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69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包括:叶片本体;辅助降噪叶片,设于叶片本体的第二侧边上,该辅助降噪叶片自第二侧边向远离第一侧边的方向延伸,且向叶片本体的压力面一侧弯曲,从而使得该辅助叶片整体上也呈弧形,辅助降噪叶片的宽度小于叶片本体的宽度,且辅助降噪叶片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与叶片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具有间距,辅助降噪叶片的长度小于叶片本体的长度。辅助降噪叶片的前掠设计使前向叶片整体的轴向弦长增加,更好地改善了风道中部的分离流动,抑制了压力面侧的低能流团的发展,并同时削弱了吸力面侧的低能流团,使得风道的整体通流情况有较大改善,降低了气动噪声。还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及吸油烟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0001]本技术涉及吸油烟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技术介绍

[0002]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吸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在吸油烟机内部的离心式风机吸排油烟,并使用滤网过滤部分油脂颗粒。离心式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蜗壳中叶轮及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当叶轮旋转时,在风机中心产生负压吸力,将吸油烟机下方的油烟吸入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被蜗壳收集、引导排出室外。离心风机根据叶轮出风口端的叶片角度可将风机的叶轮分为前向型、径向型以及后向型。离心风机的叶片具有压力面以及吸力面,其中,叶片的压力面为工作面,也即叶片迎风的一面;叶片的吸力面为非工作面,也即叶片背风的一面。
[0003]传统的吸油烟机采用前向离心风机,叶片数量很多,具有结构紧凑、压力系数高、流量系数低等特点。吸油烟机工作时电动机直联带动叶轮旋转,轴向吸入的油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径向甩出叶轮。但由于气流对叶片前缘的冲击较大,且叶片曲率较大,在叶片表面容易形成逆压梯度,引起吸力面尾缘处的流动分离,不仅扰乱叶轮主流区的流动,尾缘产生涡脱落,从而增加流动损失,同时叶片壁面会产生较大的压力脉动,产生较大的气动噪声,成为干扰环境安静的祸源,严重影响厨房环境。
[0004]为此,如申请号为CN201410324541.X(授权公告号为CN104100570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用仿生叶轮》,其包括若干组环形端面和叶片,每两组环形端面间均匀跨接有叶片,叶片为仿生叶片,仿生叶片朝向叶轮油烟机吸入侧为波形结构的前缘,朝向叶轮油烟机吹出侧为锯齿结构的尾缘。通过该仿生叶片来降低前缘压力冲击以及尾缘涡脱落频率,从而降低叶轮工作时的气动噪声。
[0005]再如,申请号为CN201810157430.2(公开号为CN108386383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结合鲹科鱼体和鸟翼的交叉仿生叶片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叶片本体,其中,叶片本体的横截面为仿鲹科鱼类横截面轮廓外形,叶片本体横截面的中弧线为单圆弧形状,叶片本体横截面中弧线的圆心位置、圆弧半径及圆弧中心角根据多翼离心风机的前弯叶型设计方法进行确定,叶片本体上朝向叶轮吸入侧的端面为波浪形结构,叶片本体上朝向叶轮吹出侧的端面为锯齿形结构,该叶片能够在增加风量的前提下改善叶轮内气流流动,降低叶片表面压力脉动,降低气动噪声。
[0006]上述专利中的仿生叶轮或仿生叶片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叶轮工作时的气动噪声的作用,但用于吸油烟机的前向风机,由于其叶片的出口角度往往都在160度以上,仍容易导致大量的气流在叶道出口处堆积,气流阻力较大,导致叶道气流排出不顺畅,影响气动性能。因此如何改善离心风机叶轮流道气流堆积问题,提高气流的流畅度,进而降低气动噪声成为本
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离心风机叶轮流道气流堆积问题,提高气流的流畅度,进而降低气动噪声的用于离心风机的前向叶片。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离心风机叶轮流道气流堆积问题,提高气流的流畅度,进而降低气动噪声的用于离心风机。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上述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0010]本技术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包括:
[0011]叶片本体,整体上呈弧形,且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并排延伸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为对应气流流入的入口边缘,所述第二侧边为对应气流流出的出口边缘;
