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77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3
本申请涉及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以及编码这样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细胞、非人生物体、包含所述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或者编码所述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之核酸分子的药物组合物和试剂盒、及其作为药物的用途。及其作为药物的用途。及其作为药物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细胞因子融合蛋白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680005778.9的专利技术名称为“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是2016年01月15日提交的PCT国际申请PCT/EP2016/050773于2017年07月13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和编码这样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细胞、非人生物体、包含所述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或编码所述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之核酸分子的药物组合物和药盒、及其作为药物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3]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超家族的配体在包括凋亡、免疫细胞功能的调节和其他细胞类型特异性应答的正常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还在包括癌症和自身免疫病的多种获得性和遗传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0004]TNF配体家族的特征为称作TNF同源结构域(TNFhomologydomain,THD)的保守胞外C末端结构域(Bodmer,J.L.等(2002),TRENDSinBiochemicalSciences,27(1):19

26)。THD共享有几乎相同的三级折叠并且表现出家族成员间约20%至30%的序列同一性,负责受体结合并且非共价地相互作用以形成随后被其特异性受体识别的(同

)三聚体复合物。虽然大多数配体被作为膜结合蛋白、更特别是II型(即,胞内N末端和胞外C末端)跨膜蛋白合成,但是包含THD的胞外结构域的蛋白水解切割可产生可溶性细胞因子(Bodmer,J.L.等(2002),TRENDSinBiochemicalSciences,27(1):19

26)。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多官能,特别是双官能或双重作用的包含至少两种不同细胞因子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编码这样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核酸分子,特别是RNA分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在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包含(i)形成第一同三聚体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之第一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所述第一同三聚体能够与所述第一配体的受体结合;和(ii)形成第二同三聚体的TNF超家族之第二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所述第二同三聚体能够与所述第二配体的受体结合,其中所述第一配体与所述第二配体不同,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同三聚体与所述第二同三聚体共价连接,优选地通过一个或更多个肽接头共价连接。
[0007]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和/或第二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共价连接。
[0008]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包含具有以下通式的分子/结构:
[0009]N
’‑
A

L
A

A

L
A

A

L

B

L
B

B

L
B

B

C

(式I),
[0010]其中A包含第一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并且B包含第二配体的胞外
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并且
[0011]其中L包含肽接头,并且
[0012]L
A
和L
B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共价键和肽接头。
[001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L还包含允许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多聚化、优选二聚化的多聚化结构域、优选二聚化结构域。
[001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二聚化结构域选自IgE重链结构域2(EHD2)、IgM重链结构域2(MHD2)、IgG重链结构域3(GHD3)、IgA重链结构域3(AHD2)、IgD重链结构域3(DHD3)、IgE重链结构域4(EHD4)、IgM重链结构域4(MHD4)、Fc结构域、子宫珠蛋白二聚化结构域(uteroglobindimerizationdomain)以及前述任一种的功能变体。
[0015]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作为多聚体复合物、优选二聚体复合物存在。
[0016]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包含至少一个、优选三个具有以下通式亚基:
[0017]N'

A

L

B

C'(式II),
[0018]其中A包含第一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并且B包含第二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
[0019]其中L包含肽接头,并且
[0020]其中,优选地,三个亚基形成所述细胞因子融合蛋白。
[0021]在另一个方面中,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包含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包含共价连接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之第一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所述第二区段包含共价连接的TNF超家族之第二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其中所述第一配体与所述第二配体不同,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共价连接。
[002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形成能够与所述第一配体的受体结合的第一同三聚体,并且第二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形成能够与所述第二配体的受体结合的第二同三聚体。
[002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和/或第二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和/或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通过肽接头共价连接。
[0024]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包含具有以下通式的分子/结构:
[0025]N'

A

L
A

A

L
A

A

L

B

L
B

B

L
B

B

C

(式I),
[0026]其中A包含第一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并且B包含第二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并且
[0027]其中L包含肽接头,并且
[0028]L
A
和L
B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共价键和肽接头。
[0029]在一个实施方案中,L还包含允许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多聚化、优选二聚化的多聚化结构域、优选二聚化结构域。
[003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二聚化结构域选自IgE重链结构域2(EHD2)、IgM重链结构域2(MHD2)、IgG重链结构域3(GHD3)、IgA重链结构域3(AHD2)、IgD重链结构域3(DHD3)、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包含:(i)形成第一同三聚体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之第一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所述第一同三聚体能够与所述第一配体的受体结合;以及(ii)形成第二同三聚体的TNF超家族之第二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所述第二同三聚体能够与所述第二配体的受体结合,其中所述第一配体与所述第二配体不同,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同三聚体与所述第二同三聚体共价连接,优选地通过一个或更多个肽接头共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第一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和/或所述第二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共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包含具有以下通式的分子/结构:N
’‑
A

L
A

A

L
A

A

L

B

L
B

B

L
B

B

C

(式I),其中A包含所述第一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并且B包含所述第二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并且其中L包含肽接头,并且L
A
和L
B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共价键和肽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中L还包含允许所述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多聚化、优选二聚化的多聚化结构域、优选二聚化结构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二聚化结构域选自IgE重链结构域2(EHD2)、IgM重链结构域2(MHD2)、IgG重链结构域3(GHD3)、IgA重链结构域3(AHD2)、IgD重链结构域3(DHD3)、IgE重链结构域4(EHD4)、IgM重链结构域4(MHD4)、Fc结构域、子宫珠蛋白二聚化结构域以及前述任一种的功能变体。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作为多聚体复合物、优选二聚体复合物存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包含至少一个、优选三个具有以下通式的亚基:N
’‑
A

L

B

C

(式II),其中A包含所述第一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并且B包含所述第二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其中L包含肽接头,并且其中,优选地,所述三个亚基形成所述细胞因子融合蛋白。8.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包含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包含共价连接的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第一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所述第二区段包含共价连接的TNF超家族的第二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其中所述第一配体与所述第二配体不同,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共价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第一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形成能够与所述第一配体的受体结合的第一同三聚体,并且所述第二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形成能够与所述第二配体的受体结合的第二同三聚体。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中所述第一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和/或所述第二配体的三个胞外结构域和/或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通过肽接头
共价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包含具有以下通式的分子/结构:N
’‑
A

L
A

A

L
A

A

L

B

L
B

B

L
B

B

C

(式I),其中A包含所述第一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并且B包含所述第二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并且其中L包含肽接头,并且L
A
和L
B
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共价键和肽接头。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中L还包含允许所述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多聚化、优选二聚化的多聚化结构域、优选二聚化结构域。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二聚化结构域选自IgE重链结构域2(EHD2)、IgM重链结构域2(MHD2)、IgG重链结构域3(GHD3)、IgA重链结构域3(AHD2)、IgD重链结构域3(DHD3)、IgE重链结构域4(EHD4)、IgM重链结构域4(MHD4)、Fc结构域、子宫珠蛋白二聚化结构域以及前述任一种的功能变体。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作为多聚体复合物、优选二聚体复合物存在。15.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其包含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第一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和TNF超家族的第二配体的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其中所述第一配体与所述第二配体不同,并且其中所述胞外结构域或者其片段或变体共价连接。1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尔
申请(专利权)人:斯图加特大学约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