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铣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4866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铣削方法,包括步骤:S1、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中心处;S2、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上方5mm安全高度;S3、操作刀具以直线进给到加工孔端面处操作;S4、操作刀具直线进给切削到加工孔所要求直径处;S5、重复n次呼叫螺旋铣削子程序,并跳转至螺旋铣削子程序;S6、操作刀具直线进给切削到加工孔中心处;S7、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上方5mm安全高度;S8、操作刀具快速返回到设备原点;S9、操作结束回到螺旋铣削主程序起始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重复修改可以快速调整加工总深度,通过对每次下刀深度的修改来调整加工孔壁的粗糙度,满足加工直径要求的公差等级需求,通用性能好,无需定制非标刀具,削减刀具成本,操作快捷。操作快捷。操作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铣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数控车床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螺旋铣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名义尺寸小于D10、公差带宽小于0.02mm的孔类CNC样品或100件以下的小批量加工过程中,如果采用镗刀加工,这么小的镗刀在保证切削刚性的条件下一般需用进口高精度镗刀,价格非常昂贵。如果采用非标定制铰刀加工,非标刀具订货周期比较长,且由于是样品及低于100件的小批量加工一般刀具商均要3支起订,同样会产生刀具成本的浪费。
[0003]故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一支普通的硬质合金铣刀通过3D 软件编程加工,其缺点在于:1:一,编程的程序在进行尺寸调整时,每次都要通过U盘或CF卡拷贝到电脑中修改,改完之后再导入到CNC设备控制系统中,过程比较繁琐;二,由于程序是通过U盘或CF卡进行向CNC设备传输的,故需要经常对该U盘或CF卡进行防病毒处理,这给车间的实践生产造成很大的不便,影响车间切削加工效率。
[0004]因此亟待提出一种螺旋铣削方法来解决现存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铣削方法,使用该螺旋铣削方法后,通过重复修改可以快速调整加工总深度,能够通过对每次下刀深度的修改来调整加工孔壁的粗糙度,并且调整减小下刀深度来实现重复次数的增加,使刀具分层越多,即可获得加工表面更好的粗糙度,通过对旋转半径补偿的修改来满足加工直径要求的公差等级需求,通用性能更好,大大提高了选择刀具的空间,无需定制非标刀具,节约样品制作成品,削减了刀具成本开销,对于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直接在CNC数控系统中进行编写程序、修改参数,方便快捷,不占用CNC数控系统内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螺旋铣削方法,所述螺旋铣削方法包括螺旋铣削主程序和螺旋铣削子程序,定义00001%为螺旋铣削主程序的主程序标志位,识别主程序标志位并执行旋铣削主程序,包括如下步骤:S1、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中心处,将其定义为N01 G00 G90 G54 X0 YO;S2、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上方5mm安全高度, 将其定义为N02 G00 G43 H1 Z5,其中刀具半径补偿G41为H1;S3、操作刀具以直线进给到加工孔端面处操作,将其定义为N03 G01 Z0;S4、操作刀具直线进给切削到加工孔所要求直径处,将其定义为N04 GO1 G91 G41 D1 X

A YO,其中刀具半径补偿G41为D1;S5、重复n次呼叫螺旋铣削子程序,并跳转至螺旋铣削子程序,定义00002%为螺旋铣削子程序的子程序标志位,识别子程序标志位并执行旋铣削子程序;
S6、操作刀具直线进给切削到加工孔中心处,将其定义为N06 G01 G91 X+A Y0;S7、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上方5mm安全高度,将其定义为N07 G0 G90 Z5;S8、操作刀具快速返回到设备原点,将其定义为N08 GO G91 G30 X0 YO ZO;S9、操作结束回到螺旋铣削主程序起始位置,将其定义为M30。
[0007]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进一步地说,在S5中,重复n次呼叫螺旋铣削子程序,并跳转至螺旋铣削子程序,定义00002%为螺旋铣削子程序的子程序标志位,识别子程序标志位并执行旋铣削子程序,包括步骤:S51、操作刀具以三轴同时顺时针旋转半径A,每次切深Z1的方向进行螺旋切削,将其定义为N01 G91 G02 G41 D1 IA ZB;S52、操作结束后回到螺旋铣削主程序行号N06程序位置处,将其定义为M99。
[0008]进一步地说,在S4、S6和S51中,A=(D0