[0012]辅助降噪叶片,设于所述叶片本体的第二侧边上,该辅助降噪叶片自叶片本体的第二侧边向远离所述第一侧边的方向延伸,且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压力面所在一侧弯曲,从而使得该辅助叶片整体上也呈弧形,所述辅助降噪叶片的宽度小于所述叶片本体的宽度,且辅助降噪叶片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与所述叶片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具有间距,所述辅助降噪叶片的长度小于所述叶片本体的长度。
[0013]作为改进,所述叶片本体的长度为L1,所述辅助降噪叶片的长度为L2,两者之间满足条件:2/7≤L2/L1≤1/3。辅助降噪叶片的设置,更好地改善了风道中部的分离流动,抑制叶片本体的压力面侧低能流团的发展,同时,削弱了吸力面侧的低能流团,改善整体通流情况,但辅助降噪叶片的延伸长度过小,起不到作用,延伸长度过长,虽然对吸力面侧的低能流团有较大的改善,但却使叶道中部的分离流动大范围增加,并与压力面的低能流团积聚在辅助降噪叶片前部,使能量损失加剧,因而,辅助降噪叶片的长度优选为2/7≤L2/L1≤1/3,以解决上述问题。
[0014]作为改进,所述叶片本体的宽度为D1,所述辅助降噪叶片的宽度为D2,两者之间满足条件:1/2≤D2/D1≤3/4。由于叶片本体的流动损失主要是来自叶片表面的低能流团的发展导致分离流动以及尾迹的掺混,对上述辅助降噪叶片的宽度的进行改进设计后,可有效增加辅助降噪叶片对叶片本体的叶道中部及其两侧的低能流体的抑制作用,减少气流分离流动以及尾迹的掺混,提高降噪效果。
[0015]作为改进,所述叶片本体的厚度为H1,所述辅助降噪叶片的厚度为H2,两者之间满足条件:1/5≤H2/H1≤1/3。由于辅助降噪叶片对叶片本体的影响集中在其叶片本体的中部,辅助降噪叶片使叶片本体中部的压差减小,减弱了风道中横向的压力梯度,有助于阻止流体的横向流动,不易引发失速,当辅助降噪叶片厚度过小时,起不到作用,而厚度过大时,则会导致叶片本体的中部两侧的压差增大,使泄漏损失增加,因而,本技术将辅助降噪叶片的宽度设计为叶片本体宽度的1/5

1/3之间最合适。
[0016]作为改进,还包括设于所述辅助降噪叶片的末端边沿上的减振条,所述减振条自辅助降噪叶片的末端边沿向远离所述叶片本体的第一侧边的方向延伸,且向所述叶片本体的吸力面所在一侧弯曲。减振条在气流作用下能够前后摆动,在离心风机的加速旋转开始
阶段时,减振条能够向后摆动,并作用于叶片的吸力面,在减速阶段时,减振条可向前摆动,作用于叶片的压力面,该减振条摆动过程能有效减少了偶极子在叶道出口段的破碎导致的旋涡放大效应。
[0017]为了减少前向叶片的出口的偶极子强度分布,所述减振条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减振条和第二减振条,该第一减振条和第二减振条沿所述辅助降噪叶片的宽度方向依次布置,其中,第一减振条的曲率大于第二减振条的曲率,且相对第二减振条朝叶片本体的吸力面所在一侧倾斜。
[0018]作为改进,所述叶片本体的型线方程为:
[0019]r=80*(tanα+0.5),α的取值范围为:0
°
≤α≤45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包括:叶片本体(10),整体上呈弧形,且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并排延伸的第一侧边(11)和第二侧边(12),所述第一侧边(11)为对应气流流入的入口边缘,所述第二侧边(12)为对应气流流出的出口边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降噪叶片(20),设于所述叶片本体(10)的第二侧边(12)上,该辅助降噪叶片(20)自叶片本体(10)的第二侧边(12)向远离所述第一侧边(11)的方向延伸,且向所述叶片本体(10)的压力面所在一侧弯曲,从而使得该辅助叶片整体上也呈弧形,所述辅助降噪叶片(20)的宽度小于所述叶片本体(10)的宽度,且辅助降噪叶片(2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与所述叶片本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边沿具有间距,所述辅助降噪叶片(20)的长度小于所述叶片本体(10)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本体(10)的长度为L1,所述辅助降噪叶片(20)的长度为L2,两者之间满足条件:2/7≤L2/L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本体(10)的宽度为D1,所述辅助降噪叶片(20)的宽度为D2,两者之间满足条件:1/2≤D2/D1≤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本体(10)的厚度为H1,所述辅助降噪叶片(20)的厚度为H2,两者之间满足条件:1/5≤H2/H1≤1/3。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辅助降噪叶片(20)的末端边沿上的减振条(30),所述减振条(30)自辅助降噪叶片(20)的末端边沿向远离所述叶片本体(10)的第一侧边(11)的方向延伸,且向所述叶片本体(10)的吸力面所在一侧弯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离心风机叶轮的前向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逸刘畅郭国良郑军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