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模压淬火可热成型的板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017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模压淬火由可热成型的钢制成的板坯(1)的方法,其具有下述方法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模压淬火可热成型的板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模压淬火由可热成型的钢制成的板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例如分割钢带的板坯,然后将这些板坯依次引入到烘箱中,在烘箱中将各个板坯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或稍微更高。在板坯适当加热后,将它们引入成型和模压淬火工具中。随后,将成型的部件从工具中取出并例如储存起来。
[0003]还已知,在由钢带制成之后,首先将板坯冷成型并且在工具中将板坯形状修剪(Formbeschnitt)。然后又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并转移到成型和淬火工具中,在其中使成型的部件淬火。
[0004]已知可对未涂覆的板坯进行模压淬火,其中然后事后必须非常复杂地除去氧化皮(Zunder),例如借助于部件的喷丸(Strahlen)。
[0005]迄今为止,通常仅使用经涂覆的板坯,其例如具有防腐涂层,特别是Al

Si涂层、锌涂层或由非金属保护漆(X

tec)制成的涂层。这种涂层用于避免在加热期间和成型步骤之前形成氧化皮。
[0006]这种防腐涂层的缺点是,其造成额外的成本,其中成型工具也可能被这种涂层污染,从而受到更大的磨损。
[0007]也不利的是,由于防腐涂层,板坯可能氢脆。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从所述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创立一种通用类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成本有利地使用,以产生模压淬火的成型件。
[0009]根据所述目的的第一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模压淬火由可热成型的钢制成的板坯的方法,其具有下述方法步骤:
‑ꢀ
将裸露的、未涂覆的板坯输送通过加热区,并连续或不连续地至少部分地至少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
‑ꢀ
在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期间,防止氧进入,
‑ꢀ
将如此加热的板坯在避免氧进入的情况下冷却至低于奥氏体化温度、但高于马氏体起始温度的温度(中间冷却),
‑ꢀ
然后在数秒钟内并在进一步冷却至马氏体起始温度之前将板坯引入到热成型工具中,在该工具中成型并至少在部分区域中模压淬火,
‑ꢀ
将成型的板坯从工具中取出并存放在别处。
[0010]通过使用裸露的、未涂覆的板坯实现了巨大的成本优势,因为同样放弃了涂层。通过由此比经涂覆的板坯更快地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实现了另一个优点。因此,以此实现了相当大的能量节省。该没有额外的防腐涂层的材料还可以更经济有利地获得。
[0011]此外,不会因涂层而发生氢脆。
[0012]为了确保不生成氧化皮,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在没有氧进入的情况下进行。此外,在进一步避免氧进入的情况下,将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的板坯冷却至低于奥氏体化温度、但高于马氏体起始温度的温度。随后,在离开冷却区之后,将板坯在最短的时间内,即在数秒,例如一至五秒内,立即引入到热成型工具中,在该工具中成型并模压淬火。
[0013]通过基本上避免氧进入,也避免了起氧化皮。最多形成对进一步加工无害的一层薄的氧化层。
[0014]因此,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缩短了至奥氏体化温度的预热时间。未涂覆的材料也比经涂覆的材料更加成本有利地获得,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出现氢脆问题。
[0015]作为对本文开始时说明的目的的第二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模压淬火由可热成型的钢制成的板坯的方法,其具有下述方法步骤:

将裸露的、未涂覆的板坯成型为成型件,

将裸露的、至少部分或甚至完全成型的板坯输送通过加热区并连续或不连续地至少部分地至少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

在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期间,防止氧进入,

将如此加热的板坯在避免氧进入的情况下通过中间冷却被冷却至低于奥氏体化温度、但高于马氏体起始温度的温度,

然后在数秒钟内并在进一步冷却至马氏体起始温度之前将板坯引入到热成型工具中,如果其尚未完全成型,则在该工具中剩余成型(restumgeformt),并至少在部分区域中模压淬火,

