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正文

一种巯基β-环糊精-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4849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巯基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巯基
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 检测


技术介绍

[0002]胆固醇是人类的重要脂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助于保持膜渗透性 和流动性。在人体的正常浓度下,胆固醇在食物的消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胆固醇在人体中扮演四个不同的重要角色,即在肠道中形成消化性胆汁酸, 产生维生素D,还有形成细胞膜和一些激素。人血清中胆固醇含量过高会在 血管通道中形成斑块,从而阻碍血液的循环和导致心血管疾病;而胆固醇含 量过低也会诱发癌症、老年痴呆以及脑出血等疾病。因此,胆固醇成为许多 疾病重要的生物标志物,胆固醇也是临床最普遍的检测项目之一。
[0003]测定总胆固醇的方法已经超过200种,可以分为四大类:化学试剂比色法、 酶分析法、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目前,胆固醇的测定基本上都采用酶 法测定,利用酚

氨基安替比林

H2O2酶显色,测量反应液在500nm的吸光度, 从而定量测定胆固醇的量。但近年来荧光法在生物分析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 越重要的作用。
[0004]直径在纳米级的纳米金粒子,其基本单元都是微小尺寸的粒子,故具有 很多宏观粒子所不具备的物理特性,如光学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介电限域效应以及一些其他的特殊效应。这些效应使得 纳米金粒子广泛应用于材料、医学检验、临床医学、食品、化工、陶瓷、染 料等各领域。带有超分子结构的金纳米粒子(即通过大分子物质修饰的金纳米 粒子)兼具了金纳米粒子和大分子物质的特性。目前已有以β

环糊精(Beta cyclodextrin,β

CD)修饰的金纳米粒子应用于荧光法检测人血清胆固醇含量的 相关报道,如:
[0005]公布号为CN 105417492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β

环糊精

金纳米粒子 的制备方法以及胆固醇的检测方法,其中β

环糊精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 在缓冲溶液的存在下,将水、金源溶液和β

环糊精溶液进行接触反应制得β
‑ꢀ
环糊精

金纳米粒子(粒径为17~22nm);其中,金源溶液选自三水合氯金酸溶 液、氯金酸盐溶液、四硝酸基合金酸溶液和四硝酸基合金盐溶液中的一种或 多种。在检测胆固醇时,需要罗丹明B溶液的参与才能够实现对胆固醇的定量 检测。
[0006]公布号为CN 104198740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对葡萄糖和胆固醇同 步检测的纳米生物传感器,该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是将环糊精修饰的纳米金先 与罗丹明6G共孵育后除去多余产物先构成检测胆固醇的传感器,再和已标记 碳量子点的伴刀豆蛋白Con通过自组装的简单过程来实现,其中环糊精修饰的 纳米金通过氯金酸盐与巯基

β

环糊精混合溶液在激烈磁性搅拌中加入氢氧化 钠一步法合成。该专利技术涉及的碳量子点、罗丹明6G染料的荧光激发和发射性 质不同,检测所使用的荧光发射波形不发生重叠互相干扰,从而借助荧光分 析手段以实现双重物质的定量检测。
[0007]上述两个申请中均采用了β

环糊精修饰的纳米金粒子,且在荧光法检测 胆固醇
的含量时均需要罗丹明染料的参与,对胆固醇的测定原理相同,均是 先将罗丹明6G结合在环糊精空腔中,罗丹明6G的荧光被抑制,处于猝灭状态。 当加入胆固醇时,由于环糊精修饰的纳米金与胆固醇的结合作用比环糊精

罗 丹明的结合作用强,使罗丹明被从环糊精的空腔中置换出来,罗丹明的荧光 得以恢复。也就是说,两个申请中的β

环糊精修饰的纳米金粒子本身不具有 荧光性质,检测时的荧光是被释放出来的罗丹明染料发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紫外光下本身具有荧光性质,且 在与胆固醇作用后还能进一步增强其本身荧光强度的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 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在本申请中也简称为CD

AuNCs 或金纳米簇),它是由氯金酸或氯金酸盐和单(6

巯基
‑6‑
去氧)β

环糊精 (SH

β

CD)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该巯基β

环糊精
ꢀ‑
金纳米簇的水溶液在自然光下呈黄色透明溶液,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发出 绿色荧光。
[0010]对本专利技术所述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透射电 镜),发现该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为圆球形颗粒,其粒径<5nm,呈分散的 状态。进一步≤4nm,通常为2.8
±
1.1nm,呈分散的状态。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氯金 酸或氯金酸盐以及单(6

巯基
‑6‑
去氧)β

环糊精溶于水中,加入氢氧化钠使体 系的pH=7.4~8.0,升温至80~90℃反应,得到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的水溶 液(在本申请中也简称为CD

AuNCs溶液)。
[0012]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氯金酸为四氯金酸三水合物,所述的氯金酸盐 可以是选自氯金酸钠、氯金酸钾、四硝酸基合金钾和四硝酸基合金钠中的一 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0013]上述制备方法中,可以将氯金酸或氯金酸盐与单(6

巯基
‑6‑
去氧)β

环糊 精分别用水溶解后再混合在一起,氢氧化钠通常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所述 氯金酸或氯金酸盐与单(6

巯基
‑6‑
去氧)β

环糊精的摩尔比优选为1:8~11,更 优选为1:8~9,最优选为1:8。
[0014]上述制备方法中,为了使获得的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具有更高的荧光 强度,优选反应是在85~90℃条件下进行,最优选是在90℃条件下进行。对 于反应的时间,优选≥2h。申请人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 得环糊精

金纳米簇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强。当反应的时间为4h时,所 得环糊精

金纳米簇的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其特征是,该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是由氯金酸或氯金酸盐和单(6

巯基
‑6‑
去氧)β

环糊精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所述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的水溶液在自然光下呈黄色透明溶液,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绿色荧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其特征是,该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为圆球形颗粒,其粒径<5nm。3.权利要求1所述巯基β

环糊精

金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将氯金酸或氯金酸盐以及单(6

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香杨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