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阴晓航专利>正文

基于整体往复摆动的刮动混合式尼龙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87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尼龙反应釜,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整体往复摆动的刮动混合式尼龙反应釜,其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设置有与摆动槽连通混合腔,所述摆动槽内通过支撑轴转动安装有用于实现尼龙混合的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内转动安装有用于旋转搅拌的搅拌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限位弧板防止摆动件由于混合腔内涡流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偏移,进而提高限位弧板刮动混合时的稳定性,同时在支撑框中心处设置搅拌件,加速尼龙原料的混合,进一步提高尼龙原料的整体均匀性和混合效率。和混合效率。和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整体往复摆动的刮动混合式尼龙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尼龙反应釜,具体地说,涉及基于整体往复摆动的刮动混合式尼龙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在透明尼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反应釜中制得尼龙预聚体材料,现有技术中的中和反应釜一般包括釜体和釜体内用于均匀混合并促进反应进程的搅拌器结构,搅拌器层流剪切力不足,整体均匀性和反应釜稳定性下降,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基于整体往复摆动的刮动混合式尼龙反应釜,以解决现有的反应釜搅拌器层流剪切力不足,整体均匀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整体往复摆动的刮动混合式尼龙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基于整体往复摆动的刮动混合式尼龙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设置有与摆动槽连通混合腔,所述摆动槽内通过支撑轴转动安装有用于实现尼龙混合的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内转动安装有用于旋转搅拌的搅拌件: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内至少包括支撑顶臂,所述支撑顶臂两端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上插接安装有用于辅助尼龙混合的摆动叶,两个所述摆动叶底部通过支撑底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臂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内滑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支撑顶臂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通过连接杆铰接安装在摆动槽内,所述连接杆侧壁靠近顶部边缘处安装有传动件,所述连接杆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本实施例的所述摆动件在具体使用时,给所述定位弧槽供电,所述定位弧槽输出轴驱动动力输入轴使所述转轮旋转,所述转轮带动所述偏心轴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安装板随着所述偏心轴的滑动前后往复摇摆,所述摆动件沿支撑轴往复摆动,所述支撑框在所述混合腔内往复摆动,对所述混合腔内的尼龙原料进行刮动混合,并通过设置的摆动叶,增加所述支撑框与尼龙原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刮动效果。
[0005]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内至少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底端设置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上螺纹安装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外壁对称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顶部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顶部;本实施例的所述搅拌件在具体使用时,给所述第一电机供电,所述第一电机运行,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驱动搅拌轴带动所述往复丝杆旋转,所述丝杆螺母沿所述往复丝杆做上下往复运动,旋转的所述丝杆螺母带动所述搅拌叶对尼龙原料进行搅拌,且当所述搅拌叶进行搅拌的同时,所述摆动件往复摆动对尼龙原料进行刮动混合;进一步的,旋转的所述搅拌叶对流动的尼龙原料施加径向剪切力,加速尼龙原料的混合,进而提高混合效率。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件内至少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呈L型结构设计,所述安装板一侧安装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一侧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通过偏心轴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转轮另一侧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动力输入轴。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釜体顶部设置有釜顶盖,所述釜顶盖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摆动槽,所述摆动槽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轴,所述摆动槽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摆动槽另一侧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同轴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为所述转轮提供动力输入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同轴连接,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混合腔连通的出料口。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外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耳,所述连接杆通过安装耳铰接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所述安装耳与所述支撑顶臂上下对齐。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腔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限位弧板,所述限位弧板上下两侧表面上开设有定位弧槽,所述第二伸缩杆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弧板上,所述第二伸缩杆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弧板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壁上下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弧槽相适配的定位滑块。