D)/2,其中,A旋转半径,为D0为加工孔直径,D为刀具直径。
[0009]进一步地说,在S5中, n=Z/Z1,其中,n为执行螺旋铣削子程序的次数,Z为加工孔深度,Z1为每次下刀量。
[0010]进一步地说,在S51中,B=Z1,其中,B为总下刀量,Z1为每次下刀量。
[0011]进一步地说,在S1至S8、S51、S52中,N01~N08为程序行号;M99为螺旋铣削子程序结束并回到螺旋铣削主程序;M30为螺旋铣削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本专利技术螺旋铣削方法包括螺旋铣削主程序和螺旋铣削子程序,识别主程序标志位并执行旋铣削主程序,分9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中心处;第二步,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上方5mm安全高度;第三步,操作刀具以直线进给到加工孔端面处操作;第四步,操作刀具直线进给切削到加工孔所要求直径处;第五步,重复n次呼叫螺旋铣削子程序,并跳转执行螺旋铣削子程序;第六步,操作刀具直线进给切削到加工孔中心处;第七步,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上方5mm安全高度;第八步,操作刀具快速返回到设备原点;第九步,操作结束回到螺旋铣削主程序起始位置,通过对重复n次的修改可以快速调整加工总深度,能够通过对每次下刀深度的修改来调整加工孔壁的粗糙度,并且调整减小下刀深度来实现重复次数的增加,使刀具分层越多,即可获得加工表面更好的粗糙度;二、本专利技术螺旋铣削方法可以通过对旋转半径补偿的修改来满足加工直径要求的公差等级需求,通用性能更好,不管加工多大的孔,只要铣刀直径小于被加工孔的直径,通过改变铣刀直径的大小,并调整螺旋铣削主程序和螺旋铣削子程序中的刀具半径补偿即可,大大提高了选择刀具的空间,且无需定制非标刀具,节约了样品制作成品,削减了刀具成本开销;三、本专利技术螺旋铣削方法对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程序编制方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会使用3D软件、不借助电脑的情况下,直接在CNC数控系统中进行编写程序、修改参数,方便快捷,且相对于软件编程来说产生更多字迹相比下,不占用CNC数控系统的内存。
[001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螺旋铣削主程序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螺旋铣削子程序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通用实施例的刀具运动轨迹示意图之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通用实施例的刀具运动轨迹示意图之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刀具运动轨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0016]实施例1:该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执行程序运行后刀具螺旋铣削运动过程,为本专利技术的通用实施:一种螺旋铣削方法,如图1

图4所示,包括螺旋铣削主程序和螺旋铣削子程序,定义00001%为螺旋铣削主程序的主程序标志位,识别主程序标志位并执行旋铣削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铣削方法,包括螺旋铣削主程序和螺旋铣削子程序,其特征在于:定义00001%为螺旋铣削主程序的主程序标志位,识别主程序标志位并执行旋铣削主程序,包括如下步骤:S1、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中心处,将其定义为N01 G00 G90 G54 X0 YO;S2、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上方5mm安全高度, 将其定义为N02 G00 G43 H1 Z5,其中刀具半径补偿G41为H1;S3、操作刀具以直线进给到加工孔端面处操作,将其定义为N03 G01 Z0;S4、操作刀具直线进给切削到加工孔所要求直径处,将其定义为N04 GO1 G91 G41 D1 X

A YO,其中刀具半径补偿G41为D1;S5、重复n次呼叫螺旋铣削子程序,并跳转至螺旋铣削子程序,定义00002%为螺旋铣削子程序的子程序标志位,识别子程序标志位并执行旋铣削子程序;S6、操作刀具直线进给切削到加工孔中心处,将其定义为N06 G01 G91 X+A Y0;S7、操作刀具快速定位到加工孔上方5mm安全高度,将其定义为N07 G0 G90 Z5;S8、操作刀具快速返回到设备原点,将其定义为N08 GO G91 G30 X0 YO ZO;S9、操作结束回到螺旋铣削主程序起始位置,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