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968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及其生产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材料:建筑垃圾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建筑工地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同时发电厂等用煤企业会产生大量的煤灰,建筑垃圾和煤灰都难以进行处理,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建筑垃圾和煤灰为原料加工生产成的建筑新材料再生砂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建筑工地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同时发电厂等用煤企业会产生大量的煤灰,建筑垃圾和煤灰都难以进行处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及其生产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0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方法流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09]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0]实施例1:
[0011]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0012]步骤一,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材料;
[0013]步骤二,将建筑垃圾投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
[0014]步骤三,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转移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
[0015]步骤四,将建筑垃圾粉料、粉煤灰、水泥、石膏粉进行混合,得到建筑新材料再生
砂。
[0016]所述步骤一中,原材料重量份配比为建筑垃圾55份、粉煤灰31份、水泥6份、石膏粉11份。
[0017]所述步骤三中,粉碎前进行除铁和分拣,过筛规格为280目。
[0018]实施例2:
[0019]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0020]步骤一,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材料;
[0021]步骤二,将建筑垃圾投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
[0022]步骤三,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转移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
[0023]步骤四,将建筑垃圾粉料、粉煤灰、水泥、石膏粉进行混合,得到建筑新材料再生砂。
[0024]所述步骤一中,建筑垃圾65份、粉煤灰35份、水泥6.8份、石膏粉15份。
[0025]所述步骤三中,粉碎前进行除铁和分拣,过筛规格为280目。
[0026]实施例3:
[0027]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0028]步骤一,按重量份配比准备原材料;
[0029]步骤二,将建筑垃圾投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
[0030]步骤三,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转移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过筛;
[0031]步骤四,将建筑垃圾粉料、粉煤灰、水泥、石膏粉进行混合,得到建筑新材料再生砂。
[0032]所述步骤一中,原材料重量份配比为建筑垃圾78份、粉煤灰39份、水泥9份、石膏粉19份。
[0033]所述步骤三中,粉碎前进行除铁和分拣,过筛规格为280目。
[0034]实施例4,
[0035]分别取实施例1~3中的再生砂,然后分别加水、减水剂、胶凝剂混合制备再生砂浆,然后制备成成型混泥土块,混凝土块规格为80cm*80cm*5cm,分别得到样品1、样品2和样品3,然后对样品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
[0036]样品样品1样品2样品3抗压强度/MP61.8560.3363..32抗折强度/MP12.3211.5813.66
[0037]由上表数据得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建筑新材料再生砂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均较为优良。
[0038]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配比包括有以下组分:建筑垃圾50

80份、粉煤灰30

40份、水泥5

10份、石膏粉10

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配比包括有以下组分:建筑垃圾55份、粉煤灰31份、水泥6份、石膏粉1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配比包括有以下组分:建筑垃圾65份、粉煤灰35份、水泥6.8份、石膏粉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新材料再生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配比包括有以下组分:建筑垃圾78份、粉煤灰39份、水泥9份、石膏粉19份。5.一种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学立郭军霞郭军义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茂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