将成型的板坯从工具中取出并存放在别处。
[0016]就这方面而言,该提议与根据权利要求1的提议的区别仅在于,权利要求1从裸露的未涂覆的板坯出发,而根据权利要求2,该裸露的未涂覆的板坯是部分地或甚至完全地成型的,从而由该板坯材料形成相应的成型件。然后,根据进一步的方法特征处理该成型件。关于第一解决方案给出的优点也适用于第二解决方案。
[0017]优选地提供,所述板坯在隧道式炉(Durchlaufofen)中加热。
[0018]还可以提供,所述板坯被输送通过辊底式炉(Rollenherdofen)并被加热。
[0019]通过板坯是未涂覆的,辊底式炉中的辊产生较小的磨损,因为辊没有被涂层材料损坏,从而维护成本较低。
[0020]也可以提供,所述隧道式炉用气体或电加热。
[0021]优选用气体加热,但是其中也可以借助于电流来加热。相应的电流运行的加热设备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
[0022]替代地或附加地,也可以提供,所述板坯被感应地或传导地加热,任选地也在隧道式炉之前。
[0023]还可以提供,所述板坯在进入到加热区中之前被调整(gerichtet)和/或轧制。
[0024]优选提供,所述加热在保护气体、特别是惰性气体下进行。
[0025]该处理方法易于控制并且高度确定地导致避免生成氧化皮。
[0026]此外,可以优选地提供,所述中间冷却借助于铅浴、盐浴或可比较的介质中的浴进行,在所述浴中将板坯温度调节至低于750℃并高于420℃的马氏体起始温度的范围内。
[0027]由此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将温度调节至所需的范围内,从而其至少低于 750℃,以
避免生成氧化皮,但另一方面,将其调节至显著高于马氏体起始温度,从而其能够成型和模压淬火。
[0028]替代地,还可以有利地提供,所述中间冷却借助于冷的惰性气体来进行,更确切地说至750℃

420℃的温度。
[0029]还可以提供,所述中间冷却在冷却的工具中或在设备的冷却板之间进行。
[0030]还优选地提供,板坯从隧道式炉经由与其相连的封闭系统与中间冷却相连,从而没有氧进入,优选在惰性气体气氛下,将板坯从隧道式炉输送到中间冷却中。
[0031]在此,隧道式炉例如可以形成为辊底式炉。
[0032]当板坯在离开隧道式炉并被引入到中间冷却中时,为了避免氧进入到达板坯,提供从隧道式炉输送到中间冷却中在没有氧进入的情况下进行,例如通过连接通道将这两个设备彼此相连,从而由此防止空气氧进入并且能够保持保护气体气氛。
[0033]此外,优选地提供,隧道式炉和/或中间冷却在入口侧和出口侧借助于分别布置的炉门来保护防止空气进入。
[0034]在将板坯引入到设备中或从设备中运出时,这种炉门基本上避免了空气进入。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模压淬火由可热成型的钢制成的板坯(1)的方法,其具有下述方法步骤:
‑ꢀ
将裸露的、未涂覆的板坯(1)输送通过加热区(3)并连续或不连续地至少部分地至少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
‑ꢀ
在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期间,防止氧进入,
‑ꢀ
将如此加热的板坯(1)在避免氧进入的情况下通过中间冷却(4)冷却至低于奥氏体化温度、但高于马氏体起始温度的温度,
‑ꢀ
然后在数秒钟内并在进一步冷却至马氏体起始温度之前将板坯(1)引入到热成型工具(5)中,在工具(5)中成型并至少在部分区域中模压淬火,
‑ꢀ
将成型的板坯(1)从工具中取出并存放在别处。2.用于模压淬火由可热成型的钢制成的板坯(1)的方法,其具有下述方法步骤:
‑ꢀ
将裸露的、未涂覆的板坯(1)成型为成型件,
‑ꢀ
将裸露的、至少部分或甚至完全成型的板坯(1)输送通过加热区(3)并连续或不连续地至少部分地至少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
‑ꢀ
在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期间,防止氧进入,
‑ꢀ
将如此加热的板坯(1)在避免氧进入的情况下通过中间冷却(4)冷却至低于奥氏体化温度、但高于马氏体起始温度的温度,
‑ꢀ
然后在数秒钟内并在进一步冷却至马氏体起始温度之前将板坯(1)引入到热成型工具(5)中,如果其尚未完全成型,则在工具(5)中剩余成型,并至少在部分区域中模压淬火,
‑ꢀ
将成型的板坯(1)从工具中取出并存放在别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1)在隧道式炉中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板坯(1)输送通过辊底式炉并加热。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式炉或辊底式炉用气体或电加热。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1)被感应地或传导地加热,任选地也在所述隧道式炉之前。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1)在进入到加热区(3)中之前被被调整和/或轧制。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在保护气体、特别是惰性气体下进行。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冷却(4)借助于铅浴、盐浴或可比较的介质中的浴进行,在其中将板坯温度调节至低于750℃并高于420℃的马氏体起始温度的范围内。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冷却(4)借助于冷的惰性气体来进行,更确切地说至750℃

420℃的温度。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冷却在冷却的工具中或在设备的冷却的板之间进行。12.根据权利要求3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坯(1)从隧道式炉经由与其相连的封闭系统与中间冷却(4)相连,从而没有氧进入,优选在惰性气体气氛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
申请(专利权)人:比尔斯坦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