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8201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负荷转移方案编制时资料查询过程复杂,查询的系统多,重复查询系统次数多,严重影响了运行方式的编制效率的问题,包括PI数据库和与其相连的PB界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利用PI实时数据库,建立10kV线路联络方式及线路、主变限额情况表,并利用PI数据库中的实时数据显示与历史趋势图查询功能,集中了负荷转移所需的各种因素,并提供查询相关联络线路的叠加负荷历史趋势图功能,利用本系统可以大幅缩短调度业务中制定方案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稳定运行。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运行方式准确高效的编制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目前配网联络线越来越复杂,针对调度部门在配网故障或上级电网故障时,负荷转移的快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看,负荷转移方案编制时资料查询过程复杂,查询的系统多,重复查询系统次数多,严重影响了运行方式的编制效率。目前在配电网检修方式安排、热倒负荷和故障处理时,主要通过EMS/GIS查询并简单估算来选择合适的负荷转供路径。而EMS系统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仅能提供简单的负荷查询功能,没有联络拓扑数据,无法实现更高级的数据分析。
[0003]在编写负荷转移方案时在收集数据资料时比较麻烦,运方专业人员普遍反映,数据资料查询过程复杂,重复查询系统次数多,严重影响负荷转移方案的编制效率,目前所需查询的数据资料主要包括:资料内容、资料出处、变电站信息、open3000一次接线图、转供线路、GIS系统配网接线图、线路限额、线路输送限额表、主变限额、主变限额表、线路负荷、EMS系统线路实时负荷情况,可以看出,运行方式编写所需要的资料多且分散,工作流程中多次重复查询数据,影响运行方式编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负荷转移方案编制时资料查询过程复杂,查询的系统多,重复查询系统次数多,严重影响了运行方式的编制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利用实时数据库系统将编制负荷转移所需的系统信息集中整合到一个界面中,辅助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缩短负荷转移方案编制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包括PI数据库和与其相连的PB界面。
[0006]系统利用PI实时数据库,建立10kV线路联络方式及线路、主变限额情况表,并利用PI数据库中的实时数据显示与历史趋势图查询功能,集中了负荷转移所需的各种因素,并提供查询相关联络线路的叠加负荷历史趋势图功能,利用本系统可以大幅缩短调度业务中制定方案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0007]作为优选,所述PI数据库包括采集的10kV线路负荷的实时、历史数据,PI图形显示界面内包括10kV线路负荷的动态实时数据、趋势图、联络线负荷叠加趋势图,系统对上述数据进行运算并将单条10kV线路负荷趋势图及其对应的联络线负荷叠加趋势图在选定的时间段内显示在PI图形界面。
[0008]作为优选,所述PB界面内包括所有10kV线路参数的线路双重命名、线路限额、联络方式制成的10kV线路联络线表,10kV线路联络线表与线路实时电流及联络线总加实时电流、单一线路负荷趋势曲线及其与联络线负荷叠加趋势曲线显示窗口、趋势图时间控制按钮、链接单线图按钮等元素在PB界面整合得出最优转供路径。
[0009]系统将所变电站工作流程中运行需要查询的数据、资料等汇总加工在PI数据库并在PB界面显示,便于对所需数据和线路进行查看,辅助制定负荷转移方案,便于实现配电网负荷监控分析功能。
[0010]作为优选,所述10kV线路负荷的实时、历史数据包括限额、线路实时电流、联络线总加实时电流及联络后负载。
[0011]作为优选,联络总加实时电流运算方式为联络线的线路实时电流的总和。