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底臂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用于转动安装往复丝杆的开孔,所述支撑底臂左右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内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伸缩杆通过限位部滑动安装在伸缩槽内,所述伸缩槽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伸缩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部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往复丝杆一端与所述搅拌轴同轴连接,所述往复丝杆另一端光滑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开孔内,所述往复丝杆长度与所述支撑框长度相适配。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摆动叶侧壁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定位凸块一侧设置有固定孔。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框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摆动叶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滑动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支撑框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适配的定位螺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基于整体往复摆动的刮动混合式尼龙反应釜中,通过旋转的偏心轮驱动传动件沿支撑轴在混合腔内往复摆动,对尼龙原料实现刮动混合,摆动件滑动卡接在限位弧板上,通过限位弧板防止摆动件由于混合腔内涡流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偏移,进而提高限位弧板刮动混合时的稳定性。
[0016]2、该基于整体往复摆动的刮动混合式尼龙反应釜中,通过在支撑框中心处设置搅拌件,搅拌件随着支撑框在混合腔内往复摆动的同时,由往复丝杆驱动搅拌叶上下往复移动,对流动的尼龙原料施加径向层流剪切力,加速尼龙原料的混合,进一步提高尼龙原料的整体均匀性和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的釜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釜体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的摆动件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的传动件局部结构连接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1的摆动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的釜体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3的连接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3中图7的结构A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3中图7的结构B示意图。
[0018]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1、釜体;101、釜顶盖;1011、摆动槽;1012、进料口;1013、支撑轴;103、出料口;102、混合腔;2、传动件;201、安装板;202、限位座;2021、滑槽;203、转轮;2031、偏心轴;2032、动力输入轴;3、摆动件;301、支撑框;3011、摆动叶;3012、定位凸块;3013、固定孔;3014、插接槽;3015、定位螺孔;302、支撑顶臂;303、连接杆;3031、连接底座;3032、安装耳;3033、通孔;304、支撑底臂;3041、开孔;3042、伸缩槽;3043、弹性件;3044、第一伸缩杆;3045、第二伸缩杆;3046、限位部;3047、卡接槽;3048、定位滑块;4、搅拌件;401、第一电机;402、搅拌轴;4021、往复丝杆;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整体往复摆动的刮动混合式尼龙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与摆动槽(1011)连通混合腔(102),所述摆动槽(1011)内通过支撑轴(1013)转动安装有用于实现尼龙混合的摆动件(3),所述摆动件(3)内转动安装有用于旋转搅拌的搅拌件(4):摆动件(3),所述摆动件(3)内至少包括支撑顶臂(302),所述支撑顶臂(302)两端底部对称设置有支撑框(301),所述支撑框(301)上插接安装有用于辅助尼龙混合的摆动叶(3011),两个所述摆动叶(3011)底部通过支撑底臂(30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臂(304)两端对称设置有第一伸缩杆(3044),所述第一伸缩杆(3044)内滑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3045),所述支撑顶臂(302)顶部中心处设置有连接底座(3031),所述连接底座(3031)通过连接杆(303)铰接安装在摆动槽(1011)内,所述连接杆(303)侧壁靠近顶部边缘处安装有传动件(2),所述连接杆(303)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3033);搅拌件(4),所述搅拌件(4)内至少包括搅拌轴(402),所述搅拌轴(402)底端设置有往复丝杆(4021),所述往复丝杆(4021)上螺纹安装有丝杆螺母(403),所述丝杆螺母(403)外壁对称设置有搅拌叶(404),所述搅拌轴(402)的顶部与第一电机(401)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01)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杆(303)顶部;所述传动件(2)内至少包括安装板(201),所述安装板(201)呈L型结构设计,所述安装板(201)一侧安装有限位座(202),所述限位座(202)侧壁开设有滑槽(2021),所述滑槽(2021)一侧设置有转轮(203),所述转轮(203)通过偏心轴(2031)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2021)内,所述转轮(203)另一侧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动力输入轴(2032);所述釜体(1)顶部设置有釜顶盖(101),所述釜顶盖(101)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摆动槽(1011),所述摆动槽(101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轴(1013),所述摆动槽(1011)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混合腔(102)连通的进料口(1012),所述摆动槽(1011)另一侧设置有电机座(5),所述电机座(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01),所述第二电机(501)输出轴与所述动力输入轴(2032)同轴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501)为所述转轮(203)提供动力输入与所述动力输入轴(2032)同轴连接,所述釜体(1)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混合腔(102)连通的出料口(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阴晓航郭彦红
申请(专利权)人:阴晓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