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17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记录介质被输送辊对推开引起的记录品质的降低的记录装置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输送辊对(41)、以及控制输送驱动辊(410)的驱动源的控制部。控制部判定作为介质(M)的输送方向(Y0)的上游端的后端(Mb)是否跨过设定于比输送辊对(41)的夹持位置(NP)更靠输送方向(Y0)的下游的推出区域(KA)。在未跨过推出区域(KA)的情况下,控制部调整后端(Mb)到达推出区域(KA)之前的多次输送动作中的至少一次的输送动作的进给量,以使介质(M)的后端(Mb)跨过推出区域(KA)。推出区域(KA)。推出区域(K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记录装置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输送介质的输送辊对以及在所输送的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的记录装置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具备沿着输送路径在输送方向上输送介质的输送辊对、以及在所输送的介质上记录图像的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0003]当介质检测器检测到介质的后端(上游端)之后,在包括输送辊对的夹持位置的区域中设定低速区域,在介质的后端进入低速区域之前的期间,以普通速度进行介质的输送动作,当介质的后端进入低速区域时,将介质的输送速度切换为比普通速度慢的速度。由此来抑制介质的推出。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30523号公报
[0005]但是,当介质的后端进入低速区域时,切换为比普通速度慢的速度,因此,虽然推出的影响被减低,但是,以慢的速度所对应的力来推出介质。因此,抑制介质的推出的效果小。例如,如果使介质的输送速度减慢至接近停止的微速度,则可以期待抑制推出的较大的效果。但是,在该方法中,基于介质的微速度的输送需要较长的输送时间,存在记录的吞吐量降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输送辊对,具有在朝向所述记录头的输送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驱动辊和输送从动辊;介质检测部,设置于比所述输送辊对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检测所述记录介质的端部;编码器,检测所述输送驱动辊的旋转量;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输送驱动辊的驱动源,所述控制部判定作为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的后端是否跨过推出区域,该推出区域被设定为:比由所述输送辊对从所述输送辊对的夹持位置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进给记录介质的进给量短的范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未跨过所述推出区域的情况下,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到达所述推出区域之前的多次输送动作中的至少一次输送动作的进给量进行调整,以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跨过所述推出区域。
[0007]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记录装置中的控制方法,所述记录装置具备:记录头,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输送辊对,具有在朝向所述记录头的输送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驱动辊和输送从动辊;介质检测部,设置于比所述输送辊对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检测所述记录介质的端部;编码器,检测所述输送驱动辊的旋转量;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输送驱动辊的驱动源,在所述控制方法中,包括:所述控制部判定作为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的后端是否跨过推出区域,该推出区域被设定为:比由所述输送辊对从所述输送辊对的夹持位置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进给记录介质的进给量短的范围;以及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未跨过所述推出区域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到达所
述推出区域之前的多次输送动作中的至少一次输送动作的进给量进行调整,以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跨过所述推出区域。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一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0009]图2是示出打开盖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0010]图3是示出拆除了框体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0011]图4是示出拆除了框体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0012]图5是示出输送部及记录部的一部分的侧剖视图。
[0013]图6是示出记录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0014]图7是示出介质的推出与输送电机的电机电流的关系的示意图。
[0015]图8是比较介质的后端到达推出区域的过程的输送速度波形的图表。
[0016]图9是示出测量被检测位置与夹持位置之间的测量距离的方法的示意图。
[0017]图10是说明校正输送控制中的校正进给量的运算方法的示意图。
[0018]图11是说明校正输送控制的示意图。
[0019]图12是说明对于以校正进给量进行输送之前的介质的记录动作的示意侧视图。
[0020]图13是说明对于以校正进给量进行输送的介质的记录动作的示意侧视图。
[0021]图14是示出对于校正输送后以普通的进给量进行输送的介质的记录动作的示意侧视图。
[0022]图15是示出在后端位于夹持位置的附近的定时以校正进给量输送介质的变更例的示意图。
[0023]图16是示出将校正进给量分散于多个输送动作的变更例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1

记录装置,12

装置主体,13

盖,15

操作面板,16

电源操作部,17

液体供给源,18

容纳部,18a

供给盖,19

窗部,20

进给盖,21

进给部,22

进给托盘,22A

边缘引导件,23

记录部,24

滑架,25

记录头,25A

喷嘴面,25N

喷嘴,26

排出盖,27

堆叠器,28

喷嘴列,30

主架,30A

导轨,31

移动机构,32

滑架电机,33

同步带,34

线性编码器,40

输送部,41

输送辊对,410

输送驱动辊,42

排出辊对,420

排出驱动辊,43

输送从动辊,45

介质引导部件,46

介质引导机构,47

引导部件,471

支轴,48

施力部件,50

支承部件,50A

支承面,51

第一肋,52

第二肋,53

第三肋,58

液体吸收体,60

维护装置,61

罩,62

擦拭器,63

吸引泵,65

废液盒,71

输送电机,72

动力传递机构,74

编码器,741

旋转标尺,742

光学传感器,75

排出口,76

作为介质检测部的一例的介质检测器,81

按压部件,815

抵接部,82

弹性部件,10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头,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输送辊对,具有在朝向所述记录头的输送方向上输送记录介质的输送驱动辊和输送从动辊;以及控制部,控制所述输送驱动辊的驱动源,所述控制部判定作为所述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的后端是否跨过推出区域,该推出区域被设定为:比由所述输送辊对从所述输送辊对的夹持位置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进给记录介质的进给量短的范围,在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未跨过所述推出区域的情况下,对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到达所述推出区域之前的多次输送动作中的至少一次输送动作的进给量进行调整,以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跨过所述推出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有:介质检测部,在比所述输送辊对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处检测所述记录介质的端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之后,判定是否跨过所述推出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是驱动所述输送驱动辊的输送电机,所述控制部检测记录介质的后端通过所述输送辊对时的所述输送电机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基于该变化的检测结果设定所述夹持位置。4.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编码器,检测所述输送驱动辊的旋转量;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编码器输出的检测脉冲信号测量从所述介质检测部检测到记录介质的后端的被检测位置到检测到所述输送电机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的位置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作为测量距离存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基于从所述介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后端的被检测位置到通过该被检测位置的输送动作的剩余进给量和所述测量距离来调整所述进给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制造记录装置时测量的所述测量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介质检测部的被检测位置与所述输送辊对的夹持位置之间的距离设为LA、将一次的输送动作的进给量设为a、将从所述介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记录介质的后端的被检测位置开始该后端被所述介质检测部检测到的输送动作的剩余进给量设为b、将从被进给了所述剩余进给量b的该记录介质的所述后端到所述夹持位置的剩余距离c设为c=LA

b时,
所述控制部基于表示进行了c/a的商所表示的n次输送动作之后的余数距离的所述c/a的余数,确定所述调整的进给量。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以使所述进给量变短的方式进行调整。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介质是专用纸。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野哲史品川洋辉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