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疝气补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909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疝气补片,所述疝气补片为利用不可降解单丝和可降解单丝编织形成的经纬交织的网孔结构,沿经度方向和/或沿纬度方向,若干所述不可降解单丝和若干所述可降解单丝间隔交替排布。与现有疝气补片相比,由于所述疝气补片为经纬交织的结构,边部不易卷曲,无需进行后处理等工序去除卷边,植入人体后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由于所述疝气补片利用不可降解单丝和可降解单丝编织形成,在可降解单丝降解后,整体重量减小,使得患者异物感减小,另外,在可降解单丝降解之后,所述疝气补片的网孔面积变大,更有利于腹壁组织的长入,补强腹壁组织,且有利于巨噬细胞通过,减少炎症的发生。炎症的发生。炎症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疝气补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疝气补片。

技术介绍

[0002]疝气是指人体内的某个脏器或者组织脱离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的薄弱点进入另一个部位。选取疝气补片,利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是目前治疗疝气的主要手段。现有的疝气补片一般为通过经纱绕制的线圈互相套接,形成的经编编织结构,常用组织包括经缎组织、经平组织或者双经平组织等,经编补片具有大网孔特征和优良的力学性能,利于腹壁组织的长入,起到增强腹壁的效果,但其边部会有卷曲的现象,且术后异物感增强,导致患者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疝气补片,以解决现有疝气补片边部会卷曲以及术后异物感增强而导致患者舒适度差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疝气补片,所述疝气补片为利用不可降解单丝和可降解单丝编织形成的经纬交织的网孔结构,沿经度方向和/或沿纬度方向,若干所述不可降解单丝和若干所述可降解单丝间隔交替排布。
[0005]可选的,在所述的疝气补片中,所述可降解单丝未降解前,所述疝气补片的网孔面积为0.5mm2~1.0mm2。
[0006]可选的,在所述的疝气补片中,沿经度方向和/或纬度方向,m个所述不可降解单丝和n个所述可降解单丝交替间隔排布,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且m和n均不大于2。
[0007]可选的,在所述的疝气补片中,所述可降解单丝降解后,所述疝气补片的网孔面积变至为未降解前的2倍~6倍。
[0008]可选的,在所述的疝气补片中,所述疝气补片为平纹组织。
[0009]可选的,在所述的疝气补片中,,所述疝气补片的经密为80根/inch~100根/inch、纬密为60根/inch~80根/inch以及克重为60g/m2~80g/m2。
[0010]可选的,在所述的疝气补片中,所述不可降解单丝和所述可降解单丝的丝径为0.10mm~0.20mm。
[0011]可选的,在所述的疝气补片中,沿经度方向,首尾两根纬纱为所述不可降解单丝,和/或,沿纬度方向,首尾两根经纱为所述不可解单丝。
[0012]可选的,在所述的疝气补片中,所述可降解单丝的材料采用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对二氧环己酮或氧化再生纤维素,所述不可降解单丝的材料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或聚乙烯。
[0013]可选的,所述疝气补片为经热定型处理的疝气补片。
[0014]综上所述,在本技术提供的疝气补片中,所述疝气补片为利用不可降解单丝和可降解单丝编织形成的经纬交织的网孔结构,,沿经度方向和/或沿纬度方向,若干所述
~1.0mm2,所述可降解单丝12降解后,所述疝气补片的网孔面积变至为未降解前的2倍~6倍。如此,使得所述疝气补片通过所述可降解单丝12降解使得网孔面积能够变大以及质量减小的同时,对腹壁组织的补强力也依然保持在能发挥作用的范围内。
[0027]另外优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疝气补片为平纹组织,平纹组织中,经纬线一上一下交替,经纬组织点以1:1比例交替出现,具有更多的交替点,因此相较于经编(经纱纵行结圈连成织物)编织而成的疝气补片,其边部不容易发生卷曲。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疝气组织还可为斜纹组织、缎纹组织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只需保证所述疝气补片经纬交织即可。
[0028]进一步优选的,沿经度方向,首尾两根纬纱为所述不可降解单丝11,以及沿纬度方向,首尾两根经纱为所述不可降解单丝11。如此,可保证所述疝气补片的边部始终有经纬交替点,从而以提高所述疝气补片的防卷曲效果。
[0029]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只有沿经度方向和沿纬度方向中的其中一者,首尾两根纱线采用所述可降解单丝12,如此,虽然相较于两个方向上首尾均采用所述不可降解单丝11的方案而言,防卷曲效果略差,但相较于现有技术,防卷曲效果也得以较大程度的提升。
