶体、和红外光入射角设定为45
°
的条件下测定所述第二组获得的FT

IR光谱中,归属于聚烯烃系树脂中含有的磺酸基的在1130cm
‑1至1170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相对于归属于聚酯树脂中的羰基的在1713cm
‑1至1723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的比;
[0019]Al表示在通过根据ATR法、使用Ge作为ATR晶体、和红外光入射角设定为45
°
的条件下测定所述第一组获得的FT

IR光谱中,归属于聚烯烃系树脂中含有的磺酸基的在1130cm
‑1至1170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相对于归属于聚酯树脂中的羰基的在1713cm
‑1至1723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的比;和
[0020]Bl表示在通过根据ATR法、使用金刚石作为ATR晶体、和红外光入射角设定为45
°
的条件下测定所述第一组获得的FT

IR光谱中,归属于聚烯烃系树脂中含有的磺酸基的在1130cm
‑1至1170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相对于归属于聚酯树脂中的羰基的在1713cm
‑1至1723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的比。
[0021]本公开可以提供具有优异图像质量、转印性和图像浓度并且抑制起雾的调色剂。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将从参考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热球形化处理装置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除非另外特别指出,否则表示数值范围的诸如“从XX至YY”和“XX至YY”的表达是指包括作为端点的下限和上限的数值范围。
[0024]如上所述,小粒径调色剂诸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3

088686中所公开的,在良好的图像浓度、转印性和起雾抑制之间表现出折衷,并且因此在图像质量、图像浓度、转印性和起雾抑制方面具有改进的空间。
[0025]因此,本专利技术人进一步研究了表现优异的图像质量、图像浓度、转印性和起雾抑制
的调色剂。当使调色剂的粒径较小以改善图像质量时,每调色剂颗粒的表面积减小,并且带电量也减小。结果,转印性下降并且发生起雾。
[0026]相反,如常规提出的那样,仅通过增加调色剂的带电量就可以改善转印性并抑制起雾;然而,静电潜像被少量的调色剂掩埋(burie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含有调色剂颗粒,所述调色剂颗粒含有含有聚酯树脂的粘结剂树脂,和具有磺酸基的聚烯烃系树脂,其中所述具有磺酸基的聚烯烃系树脂是其中乙烯基系聚合物键合至聚烯烃的聚合物;所述乙烯基系聚合物中含有磺酸基的单体单元的含量比例为1.0质量%至20.0质量%;和在使用惯性分级系统的分级机将所述调色剂分为两组,即含有大粒径调色剂的第一组和含有小粒径调色剂的第二组,使得第一组的调色剂颗粒数与第二组的调色剂颗粒数大致均等时,满足表达式(1):1.10≤(As/Bs)/(Al/Bl)≤2.00
ꢀꢀ…
(1)其中As表示在通过根据ATR法、使用Ge作为ATR晶体、和红外光入射角设定为45
°
的条件下测定所述第二组获得的FT

IR光谱中,归属于聚烯烃系树脂中含有的磺酸基的在1130cm
‑1至1170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相对于归属于聚酯树脂中的羰基的在1713cm
‑1至1723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的比;Bs表示在通过根据ATR法、使用金刚石作为ATR晶体、和红外光入射角设定为45
°
的条件下测定所述第二组获得的FT

IR光谱中,归属于聚烯烃系树脂中含有的磺酸基的在1130cm
‑1至1170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相对于归属于聚酯树脂中的羰基的在1713cm
‑1至1723cm
‑1的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的强度的比;Al表示在通过根据ATR法、使用Ge作为ATR晶体、和红外光入射角设定为45
°
的条件下测定所述第一组获得的FT

IR光谱中,归属于聚烯烃系树脂中含有的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堀尚邦满生健太佐野仁思胜间田和起子山下大辅岩崎阳介大津刚柴田隆穗三浦正治石上恒沟尾祐一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