[0012]作为优选,所述最优转供路径采用以下方式获取:步骤一、获取区域内变电站地理位置图及联络情况,将线路双重命名及线路联络数据导入联络情况;步骤二、点击具体一变电站,将10kV线路负荷的实时数据、线路限额数据;主变限额数据导入,显示该变电站实时所有10kV线路联络线表;步骤三、选定具体一线路,点击PB界面显示该线路的联络接线图,此时点击该线路电流显示负荷实时趋势图,点击联络叠加的电流显示与联络线叠加的负荷实时趋势图;步骤四、选择时间,查看历史趋势图,对前述步骤负荷实时趋势图、与联络线叠加的负荷实时趋势图进行比较,查看联络线总加实时电流和联络后负载率得到各个联络线路的最优转供系数,根据各个最优转供系数比较选取系数较为大的得出最优供转路径。
[0013]作为优选,最优转供系数计算过程如下:其中K为最优专供系数,为联络线总加实时电流,I
i
为各联络线路电流,i为联络线编号,n为当前变电站联络线总数,r
li
为联络后负载率,χ为联络线总加实时电流系数,γ为负载率系数。
[0014]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线路联络方式及实时电流查询;2.联络线叠加符合的实时与历史趋势查询;3.减少定制转供方案所需的时间,根据PB界面操作提示完成最优供转路径的选择。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0016]图2是本实施例PB界面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18]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包括PI数据库和与其相连的PB界面,PI数据库内存储采集的10kV线路负荷的实时、历史数据,PI图形显示界面内包括10kV线路负荷的动态实时数据、趋势图、联络线负荷叠加趋势图,系统对上述数据进行运算并将单条10kV线路负荷趋势图及其对应的联络线负荷叠加趋势图在选定的时间段内显示在PI图形界面。
[0019]PB界面内包括所有10kV线路参数的线路双重命名、线路限额、联络方式制成的10kV线路联络线表,10kV线路联络线表与线路实时电流及联络线总加实时电流、单一线路负荷趋势曲线及其与联络线负荷叠加趋势曲线显示窗口、趋势图时间控制按钮、链接单线图按钮等元素在PB界面整合得出最优转供路径。
[0020]所述10kV线路负荷的实时、历史数据包括限额、线路实时电流、联络线总加实时电流及联络后负载。联络总加实时电流运算方式为联络线的线路实时电流的总和。
[002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如下,步骤一、获取区域内变电站地理位置图及联络情况,将线路双重命名及线路联络数据导入联络情况;将数据汇总到PI数据库后可以看到嘉善区域内的所有变电站,如图2所示,步骤二、点击具体一变电站,将10kV线路负荷的实时数据、线路限额数据;主变限额数据导入,显示该变电站实时所有10kV线路联络线表;一下列举某一条线路如表格1:表格1步骤三、选定具体一线路,点击PB界面显示该线路的联络接线图,此时点击该线路电流显示负荷实时趋势图,点击联络叠加的电流显示与联络线叠加的负荷实时趋势图;步骤四、选择时间,查看历史趋势图,对前述步骤负荷实时趋势图、与联络线叠加的负荷实时趋势图进行比较,查看联络线总加实时电流和联络后负载率得到各个联络线路的最优转供系数,根据各个最优转供系数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PI数据库和与其相连的PB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PI数据库包括采集的10kV线路负荷的实时、历史数据,PI图形显示界面内包括10kV线路负荷的动态实时数据、趋势图、联络线负荷叠加趋势图,系统对上述数据进行运算并将单条10kV线路负荷趋势图及其对应的联络线负荷叠加趋势图在选定的时间段内显示在PI图形界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PB界面内包括所有10kV线路参数的线路双重命名、线路限额、联络方式制成的10kV线路联络线表,10kV线路联络线表与线路实时电流及联络线总加实时电流、单一线路负荷趋势曲线及其与联络线负荷叠加趋势曲线显示窗口、趋势图时间控制按钮、链接单线图按钮等元素在PB界面整合得出最优转供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10kV线路负荷的实时、历史数据包括限额、线路实时电流、联络线总加实时电流及联络后负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配电网负荷快速转移辅助决策系统,其特征是,联络总加实时电流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晗程振龙王鹏飞宣绍祺高丽青曹斌刘可可赵若辰许诺付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嘉善县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