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711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色谱填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糖类是动植物体内一类可表达各种生物活性的基本物质,它不仅是生物的营养成分,还可以通过与蛋白质及脂质等形成复合物,从而参与多种生命活动。根据聚合和缩合程度,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其中多糖由于具有复杂的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功能,特别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已然成为天然药物及保健品研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有部分天然多糖类化合物用于临床,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对复合碳水化合物中的糖类和糖链进行分析可以为医疗、科研、食品等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目前,糖类的纯化分析方法主要以各种不同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模式为主,内部填料则以单分散键合硅胶固定相为主,而由于硅胶填料的键合相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掉落,且硅胶本身的耐碱性比较差,在高pH条件下不断腐蚀分解而应用受限,使得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的特点单分散磺化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离子排阻填料愈发受到用户的重视。单分散磺化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填料的这些特点极大的提高了其分析效率,被广泛应用于糖、糖醇、有机酸、多肽和核酸的分离。
[0003]单分散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填料的制备以种子溶胀法和分散聚合法为主。
[0004]种子溶胀法是由Ugelstad J.于90年代初提出,主要是利用乳液聚合制备的颗粒作为种子,然后用单体、交联剂、溶胀剂等进行多步溶胀、聚合,从而得到粒径更大的聚合物颗粒。专利CN1412554A采用种子溶胀法合成了氯甲基化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基质微球,并在其基础上通过胺化和表面沉积制备得到磺酸化的单分散阳离子填料。但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颗粒由于其表面较强的疏水性容易对生物大分子产生不可逆吸附,从而导致分离效果下降。同样的,专利CN1132213A采用一步种子溶胀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交联微球和聚乙烯吡啶交联微球,但是同样没能避免不可逆吸附的问题。专利CN110314664A和专利CN1785526A也都采用种子溶胀法制备得到可用于糖化血红蛋白分析的单分散色谱填料,它是主要利用亲水性单体等对种子颗粒进行溶胀聚合,从而制得表面亲水的单分散色谱填料。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填料对蛋白分子的不可逆吸附,但是填料制备过程依然复杂。总之,种子溶胀法的优点是制备的填料颗粒较为均一,缺点则是整个制备过程操作繁琐,条件苛刻,周期过长,成本过高,产生的废液过多等。
[0005]分散聚合主要通过在反应前将单体、甲醇或乙醇等有机溶剂、油溶引发剂等混合为均一的体系,升温引发反应后,聚合物单体开始聚合并达到一定分子量后析出并缠绕,最终形成一定大小的聚合物颗粒。在利用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交联微球的过程中,当采用一次投料来制备交联聚苯乙烯微球时,交联剂二乙烯基苯的比例不能大于1%,否则将会使得制备得到的颗粒均一性下降,呈多分散状态,严重的可能导致物料结块而使反应彻底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高效的、低成本、环保的用于糖类物质分离分析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色谱填料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获得的。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溶液A乳化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原位聚合;然后轮流加入乳化后的溶液B和乳化后的溶液C进行原位沉积和交联获得所述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微球;
[0010]溶液A包括2wt%~40wt%苯乙烯、0.5wt%~30wt%二乙烯基苯、0.5wt%~5wt%引发剂、0.5wt%~15wt%稳定剂,余量为水;溶液B包括0.5wt%~5wt%引发剂,还包括5wt%~40wt%苯乙烯和/或1wt%~30wt%二乙烯基苯,余量为水;溶液C包括0.5wt%~15wt%稳定剂,余量为水。
[0011]优选地,溶液A中,苯乙烯的含量为8~25wt%。更优选地,溶液A中,苯乙烯的含量为10~20wt%。
[0012]优选地,溶液A中,二乙烯基苯的含量为2~15wt%。更优选地,溶液A中,二乙烯基苯的含量为2~5wt%。
[0013]优选地,溶液A中,引发剂的含量为0.5~2wt%。更优选地,溶液A中,引发剂的含量为0.5~1.5wt%。
[0014]优选地,溶液A中,稳定剂的含量为1~8wt%。更优选地,溶液A中,稳定剂的含量为1~3wt%。
[0015]优选地,溶液B中,苯乙烯的含量为15~40wt%。更优选地,溶液B中,苯乙烯的含量为30~40wt%。
[0016]优选地,溶液B中,二乙烯基苯的含量为10~25wt%。更优选地,溶液B中,二乙烯基苯的含量为18~25wt%。
[0017]优选地,溶液B中,引发剂的含量为1~3wt%。更优选地,溶液B中,引发剂的含量为1.5~2.5wt%。
[0018]优选地,溶液C中,引发剂的含量为2~10wt%。更优选地,溶液C中,引发剂的含量为2~5wt%。
[0019]优选地,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优选地,所述稳定剂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羟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β

环糊精、明胶、木质素、吐温和司班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优选地,溶液A与溶液B之间的重量比为(1~3):(1~55)。
[0022]优选地,溶液B与溶液C之间的重量比为(1~6):(1~20)。
[0023]优选地,溶液A反应1~4小时后加入溶液B。
[0024]优选地,溶液A中引发剂以水为良溶剂,溶液B中引发剂以水为不良溶剂。如溶液A中的引发剂为选自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溶液B中引发剂选自偶
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溶液B和溶液C逐滴滴加入溶液A中。
[0025]优选地,滴加B结束至少30min后,再滴加溶液C。
[0026]优选地,原位聚合温度、原位沉积和交联的温度为65~95℃。
[0027]优选地,反应结束后还包括分离和纯化步骤。更优选地,分离可以采用离心分离。更优选地,纯化为清洗,如采用水和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清洗。
[0028]本专利技术中制备方法通过采用苯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溶液A乳化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原位聚合;然后轮流加入乳化后的溶液B和乳化后的溶液C进行原位沉积和交联获得所述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

二乙烯基苯微球;溶液A包括2wt%~40wt%苯乙烯、0.5wt%~30wt%二乙烯基苯、0.5wt%~5wt%引发剂、0.5wt%~15wt%稳定剂,余量为水;溶液B包括0.5wt%~5wt%引发剂,还包括5wt%~40wt%苯乙烯和/或1wt%~30wt%二乙烯基苯,余量为水;溶液C包括0.5wt%~15wt%稳定剂,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云曾彬任兴发屠炳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乐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