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定义层、第一发光结构、第二发光结构、第一光感测元件以及触控电极层。像素定义层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相邻排列的第一像素开口与第二像素开口。第一光感测元件沿着第二方向相邻排列于第一像素开口的第一侧。触控电极层定义第一电极开口的第一边缘与像素定义层定义第一像素开口的第二边缘在第一像素开口的第一侧沿第二方向具有第一间距。触控电极层定义第二电极开口的第三边缘与像素定义层定义第二像素开口的第四边缘在第二像素开口沿第二方向的同一侧具有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屏占比,屏下指纹感测技术已成为趋势。简单来说,屏下指纹感测技术乃是将光感测元件与电子装置的触控显示面板整合在一起或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的下方。在电子装置检测到使用者碰触到触控显示面板后,电子装置会控制触控显示面板发光以照亮使用者的手指表面。光线可经由使用者的手指反射进入触控显示面板内的光感测元件,并由光感测元件将反射光线转换为数字影像信号,即可得到使用者指纹影像。然而,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测层大多是使用金属材料。在指纹识别的过程中,触控显示面板发出的部分光线会经由触控感测层的内反射而传递至光感测元件,并成为指纹识别时的信号噪声,进而影响指纹识别的准确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具有较佳的光感测灵敏度与准确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像素定义层、第一发光结构、第二发光结构、第一光感测元件以及触控电极层。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像素定义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且具有第一像素开口与第二像素开口。第一像素开口与第二像素开口沿着第一方向相邻排列。第一发光结构与第二发光结构分别设置于第一像素开口与第二像素开口内。第一光感测元件与第一像素开口沿着第二方向相邻排列,且位于第一像素开口的第一侧。第一方向相交于第二方向。触控电极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上,且具有分别重叠于第一发光结构、第二发光结构与第一光感测元件的第一电极开口、第二电极开口与第三电极开口。触控电极层具有定义第一电极开口的第一边缘。像素定义层具有定义第一像素开口的第二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二边缘在第一像素开口的第一侧沿第二方向具有第一间距。触控电极层还具有定义第二电极开口的第三边缘。像素定义层还具有定义第二像素开口的第四边缘。第三边缘与第四边缘在第二像素开口沿第二方向的同一侧具有第二间距,且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
[0005]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像素定义层的两像素开口分别与触控电极层的两电极开口相重叠,其中一个像素开口的边缘与对应的一个电极开口的边缘在所述一个像素开口设有光感测元件的一侧的间距大于另一个像素开口的边缘与对应的另一个电极开口的边缘在所述另一个像素开口未设有光感测元件的一侧的间距。据此,可避免设置在所述一个像素开口的发光结构发出的光线经由触控电极层的内反射而传递至光感测元件,从而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光感测灵敏度与准确度。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
[0008]图3是图2的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层的吸收率对波长的曲线图。
[000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说明:
[0011]10、10A:触控显示面板
[0012]100:像素阵列基板
[0013]100es:出光侧
[0014]101、201:基板
[0015]101s、201s、TELs:表面
[0016]110:缓冲层
[0017]120:第一栅绝缘层
[0018]130:第二栅绝缘层
[0019]140:层间绝缘层
[0020]150、160:平坦层
[0021]160a:开口
[0022]200:触控感测基板
[0023]210:绝缘层
[0024]220:绝缘图案
[0025]300:封装层
[0026]CEL:共电极层
[0027]CP1、CP2:导电图案
[0028]d1~d8、d5
’
、d6
’
:间距
[0029]DE:漏极
[0030]E1:第一电极
[0031]E2:第二电极
[0032]ES1、ES2、ES3:发光结构
[0033]GE:栅极
[0034]PDL、PDL
‑
A:像素定义层
[0035]PDLe1、PDLe2、PDLe2
‑
A、PDLe3:边缘
[0036]PE:像素电极
[0037]PEa:第一导电子层
[0038]PEb:第二导电子层
[0039]PX:像素结构
[0040]POa、POb、POb
‑
A、POc:像素开口
[0041]POas1、POas2、POas3、PObs1、PObs2、POcs1:侧
[0042]PS:间隙物
[0043]SC:半导体图案
[0044]SE:源极
[0045]SR:光感测元件
[0046]SRL:光感测层
[0047]T:主动元件
[0048]TEa、TEb、TEc、TEd:电极开口
[0049]TEe1、TEe2、TEe3:边缘
[0050]TEL:触控电极层
[0051]X、X
’
、Y、Y
’
、Z:方向
[0052]A
‑
A
’
:剖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53]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本质上”、或“实质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的平均值,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测量相关的误差的特定数量(即,测量系统的限制)。例如,“约”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或例如
±
30%、
±
20%、
±
15%、
±
10%、
±
5%内。再者,本文使用的“约”、“近似”、“本质上”、或“实质上”可依测量性质、切割性质或其它性质,来选择较可接受的偏差范围或标准偏差,而可不用一个标准偏差适用全部性质。
[0054]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层、膜、面板、区域等的厚度。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与另一元件连接,或者中间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连接”可以指物理及/或电性连接。再者,“电性连接”可为二元件间存在其它元件。
[0055]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示范性实施方式的实例说明于说明书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005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光感测元件的光感测层的吸收率对波长的曲线图。特别说明的是,为清楚呈现起见,图1仅示出图2的触控电极层TEL、像素定义层PDL、光感测层SRL与间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相对设置;一像素定义层,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且具有一第一像素开口与一第二像素开口,该第一像素开口与该第二像素开口沿着一第一方向相邻排列;一第一发光结构与一第二发光结构,分别设置于该第一像素开口与该第二像素开口内;一第一光感测元件,与该第一像素开口沿着一第二方向相邻排列,且位于该第一像素开口的一第一侧,该第一方向相交于该第二方向;以及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第二基板上,且具有分别重叠于该第一发光结构、该第二发光结构与该第一光感测元件的一第一电极开口、一第二电极开口与一第三电极开口,其中该触控电极层具有定义该第一电极开口的一第一边缘,该像素定义层具有定义该第一像素开口的一第二边缘,该第一边缘与该第二边缘在该第一像素开口的该第一侧沿该第二方向具有一第一间距,该触控电极层还具有定义该第二电极开口的一第三边缘,该像素定义层还具有定义该第二像素开口的一第四边缘,该第三边缘与该第四边缘在该第二像素开口沿该第二方向的同一侧具有一第二间距,且该第一间距大于第二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发光结构的发光颜色为绿色或蓝色,且该第二发光结构的发光颜色为红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边缘与该第二边缘在该第一像素开口沿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侧具有一第三间距,且该第三间距不同于该第一间距。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像素开口位于该第一像素开口的该第二侧,且该第三间距小于该第一间距。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二光感测元件,与该第一像素开口沿着该第二方向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贸薰,洪濬成,廖光祥,郑景升,施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