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4800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的两侧均具有凸起,每一所述凸起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连接,每一所述凸起的内壁具有第一弧形面,两所述第一弧形面处于同一圆弧面上,两所述第一弧形面分别用于与循环球螺母两侧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循环球在工作状态下变形的情况,同时也整体减少了产品的体积和质量,使产品的安装通用性大大的增加。品的安装通用性大大的增加。品的安装通用性大大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因车上安装空间有限,现有技术上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的安装空间普遍比较紧凑,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在安装时极易与驾驶室干涉,导致安装失败,影响产品安装配试,及在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的腔体内循环球处于悬空状态在装置工作时循环球会产生变形,从而影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在不影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产品性能的情况下,减少壳体内腔的直径,使壳体内腔壁与循环球螺母两侧贴合,防止装置工作时循环球会产生变形,不仅解决了循环球在工作状态下变形的情况,同时也整体减少了产品的体积和质量,使产品的安装通用性大大的增加。
[000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的两侧均具有凸起,每一所述凸起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连接,每一所述凸起的内壁具有第一弧形面,两所述第一弧形面处于同一圆弧面上,两所述第一弧形面分别用于与循环球螺母两侧贴合。
[0006]上述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具有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两所述凸起对称位于所述凹腔的两侧。
[0007]上述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中,所述凹腔的内壁具有第二弧形面。
[0008]上述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中,每一所述凸起的一侧壁具有第三弧形面,两所述凸起的所述第一弧形面分别通过两所述第三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两侧过渡。
[0009]上述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中,两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0010]上述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凸环,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的所述第一凸环的内周设有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位于该一所述第一凸环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的所述第一凸环的内周设有第三凸环,所述第三凸环位于另一所述第一凸环远离所述第一腔体的一侧。
[0011]上述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中,所述第二凸环与该一所述第一凸环之间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三凸环与另一所述第一凸环之间形成第二台阶。
[0012]上述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具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的连通处与所述凹腔相正对。
[0013]上述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具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
[0014]上述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中,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壳体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0016]本技术在不影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产品性能的情况下,减少壳体内腔的直径,使壳体内腔壁与循环球螺母两侧贴合,防止装置工作时循环球会产生变形,不仅解决了循环球在工作状态下变形的情况,同时也整体减少了产品的体积和质量,使产品的安装通用性大大的增加。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0]附图中:1、第一壳体;2、第一腔体;3、凸起;4、第一弧形面;5、凹腔;6、第二弧形面;7、第三弧形面;8、第一凸环;9、第二凸环;10、第三凸环;11、第一台阶;12、第二台阶;13、第二壳体;14、第二腔体;15、第三壳体;16、第三腔体;17、第一安装孔;18、第二安装孔;1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2]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内具有第一腔体2,第一腔体2内的两侧均具有凸起3,每一凸起3的外壁与第一壳体1的内壁连接,每一凸起3的内壁具有第一弧形面4,两第一弧形面4处于同一圆弧面上,两第一弧形面4分别用于与循环球螺母两侧贴合。
[0023]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壳体1的内壁具有凹腔5,凹腔5与第一腔体2相连通,两凸起3对称位于凹腔5的两侧。
[0024]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凹腔5的内壁具有第二弧形面6。
[0025]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每一凸起3的一侧壁具有第三弧形面7,两凸起3的第一弧形面4分别通过两第三弧形面7与第二弧形面6的两侧过渡。
[0026]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0027]本技术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0028]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两凸起3与第一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
[0029]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凸环8,位于第一壳体1的一端的第一凸环8的内周设有第二凸环9,第二凸环9位于该一第一凸环8靠近第一腔体2的一侧,位于第一壳体1的另一端的第一凸环8的内周设有第三凸环10,第三凸环10位于另一第一凸环8远离第一腔体2的一侧。
[0030]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凸环9与该一第一凸环8之间形成第一台阶11,第三凸环10与另一第一凸环8之间形成第二台阶12。
[0031]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的外侧设有第二壳体13,第二壳体13内具有第二腔体14,第二腔体14与第一腔体2相连通,第二腔体14与第一腔体2的连通处与凹腔5相正对。
[0032]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的另一端设有第三壳体15,第三壳体15内具有第三腔体16,第三腔体16与第一腔体2相连通。
[0033]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3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7,第三壳体15上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18。
[0034]优选的,若干第一安装孔17位于第二壳体13的一端,若干第二安装孔18分别位于第三壳体15的两端。
[0035]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的两侧均具有凸起,每一所述凸起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连接,每一所述凸起的内壁具有第一弧形面,两所述第一弧形面处于同一圆弧面上,两所述第一弧形面分别用于与循环球螺母两侧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具有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两所述凸起对称位于所述凹腔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的内壁具有第二弧形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凸起的一侧壁具有第三弧形面,两所述凸起的所述第一弧形面分别通过两所述第三弧形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两侧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壳体为一体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动循环球转向装置紧凑内腔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两端均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章炬辉洪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安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