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床垫及医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834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式床垫及医用床,其中,充气式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床垫本体上部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设置有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还包括用于对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进行充气的充气泵;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胸科手术时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肌肉酸痛,臂丛神经损伤以及压疮等问题,同时,操作更加便捷;而且,所述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进而可以适应于不同身高患者的使用,实用性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医用床。及一种医用床。及一种医用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式床垫及医用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充气式床垫及医用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进行胸科手术时,常用全身麻醉,在全麻状态下,患者全身肌肉松弛,失去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保证有效舒适的手术体位既能够辅助手术顺利进行,又能减少患者术后因长时间手术体位引起的诸如肌肉酸痛,臂丛神经损伤、压疮等问题。
[0003]现今,九十度侧卧位是胸外科最经典的手术体位,通过该种体位可以进行绝大多数的胸外科手术,传统手术床垫往往是一个平面,能够满足大多数平卧位手术,但是对于处于侧卧位状态下的患者来说,需要辅助添加枕头对头部、腋下、健侧髂前上棘以及脚踝进行保护。
[0004]同时,在放置枕头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抱起患者,过程较为繁琐、复杂并且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便捷性的充气式床垫。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充气式床垫的医用床。
[0007]一种充气式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上部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设置有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还包括用于对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进行充气的充气泵;所述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0008]在本技术中,通过在床垫本体上部依次设置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以在患者侧卧在所述床垫本体上后,通过充气泵让所述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鼓起,以对应支撑于患者的头部、液部、髂前上棘以及足踝,以避免患者出现肌肉酸痛,臂丛神经损伤以及压疮等问题,同时,无需医护人员反复抱起患者,并在患者身下放置枕头,操作更加便捷;而且,所述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进而可以适应于不同身高患者的使用,实用性高。
[0009]优选地,所述床垫本体从头端至尾端依次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以及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以及第四支撑部之间距离可调节。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靠近所述床垫本体尾端的一端的下部均沿所述床垫本体纵长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凹孔,所述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以及第四支撑部靠近所述床垫本体头端的一端的上部均设有可扣设于凹孔内的凸扣。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靠近所述床垫本体尾端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凹孔,所述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以及第四支撑部靠近所述床垫
本体头端的一端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凸扣。
[0012]优选地,所述头部保护气囊和所述腋部保护气囊均呈矩形状,且所述头部保护气囊和所述腋部保护气囊的两端对应与所述床垫本体的两侧平齐。
[0013]优选地,所述髂前上棘保护气囊和所述足踝保护气囊均呈圆环状,且所述髂前上棘保护气囊和所述足踝保护气囊水平放置。
[0014]优选地,所述床垫本体为PU材质的床垫本体。
[0015]作为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医用床,包括上述充气式床垫。
[0016]本技术的所述医用床中,通过采用所述充气式床垫,以在胸科手术时,能减少对患者的搬运,只需通过充气泵在所述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内充气,就能支撑住患者,避免患者引起肌肉酸痛,臂丛神经损伤、压疮等问题。
[0017]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中充气式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连接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床垫本体;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13、第三支撑部;14、第四支撑部;2、头部保护气囊;3、腋部保护气囊;4、髂前上棘保护气囊;5、足踝保护气囊;6、凹孔;7、凸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22]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的例子。
[0023]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所述床垫本体1上部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设置有头部保护气囊2、腋部保护气囊3、髂前上棘保护气囊4以及足踝保护气囊5;还包括用于对头部保护气囊2、腋部保护气囊3、髂前上棘保护气囊4以及足踝保护气囊5进行充气的充气泵;所述头部保护气囊2、腋部保护气囊3、髂前上棘保护气囊4以及足踝保护气囊5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0025]在本技术中,通过在床垫本体1上部依次设置头部保护气囊2、腋部保护气囊3、髂前上棘保护气囊4以及足踝保护气囊5,以在患者侧卧在所述床垫本体1上后,通过充气
泵让所述头部保护气囊2、腋部保护气囊3、髂前上棘保护气囊4以及足踝保护气囊5鼓起,以对应支撑于患者的头部、液部、髂前上棘以及足踝,以避免患者出现肌肉酸痛,臂丛神经损伤以及压疮等问题,同时,无需医护人员反复抱起患者,并在患者身下放置枕头,操作更加便捷;而且,所述头部保护气囊2、腋部保护气囊3、髂前上棘保护气囊4以及足踝保护气囊5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进而可以适应于不同身高患者的使用,实用性高。
[0026]优选地,所述床垫本体1从头端至尾端依次包括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第三支撑部13以及第四支撑部14,所述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第三支撑部13以及第四支撑部14之间距离可调节,以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第三支撑部13以及第四支撑部14之间距离,从而来调节所述头部保护气囊2、腋部保护气囊3、髂前上棘保护气囊4以及足踝保护气囊5之间的距离。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以及第三支撑部13靠近所述床垫本体1尾端的一端的下部均沿所述床垫本体1纵长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凹孔6,所述第二支撑部12、第三支撑部13以及第四支撑部14靠近所述床垫本体1头端的一端的上部均设有可扣设于凹孔6内的凸扣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上部从头端至尾端依次设置有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还包括用于对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进行充气的充气泵;所述头部保护气囊、腋部保护气囊、髂前上棘保护气囊以及足踝保护气囊之间的距离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式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从头端至尾端依次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以及第四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以及第四支撑部之间距离可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式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以及第三支撑部靠近所述床垫本体尾端的一端的下部均沿所述床垫本体纵长方向均匀设有多个凹孔,所述第二支撑部、第三支撑部以及第四支撑部靠近所述床垫本体头端的一端的上部均设有可扣设于凹孔内的凸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式床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辉王继勇郭亚雄杨明吴志钰刘艳中黄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