[0030]以下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疝气补片进行示例性说明,以下示例中,所述疝气组织均以平纹组织做出示例,但应理解,示例出的所述疝气补片的组织形式不构成对申请的限制。
[0031]图1为本实施例示例的第一种疝气补片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可降解单丝降解前,沿纬度方向,经线按照一根不可降解单丝11与一根可降解单丝12交错的方式,间隔交替排布,沿经度方向,多个不可降解单丝11依次排布;在可降解单丝12降解后,所述疝气补片的网孔100孔径变为降解前的2倍。
[0032]图2为本实施例示例的第二种疝气补片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可降解单丝12降解前,沿纬度方向,经线按照一根不可降解单丝11与二根可降解单丝12交错的方式,间隔交替排布,沿经度方向,多个不可降解单丝11依次排布;在可降解单丝12降解后,所述疝气补片的网孔100孔径变为降解前的3倍。
[0033]图3为本实施例示例的第三种疝气补片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可降解单丝12降解前,沿纬度方向,经线按照一根不可降解单丝11和一根可降解单丝12交错的方式,间隔交替排布,沿经度方向,纬线按照一根不可降解单丝11和一根可降解单丝12交错的方式,间隔交替排布;在可降解单丝12降解后,所述疝气补片的网孔孔径变为降解前的4倍。
[0034]图4为本实施例示例的第四种疝气补片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可降解单丝12降解前,沿纬度方向,经线按照一根不可降解单丝11和二根可降解单丝12交错的方式,间隔交替排布,沿经度方向,纬线按照一根不可降解单丝11和一根可降解单丝12交错的方式,间隔交替排布;在可降解单丝12降解后,所述疝气补片的网孔孔径变为降解前的6倍。
[0035]基于上述示例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疝气补片中,所说的“间隔交替排布”的方式,在于经线或纬线的排布方式,不限于不可降解单丝11和可降解单丝12按照1:1交错的方式排布,也包括但不限于实施例所示的1:2、1:3及2:3等多种排布方式,因此所述不可降解单丝11和所述可降解单丝12可采用多种排布形式。除了以上所示例的,例如,还可沿纬度方向,仅多个所述不可降解单丝11依次间隔排布,而沿经度方向,m个所述不可降解单丝11
和n个所述可降解单丝12交替间隔排布,其中,m,n均为正整数。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目标网孔大小对所述不可降解单丝11和所述可降解单丝12进行合理排布。较佳的,m和n的取值均不大于2。
[0036]另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疝气补片的形成方法,包括:利用不可降解单丝11和可降解单丝12编织形成经纬交织的具有网孔的所述疝气补片。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1~3。
[0037]步骤1,将经纱制备成盘头,纬纱卷绕在纡子上进行打纬。具体的,所述经纱采用所述不可降解单丝11和所述可降解单丝12,所述盘头上,所述不可降解单丝11和所述可降解单丝12间隔交替排布,例如,可将一根不可降解单丝11和一根可降解单丝12依次排列,或者一根不可降解单丝11和两根可降解单丝12依次排列;同时,所述纬纱采用不可降解单丝11,将所述不可降解单丝11卷绕在纡子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疝气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疝气补片为利用不可降解单丝和可降解单丝编织形成的经纬交织的网孔结构,沿经度方向和/或沿纬度方向,若干所述不可降解单丝和若干所述可降解单丝间隔交替排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气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单丝未降解前,所述疝气补片的网孔面积为0.5mm2~1.0mm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气补片,其特征在于,沿经度方向和/或纬度方向,m个所述不可降解单丝和n个所述可降解单丝交替间隔排布,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且m和n均不大于2。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疝气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单丝降解后,所述疝气补片的网孔面积变至为未降解前的2倍~6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气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疝气补片为平纹组织。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景马晓曼张蕙张静
申请(专利权)人:脉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