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10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属于生物电磁学技术领域,包含智能主机、移动APP终端和多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智能主机通过蓝牙连接,所述智能主机与移动APP终端通过蓝牙连接;所述智能主机包含充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变压稳压模块、烧录模块、控制电路模块、MCU控制模块、开关电路模块和连接器模块,所述充电模块通过变压稳压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电压检测模块连接变压稳压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开关电路模块连接变压稳压模块,所述烧录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连接器模块分别与MCU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还与充电模块连接,其通过移动终端APP+互联网控制将脉冲理疗仪与中医药物远程控制相结合,达到眼部、胸部以及各部位或穴位理疗的效果。穴位理疗的效果。穴位理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电磁学
,尤其涉及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所以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应经常补充生物电,以达到疏通经络,打通微循环,促进身体细 胞的吸收和代谢功能,增強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0003][0004][0005][0006]生物电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它具有疏通经络、激活细胞、排酸纠酸、促进吸收的 功效,对失眠、面部神经麻痹、乳腺增生、美容等具有神奇疗效。
[0007]对皮肤系统而言,智能生物电,可以刺激扩大细胞与组织间隙,激活细胞促使各种能量 合成。三磷酸腺苷:(又称为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被誉为细胞内能量的“分子 货币”,储存和传递化学能,蛋白质、脂肪、糖和核苷酸的合成都需它参与,可促使机体各 种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增强细胞代谢活性,对治疗各种疾病均有较强的针对性。)增加400%, 氨基酸转运增强,蛋白质合成增加30%
‑‑‑
40%,使粘着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 活动后而分离并重新排列,从而起到美容、祛疤、祛皱的功效。
[0008]生物微电流技术是近两年新型的美容技术,可以将产品直接渗透到皮肤真皮层,渗透率 是负离子导入的10

27倍,同时具有收紧的功效。
[0009]生物电脉冲的作用于人体中:疏通经络,分子重排,电位平衡,兴奋神经组织,镇痛镇 静,促进血液循环,净化排毒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的不足,其通过移动终端APP+互联网控制将 脉冲理疗仪与中医药物远程控制相结合,达到眼部、胸部以及各部位或穴位理疗的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包含智能主机、移动APP终端和多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 与智能主机通过蓝牙连接,所述智能主机与移动APP终端通过蓝牙连接;;
[0013]所述智能主机包含充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变压稳压模块、烧录模块、控制电路模块、 MCU控制模块、开关电路模块和连接器模块,所述充电模块通过变压稳压模块连接MCU控制 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电压检测模块连接变压稳压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开关 电路模块连接变压稳压模块,所述烧录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连接器模块分别与MCU控制模 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还与充电模块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充电模块包含发光二极 管D1、发光二极管D6、电阻R4、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极片P6、电极片P7、充电 控制芯片U1、电容C4、贴片三极管D4,电阻R4的一端连接VBUS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 连接
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充电控制芯片 U1的CHRG端,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充电控制芯片U1的CHRGT端,充电控制芯片U1的 BAT端连接电极片P6,充电控制芯片U1的PROG端通过电阻R3接地,充电控制芯片U1的VCC 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极片P7并接地,电阻 R8的另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和贴片三极管D4的1接口,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贴片 三极管D4的2接口。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含电阻 R5、电阻R10和电容C5,VCC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 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变压稳压模块包含电容 C15、电容C18、控制芯片Q4、电容C23、电容C19,3.3V电压端分别连接电容C15的一端、 电容C18的一端和控制芯片Q4的VOUT端,电容C15的另一端和电容C18的另一端连接并接 地,控制芯片Q4的VSS端接地,控制芯片Q4的VIN端分别连接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19 的一端和VCC端,电容C23的另一端和电容C19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模块包含电阻 R23、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4、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9、 电感L2、电阻R9、电容C8、电容C9、三极管Q6、三极管Q3、三极管Q5、电极管Q2、三极 管Q9、电极片P1和电极片P2,MCU控制模块的PA4端连接电阻R23的一端,充电模块的BETT+ 端分别连接电容C9的一端、电容C8的一端和电感L2的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 另一端连接并接地,电感L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三极 管Q9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MCU控制 模块的PA6端,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 射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三极管Q5的 基极连接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极片P1,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电阻 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极片P2、电阻R21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 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三极 管Q6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6 的基极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MCU控制模块的PA4端。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移动终端APP+互联网控制将脉冲理疗仪与中医药物远程控制相结合,达 到眼部、胸部以及各部位或穴位理疗的效果;
[0020]2、通过电子组件制成驱动器称之为智能主机:该智能主机发送的低频生物脉冲波,可有 效调节人体生物电场,对人体生物电平衡进行调节,进而调理各种亚健康问题;通过蓝牙的 模块与设计好的软件系统(手机APP系统)或使用傻瓜式的手控智能模式设计的模块与驱动器 模块相对接,运用生物电磁学应用领域的TENS低频脉冲经皮刺激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刺激生 物体内最直接的细胞能量来源,从而激活神经细胞活力,使智能眼膜在安全、低频微电流的 作用下,模拟人手的按摩揉捏和捶打节奏,实现按摩舒缓,同时把理疗过程前后对比的相关 数据及使用评估数据记录在案,最后通过运用5G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利用互联网+、 物联网+的理念,组合成为智慧医疗智能产品;
[0021]3、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相结合,智能主机发出生物微电流,可将天然植萃精华成分导入 眼部深层,梳理眼部管道,深层次破解眼部肌肤中的污垢,从而激发眼部细胞活性,促进和 改善不适部位的状态,令眼部肌肤光滑细腻、富有弹性,解决黑眼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智能主机、移动APP终端和多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与智能主机通过蓝牙连接,所述智能主机与移动APP终端通过蓝牙连接;所述智能主机包含充电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变压稳压模块、烧录模块、控制电路模块、MCU控制模块、开关电路模块和连接器模块,所述充电模块通过变压稳压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电压检测模块连接变压稳压模块,所述MCU控制模块通过开关电路模块连接变压稳压模块,所述烧录模块、控制电路模块和连接器模块分别与MCU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还与充电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模块包含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6、电阻R4、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极片P6、电极片P7、充电控制芯片U1、电容C4、贴片三极管D4,电阻R4的一端连接VBUS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6的阳极,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充电控制芯片U1的CHRG端,发光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充电控制芯片U1的CHRGT端,充电控制芯片U1的BAT端连接电极片P6,充电控制芯片U1的PROG端通过电阻R3接地,充电控制芯片U1的VCC端分别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电极片P7并接地,电阻R8的另分别连接电阻R7的一端和贴片三极管D4的1接口,电阻R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贴片三极管D4的2接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含电阻R5、电阻R10和电容C5,VCC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并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智能健康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稳压模块包含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卫东项道满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卫明眼视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